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日报电子报刊是否党报(烟台日报电子报刊刘达善)
烟台日报电子报刊是否党报(烟台日报电子报刊刘达善),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烟台日报电子报刊是否党报(烟台日报电子报刊刘达善)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烟台制钟业的诞生与发展2020年6月29日
莱州钟表展厅的几个隐藏的钟表
莱州钟表展厅的几个隐藏的钟表
莱州钟表展厅的几个隐藏的钟表
钟是一种兼具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钟。曾几何时,它是家庭唯一必备的报时工具,也是家庭条件的重要体现。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手表、电子表、石英钟、手机等计时工具层出不穷。时钟作为一种计时工具,逐渐被忽视,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回忆过去的时光,翻开尘封的编年史,烟台做了一个钟。今天就从一百年前说起,从烟台钟表说起。
1915年7月,李东山、唐志成在烟台朝阳街南的一间平房前挂上了“烟台宝石钟表厂”的牌匾。李东山出资两万五千银元,购置厂房设备,任经理,唐志成任厂长兼技术员。这是中国第一家钟表厂。
钱
中国第一钟表制造厂:烟台宝石钟表制造厂
中国现代钟表制造业兴起于20世纪初。1906年,宁波人孙、创办了制钟坊。1912年,工厂迁至上海杨树浦,建立了“李梅花”钟表厂,仍然手工制作钟表。1915年,孙氏在上海闸北天童庵镇开办了建筑钟厂,购置了一些设备,开始生产建筑钟。江苏、广东等省也出现了钟表作坊。能工巧匠模仿西方技术,手工制作了一批批具有民族特色的钟表。但手工制钟成本高,产量低。随着东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手工无法与机械化抗衡,制钟作坊纷纷倒闭。手工制钟业渐行渐远,民族制钟业的雏形已经消失。
那么说到烟台机械钟制造的建立和兴起,创始人李东山和唐志成功不可没。
威海民族实业家李东山是中国机械表制造业的奠基人。生于1873年,小时候家里穷,没上过学。当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很容易挑选小贩。15岁,在表哥的资助下,在烟台恒兴德商业银行做了一名职员。朝阳街是外国人聚集的繁华之地。李东山很有商业头脑,很快离开恒兴德做起了卖水的小生意。因为店离海关近,他经常去海关的走私物品拍卖处给店打电话。他擅长与人交谈,而且他非常擅长管理。他很快就熟悉了奥地利的拍卖商,并经常得到一些便宜货。1892年,已有一定积蓄的李东山决定扩大经营,以墨资300元将热水器店扩大为德顺兴五金店,主要经营五金和百货。其间,李东山接触到钟表,包括日本知名的“polo”牌钟表,在五金店经销,也做钟表配件。
唐志成,叶县人,文字功底略显,从事修钟表灯具。经常去德顺兴五金店买需要的零件,结识了李东山。
经营钟表是有利可图的,但当时卖的都是洋货,一般中国家庭买不起。此外,时钟有问题,更换零件的价格也很高。李东山有了自己建钟表厂的想法,于是和唐志成商量成立钟表厂。两人一拍即合。1915年7月,烟台朝阳街南的一间平房前,挂着“烟台宝石钟表厂”的牌匾。李东山出资两万五千银元,购置厂房设备,任经理,唐志成任厂长兼技术员。这是中国第一家钟表厂。
为解决技术难点,李东山多次赴日本大阪观摩、学习、购买设备。经过技术人员唐志成的反复实验和不懈努力,终于在1918年制造出了第一只钟。钟的木箱是独立生产的,其余部分是日本制造的。1920年,终于生产出第一批“宝”牌机械摆钟。除了铜、铁板、钢丝、发条等原材料仍需从日本或德国进口外,钟壳等零件基本可以自己生产。同时,钟表厂开发并投产了挂钟。外饰方面,加入了一些民族艺术的元素。生产的钟表除内销外,还远销美国、东南亚等国家。鼎盛时期,“宝石造钟厂”有500多名员工,年产55000只摆钟。
1927年3月,从宝石钟厂分离出来的一部分职工在烟台创办了第二个钟厂,3354“永康钟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6000两白银,注册商标为“永”。永康公司凭借宝钟表厂的技术基础,开业之初就高起点起步,主要模仿西欧国家的挂钟和台钟风格。产品一出厂就是一鸣惊人,主要销往南方各大城市和东南亚国家。为了方便产品出口,公司还注册了英文商标“YK”。至此,永康钟表制造公司拥有“永”和“”两个商标。1928年,永康公司和宝钟厂参加了国民政府工商部在上海举办的国货展览会,“宝”牌钟和“永”牌钟首次出现在全国展览会上。当时还没有第二个城市有钟表制造企业,一个北方小镇居然有两家钟表厂可以生产出可以和外国钟表媲美的钟表,让与会者大吃一惊,也引起了政府和媒体的关注。1930年,国民政府工商部对烟台宝石和永康钟厂的评价是:“这些厂家生产的产品是仿制品,但在中国是一个创举。每次遇到国货展,都好评如潮,还颁奖鼓励。”
1931年,宝石钟厂与德顺兴五金公司合并,成立德顺兴钟厂。当时,德顺兴和永康再次参加在沈阳举办的国货展,德顺兴被公认为“中国第一钟匠”。同年,烟台第三钟厂3354钟厂开业,厂长为其注册了“升”商标。1932年,永业钟厂开业,注册商标“叶”,厂长。1933年,慈业钟厂开业,注册商标“慈”,经理王叔慈。1936年,烟台第六钟厂——仁昌钟厂开业,注册商标“八卦”。至此,烟台制钟已形成较大规模。
在烟台钟表业繁衍发展的同时,十几名技术骨干先后走出烟台,在天津、青岛、沈阳、丹东、上海、北京等地开办钟表厂,向各地传授制钟技术。
烟台制钟不仅是中国机械钟的始祖,而且其影响遍及全国。制钟业的种子遍布全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机械钟制造行业中举足轻重,不容遗憾。
烟台制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先进的营销理念。
在过去,钟表不仅是报时工具,也是家庭中重要的陈设品。它不仅要美丽,还要有良好的道德。烟台钟表文化内涵丰富,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是民俗文化的展示。其表现手段丰富,集建筑、绘画、雕塑、剪纸、机械、音乐、文字于一体,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在外观上,我们借鉴了西方钟表的特点,有些像屋顶、亭子、教堂,但又不失东方文化的特色。中国的传统用词“朱”、“
烟台钟表研究所在短时间内的知名度,与其在成立之初就应用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在烟台早期的钟表市场,日本的“polo”钟一度一面独大。一方面,钟表厂等厂家改进了工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另一方面,他们不惜降低售价,将每只钟的售价从五元降到一元,并且以质优价廉的姿态出现,迅速打开了华北尤其是东北三省的市场。后来转战华北、东北,开始销往南方大城市,最终将日本“polo”手表挤出中国市场。如果说“物美价廉”是烟台钟表当初取胜的法宝,那么“品质保证”就是烟台钟表的另一个特点。烟台手表始终注重品质,提升服务,推出“永久保修”的营销理念,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市场被封锁,华北市场萎缩,导致钟表滞销,资金周转困难。“德顺兴”钟表厂及时调整市场重心,派人到广州、汕头、上海、南京、武汉、郑州等地设立经销处,加大产品销售力度,采取先赊销后付款的方式,使南方市场销量猛增。两年后,南方市场逐渐打开,在上海等地设立代理处,产品远销香港、南洋等地。永康贝尔公司的经营理念更先进。投产后不久,就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大城市设立了经销处,采取先赊销后付款的方式,联系众多商家作为代理。
烟台钟表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经营理念,都走在全国工业产品的前列。
烟台手表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
烟台钟表不仅有文化特色和良好的管理,而且有很大的民族感情。当时钟的背面有一本广告书,上面“包”字题词写着:“本厂经理李东山,以实业救国、实业维权为己任,下大力气研究钟。历尽艰辛后,他成功了。民国四年在烟台朝阳街东巷创办钟表厂。新的专制坐钟和挂钟必须走八天,时辰准确,零件装饰精美。该产品向社会推出已有20年,蒙古爱国领主极力主张其在全国和南阳营销。作为中国钟表制造的先驱,他开创了国产钟表的时代,并在湘京省各城市举办展览。展览获得了一些奖牌和奖项,其评论包括《完全国产》、《北洋造第一口钟》等。我们工厂是感恩的,我们是勤奋的。不断改进产品,以便与国外进口产品竞争。对于爱定价低的国货,热情高涨……”广告书顶部中央为注册商标“Gou”,两侧列有“请使用国货”字样。永康钟厂态度明确,直接在钟门玻璃上印制“请使用国货”字样,而永业钟厂则在钟冠的青铜饰品上标注“国货”字样。这么多钟表厂把自己的政治态度应用到产品上,这是前所未有的。这是怎么回事?众所周知,1912年8月20日,孙中山先生由上海水路北行至北京议事,并在烟台作短暂停留。在烟台各界举行的欢迎会上,孙中山先生发表演讲,倡导发展制造业,杜绝“利益和权利外溢”,深深鼓舞了包括李东山在内的烟台商界人士。他经营德顺兴五金商行十几年了,卖的商品大部分都是进口的,尤其是德国和日本制造的钟表,对“权利泛滥”非常痛苦。孙中山先生“实业救国”的呼吁和“从制造开始”的观点,帮助他最终做出了创办机械钟工业的决定。20世纪20年代初,全国各地抵制洋货的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宝石”钟表厂不失时机地打出“中国制造”的牌子,每只钟都标有“请使用中国制造”的字样。以“实业救国”为宗旨,激发爱国民众购买钟表,从而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这种具有鲜明爱国特色的钟,在那个年代的同类产品中并不多见。193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从抗战前线的察哈尔归来,途经烟台时,特地到德顺兴制钟厂和永康制钟公司参观。当他看到同胞们制作的精美钟表时,他感到了爱国激情,便即兴作了一首诗:“无论钟表,人人都说外物好。看烟台的钟表,安装的辉煌,零件的灵动。谁说国货不如外国货?”
民国时期烟台有多少钟表厂?
数据精美的钟表厂有六家,分别是:宝钟表厂、永康钟表厂、钟表厂、永业钟表厂、慈业钟表厂、仁昌钟表厂。真的是这样吗?有没有第七家或者第八家钟表厂?从笔者收藏的选本中不难发现,还有两家钟厂没有被记录下来。它们是烟台银业钟表厂和烟台同盛德钟表厂。至于这两家钟表厂是哪一年创办的,我就不知道了。银造钟厂的注册商标是字母“Y”和“Y”的组合,即“yin”和“Ye”的拼音首字母组合。这个商标有点类似永康的“YK”。银造钟表厂生产的小挂钟是仿德国挂钟,外观小巧精致,内部机芯也是仿德国机芯。挂钟背面有这样一则广告:“我厂位于烟台岐山学院南门外东南大街。我们愿意投入巨资,聘请高级技师,收集优秀的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台钟和挂钟。装修新颖耐用,时间精准,产品处处受欢迎。但是,样式太多了,加载不了。如果你有特别的款式,请注明款式,你会满意的。如光顾,请认准商标,切忌混珠。”童生德众厂的注册商标是“狮子球”。模仿“盛”钟的外观结构,机芯采用“宝”的早期机芯。由此可见,同盛德钟表厂的规模不会太大。可能是钟壳是自己生产的,机芯用的是“宝”字,外观和“盛”字一模一样。可以想象同盛德钟表厂从李晟钟表厂分离出来吗?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烟台至少有八家钟厂。有第九家还是第十家?有待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这个网站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一键举报。
更多烟台日报电子报刊是否党报(烟台日报电子报刊刘达善)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