兰溪市地形图(兰溪市政区图)
兰溪市地形图(兰溪市政区图),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兰溪市地形图(兰溪市政区图)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正月初六,天下着雨。午饭后,我和儿子去博物馆看春节展览。
报纸上说春节展在芥园,但我路过博物馆时,看到门前挂着“春节展”的横幅。父子俩想一探究竟。
到了博物馆,没有看到春节展,却看到了难得一见的“上海名家”书画展。二楼是一个巨大的山水画展,今天不记得画家名字了。想起博物馆开馆的时候,我和儿子去看展览,看到一张张兰溪的旧地图,就进去补了一下。当我们到达芥茉园时,我们没有看到展览。后来才知道是在文联。
日前,在蓝江论坛上,有网友贴出了一张“根据赵1940年绘制重绘”的地图。保存如下。
今天在网上搜了一下,找到了一篇《金华日报表》的文章,保存如下。
兰溪:千年繁华依稀寻。
发布于2012-04-06星期五00:41:39作者:叶君来源:金华日报
在兰溪博物馆里,有一个《兰溪县城街巷图》的陈列,是兰溪人赵1940年手绘的兰溪城图。图片中的兰溪城以古城为主,而西溪一带依旧冷清,城内大街小巷众多,纵横交错,名胜古迹栩栩如生。报道称,清末,全市共有十个广场,按一、二、三、四的顺序排列,有地名的街道21条,小巷87条。现在有西溪古街、古巷、探花、彩衣、绣衣、冯军、奚仲、桃花坞、状元堤、实德等。建筑以明清为特色,白墙青瓦,古色古香也不过如此。地图上的街巷,有的不复存在,有的改了名字,有的面目全非。
兰溪被称为“小上海”。这张图不禁让人想到老兰溪城。兰溪是千年商埠。自唐代以来,其商业繁荣,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建筑繁盛起来,留下了大量的古码头、古城墙、古街、古店铺、古作坊、古寺庙、古祠堂、古会馆、古商厦等文物,星罗棋布。
史书:“孙吴置金华西三河,唐先乐五年,即置兰溪县。”兰溪始建于唐宪衡五年(674),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兰溪古城自唐代建城以来,就没有动过。它四面环山,东临大云,西靠兰江。河上的西门塔是最宏伟的建筑,而高天塔则是城中的制高点。能仁塔建在山上,同仁塔建在南门塔上,宋、杨万里有“郡近双塔”之说。河上有两座浮桥。其中一座浮桥,名为“月季浮桥”,横跨兰州河西门码头至西溪,建于宋熙年之间。横跨乌江至南门外塔山脚下的马公滩,名为南门浮桥,建于清光绪年间。能塔和月季桥都是近几年重建的。
据兰溪城志记载,兰溪古城墙的时间和规模不详。宋尊写《东阳记》:“周二城三百二十三步,高一尺五尺,周一子城三百四十五步。”据《康熙兰溪县志》说,城墙上有四个老城门。名字是东门,南应晖门,西门,北门。郑源十八年,改安正门,应晖门改明德门,西门改清波门,北门称陈宫门,加龙里门。东北有水阙门,西沿兰江有三个侧门。近年来,在云山路上修建下水道时,发掘了宋代东门遗址。
郑源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派胡大海出使江南。十月,胡大海攻梧州,回兰溪筑城自卫。此时龙里门的大门打开了。在明朝,城墙在水中达到780英尺,然后它被重建。明朝郑德七年(1512年),因洪水而重建。西门兰江沿基石陡岸,南北各建三塔,颇为雄伟。成化年间,张家码头的临时大门重新修建。此外,前面还有贾珠码头和刘佳码头的临时大门,以方便运输。乾隆、同治、光绪年间,有洪水冲刷城墙。所以记住了“堤为城,石不坚,因势不能阻水”。日历被修剪了。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记载:城宽322步,环城长865尺,现占地0.6平方公里。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拆城扩路,仅留西门塔,挂钟用于防空警报。1985年9月,西门塔倒塌,沿河陡坡废墟犹存。
西门楼建于明朝郑德年间,近年重建。它由台基、大门和亭子组成。建筑两侧保存着500多米的古城墙。目前,这种古城墙在我省极为罕见。不仅显示了兰溪古城作为浙西重镇的重要政治军事地位,而且对研究历代城墙设置也有重要意义。
现在的西门塔,正对着连接中州公园的月季浮桥,熙熙攘攘,熙熙攘攘。两边的墙上大部分都长满了野生的藤蔓,已经经受了风吹雨打。加上附近一些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还是有些古城风情的。重建后的西门塔不再庄严肃穆,现在归一家酒吧所有。走到二楼,有人在洗碗拿菜,边上放着一些雨篷桌椅,坐在兰江边上,却是风光无限。
这里车水马龙,商业繁华,但当你漫步兰溪老城区,依然有白墙青瓦,曲山墙的影子,依然让人想起昔日的繁华。古城的文物古迹非常丰富,很有特色。据统计,古城区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文物保护点近百处,传统古街巷十几条,其中以兰江古码头、古城墙、古街巷、古代商人货栈、客栈、银号店、钱庄当铺、会馆、商号、含有经济史料的古代碑刻最为典型。连同古寺、祠堂、古骑街建筑、名人故居、古书院、古水坝等。反映了唐宋以来兰溪经济繁荣发展的轨迹,反映了江南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兰溪的钱塘江上游,被称为金和屈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到了近代,因其出身而被兵士所困扰。如太平天国战争期间,王石大臣李世贤占领兰城近两年,所有衙门、寺庙、祠堂等。被烧毁了。当他们撤退时,他们到处放火,伤害城市和房屋,并烧毁大片市区。到北伐战争时,军阀孙被击溃,市场被洗劫一空。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多次轰炸,许多房屋被毁。同时,由于防空和疏散的需要,拆除了大云山上的能仁塔和北、东、南三面的城墙。“文革”期间,南门的铜仁塔、排岭的福仁塔以及大量的古牌楼被破坏,可见保护古城之难。
几年前,兰溪当地有识之士呼吁保护古城。救援和发展都应该
更多兰溪市地形图(兰溪市政区图)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