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端午节的端指的是什么意思)
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端午节的端指的是什么意思),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端午节的端指的是什么意思)。
“端午”,在这里,端和午不能分开说。但必须要先说的是,“端午”由来已久,早在商周时期就存在。
端午之起源,“端”和“午”是同一个意思,“整理”“归纳”“统合”,但都是引申义,而非造字本义。
端的造字本义是“稳立”,是象形字时期的意思,又衍生出项目、种类的意思。这个字义至今仍存,如多端、无端。“端午”引申的是“端”节点、稳定的意思,也就是说,引申意同时包含“稳立”和“种类”。
午的象形造字本义是时间,一天的正中时分,衍生义则是固定牲畜的桩子,比如生肖“午马”。“端午”引申的是“午”字固定、牵制的涵义。
所以,端午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在某一节点,进行种类上的牵制——整理、归纳、统合——换句话说就是开会。所以,端午又称“端阳”。
阳,就有“公开展示”的意思。比如 《庄子》里说“无入而藏,无出而阳”;《大戴礼记·保傅》 记载“箕子被发阳狂”;《抱朴子》 记载“故胜己者,则不得闻,闻亦阳不知也”。
公开展示?为什么公开展示?开会嘛。
端午,这个日子在商周时期,本身就是一个用来开会的日子。把大家聚集到一起沟通一下,调查一下各自的工作情况,汇总到一起做一个整体上的总结,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统筹和安排。
这一天,首领们去开会,负责具体工作的人也休息。休息了干什么?祭拜天地,然后吃吃喝喝。
所以,“端午”作为“特定”的日子,出现得很早。
后世,不管是伍子胥也好还是屈原也罢,在这一天过世了,大家要纪念他们。为什么他们会在“端午”这一天过世呢?就是因为,“端午”这天,就是古代特定的开会的日子。开完会,知晓了一切,心灰意冷了,抹脖子的抹脖子,投江的投江。至于端午的习俗,自然就是龙舟、粽子。当然,龙舟这个习俗要比粽子早,因为没有伍子胥屈原的时候,不需要纪念他们,但是天地神明还是要祭拜的。到了今天,那你还不知道吗?端午的习俗,就是“以放假的名义加班,顺便吃点粽子”。
不知在哪里看到,似乎是太阳光最直射地面之意,玄学中认为是白月道之中间时段,是升天时节。[呲牙]
更多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端午节的端指的是什么意思)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