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大江大河杨烁演技太好了(大江大河里杨烁叫什么名字),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大江大河杨烁演技太好了(大江大河里杨烁叫什么名字)。

《大江大河》才开播两集,能把我这个一向对电视剧充满挑剔的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感觉这部剧已经把头开好了。

这么说的意思不是说我不追剧,而是在电脑上追,在IPAD上追,就像球赛,很少看现场直播,事后知道哪一场打的好再去看回放。

今晚能坐在电视机前等着《大江大河》,归功于三点:

一是对正午阳光这个品牌的信任,二是对王凯个人魅力的欣赏,三是对那个时代的感念!

客观地说,《大江大河》成功了,成功地使我没看到半路从电视机前走开,而是一直追到第二集结尾。

我看剧最讨厌墨迹,一两个镜头,三四句台词能解决的事,非要儿女情长婆婆妈妈地拉扯成一集的长度,一有这样的感觉马上关电视走人,可看《大江大河》暂时还没有这样的感觉,故事也是平铺直叙的一点点展开下去,但过渡自然,也没有大段大段的长镜头,事情的背景交待的明明白白,让人一看就懂,不像有的电视剧,开头云山雾绕地白话半天,过去与现在镜头来回切换,不时弄个闪回,再不就来个特写,人物出现的莫名其妙。

《大江大河》在生活细节上的刻画真实而细腻,王凯饰演的宋运辉一出镜,马上就让我联想到了从前的自己,差的只是一副眼镜,但那瘦削的肩膀和面孔,活脱脱就是那个时代农村青年的形象。宋运辉住的房子里,一盏柴油灯很随意地放在泥砌的窗台上,墙皮被烟火熏得黑黢黢的,而院子里的围墙则是用一堆乱石不规则地砌起,还有他家里倒竖在墙上的架子车,从医院往回拉父亲时将车绳套在肩膀上,这些细节都非常真实地还原了那个时代农村的风貌和人们平时的生活习惯,据说,导演孔笙为了追求最大限度地贴近那个时代,对80后道具组要求很严也很多,每一件物品拿出来都要经过严格考证,是不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甚至亲自上阵,教演员如何驾驶手扶拖拉机,有这么求真务实的创作态度,也难怪正午阳光的作品部部不让人失望。

演员表演上,王凯作为最早出现的三大男主之一,的确没让人失望,书生气十足,又有一点迂腐,可骨子里还有那么一丝血性,这些都让王凯刻画出来了,头两集,只有一处让我稍稍起了点鸡皮疙瘩,就是姐姐告诉他被录取,宋运辉跳上墙头冲天高呼那个镜头,多少有点夸张,而且镜头过渡到下一场景着急了点。

目前看感觉表演最成功的的当属童瑶,宋运萍的命运无疑是曲折的,明明过了大学分数线,却因为家庭成分问题不能去就读,忍住内心悲痛将名额让给了弟弟。这是一个善良隐忍的农村姑娘形象,一边帮助父母,一边照顾弟弟,还要承载着整个家庭的不幸与重担,童瑶将这个中国好姐姐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比如,当主任告诉她姐弟俩只能一个人去读大学,她把名额让给弟弟后,内心其实是非常痛苦的,按常理,她应该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但童瑶通过饱含热泪的双眸、稍微有些扭曲的脸型和嘴角挤出的那丝苦笑,一下子就将这个姑娘此时的心情表现了出来,让人又是心疼又是同情又是怜爱,一边看剧,一边在心中暗叹,童瑶演得真是太好了。

另外,公社主任那个角色演绎的也很有特点,他一出来我就愣了一下,这不是《闯关东》里的震三江和《父母爱情》里的老丁吗,这张面孔一出来,顿时使得这部剧从感情上又拉近了一点距离。

其实,我感觉《大江大河》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生活细节比较真实和演员表现可圈可点外,满满的时代感才是更令人震撼,比如宋运辉在公社大院背诵的《人民日报》文章、和大学舍友一起探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命运、以及当时对改革有不同看法的两个阵营的描述,这些镜头和台词一下子就串起了整个时代,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了从前,凡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肯定会对此感同身受,引起强烈共鸣,而对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生动丰满的教科书。

暂时就说这些,刚刚看了两集,总体感觉很好,其他主演还没露面,先不做评价,期待后续剧情更精彩!

电视剧《大江大河》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色彩,是非常值得安利的一部好剧

期待第二季的到来

更多大江大河杨烁演技太好了(大江大河里杨烁叫什么名字)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