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的卢的出典与读音(的卢指的是什么),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的卢的出典与读音(的卢指的是什么)。

[原文]

庾公乘马有的卢①,或②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③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⑤,古之美谈。效⑥之,不亦达⑦乎?”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解释]

①的卢:额上有白色斑点的马,古人认为这种马妨主。

②或:有的人。

③宁:难道。

④孙叔敖:楚国人,小时候在路上遇见一条两个头的蛇。他听说谁遇到了这种蛇谁就必死。他为了避免别人再见到,就把这两头蛇打死埋了。

⑤后人:后来的人。

⑥效:模仿。

⑦达:通达明理。

[译文]

庾亮骑乘的马里有一匹名叫“的卢”。(据说骑这种马对人不利)有人劝他卖掉。他说:“我卖了它就必定有人买了它,那样也会伤害这位买主。难道能把自己的不安全,转移到别人身上吗?”过去有个叫孙叔敖的人,把见到的一条两头蛇杀了,以免后来的人看到,古今传为美谈。效法他这样做,不也是通达明理的行为吗?

[感悟]

庾亮是晋明帝穆皇后的哥哥。他像孙叔敖那样有点迷信,以为见到两头蛇就不吉利,骑的卢马也不吉利,这不奇怪。但是他不肯听从别人的建议,把不吉利的马卖掉,并非他不缺钱,而是因为他善良。法国作家雨果说:“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孙叔敖后来做了楚国令尹,庾亮先后任丞相参军、中书郎等职,与他们的善良是有关系的。

我们今天也有很多这样善良的人。他们买到了假货,就马上投诉,紧追不舍,为的是不要让其他人再上当;路边下水道的井盖丢失了,他们就守在旁边,为的是提醒后面路过的人不跌跤,直到修理工人来到才离开;他们收到了假币,从来不想再用出去骗人,而是协助抓获犯罪分子……这些都是我们今天的正能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王昌铭)

微信号搜索:中华诗文学习,或shiwen_xuexi

来稿请投:shiwenxuexi@163.com

欢迎读者朋友以个人名义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用于商业目的。

古文《不卖的卢》的翻译据说,伯乐《相马经》称,“的卢”是“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简直太可怕了! 巧了,翻开《世说新语》,里面也有一段涉及“的卢”马的轶事,读来却是颇能发人深思的。说的是继刘备之后,另一位历史人物庾亮(字元规,历仕东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任过中书令,后又代名将陶侃镇守武昌,挂征西大将军之印)也有这么一匹不祥之物,于是便有好事者劝他趁早将其卖掉———要倒霉就让别人去倒嘛……可是庾亮不,他说:“这样的马要是去卖,谁买了它,它就会坑害谁。我怎么能把灾祸转嫁到别人头上呢?从前孙叔敖路遇两条蛇杀掉埋上,为的是免教它再贻患他人。古来传为美谈。我现在效法他,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好一派仁者达者之言! 由此,忽地想起圣贤所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8个字,倘若作为一条科学世理,不知能否见允于时论;不过,退而言之,作为一条道德准则,恐怕还是应当恪守一二的,譬如庾亮之于“的卢”马之类。又觉得,诚如是,则那些令人防不胜防的五花八门的假劣货色,纵然不至绝迹,也该寥若晨星了。还有,看来这庾亮先生行事,心头原是有个榜样先在的。这榜样须是他于内心深处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而一旦是五体投地,就真的自觉地向人家去学:人家打了两条蛇,我也不卖“的卢”马。否则,千佩服万佩服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庚公不卖“的卢”的译文??庾亮驾车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告诉他,叫他把马卖掉。庾亮说:“卖它,必定有买主,那就还要害那个买主,怎么可以因为对自己不利就转嫁给别人呢!从前孙叔敖打死两头蛇,以保护后面来的人,这件事是古时候人们乐于称道的。我学习他,不也是很旷达的吗!”

更多的卢的出典与读音(的卢指的是什么)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