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词》李隆基(大明宫词小说原著《太平公主》)
《大明宫词》李隆基(大明宫词小说原著《太平公主》),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大明宫词》李隆基(大明宫词小说原著《太平公主》)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大明宫词导演(大明宫词李隆基喜欢太平公主)1998年春,两个年轻的编剧郑重、王要准备写一个剧本。后来初稿被送到导演李少红面前,李少红为剧本中莎士比亚式台词的美感所折服。但同时她也怀疑,从来没有国产电视剧尝试过西方古典风格,全剧都要用诗歌般的
1998年春,两个年轻的编剧郑重、王要准备写一个剧本。
后来初稿被送到导演李少红面前,李少红为剧本中莎士比亚式台词的美感所折服。
但同时她也怀疑,从来没有国产电视剧尝试过西方古典风格,全剧都要用诗歌般的语言去写台词也太难了。
为了说服李少红,编剧将她带进“小黑屋”,点上蜡烛,用一块红布蒙上了她的眼睛,再现了剧中太平公主和张易之调情的经典一幕。
红烛摇曳,情话绵绵,导演很快明白了剧本中所蕴含的情欲和美,这是以往帝王将相的古装剧中所没有的,这个故事把女性和权力同时放在镜头下,她们不再是历史的注脚。
李少红很快为剧本所折服,启动了这个项目。
然而李导也不幸言中,剧本的创作难度太大,以至于编剧曾“中途逃走”,被“捉回”后才继续完成了剧本,历经种种磨难,方才有了《大明宫词》。
在宫廷剧扎堆的今天,回看这部令亿万中国观众醉心的最美古装宫廷剧,正可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
盛唐,女人当家作主
盛唐应该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最别样的年代,它旖旎,它女权,它拥有无数豪情与浪漫,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在此时称帝。大唐的女人更像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武则天有她作为妻子的幸福,她和高宗李治算是互相成就的夫妻,李治用自己的怯懦和爱情纵容着武则天的权力欲望,武则天为李治分担着朝政纷扰,成就自己一代女皇的事业。
这对夫妻之间微妙的关系在“上官仪逼宫”一场戏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上官仪主张废后的奏折摆在李治面前时,他是兴奋的,他被妻子常年压制的权力欲死灰复燃;武则天面对丈夫的“背叛”,内心毫无波澜,她没有愤怒,平心静气地阐述自己作为妻子和皇后的合法性,用情和理对李治进行了双重压制,而李治作为皇帝,在妻子面前不过只有三分勇,待这三分勇耗尽,即使上官仪连声呼唤他,也大气不敢出。
饰演武则天的归亚蕾,此前在琼瑶剧里做了无数回苦情女人,《大明宫词》里,她展现出洞察人心的机敏与尽在掌握的威势,将武则天刻画得入木三分。
登基一场戏,她没有演说,只有一句简单却又分量十足的“你们要听话”,不怒自威。听话,是父母常常对孩子强调的词,武则天的这句话,将自己女皇和母亲的身份合二为一,她是天下臣民的庇护人。
不过,一世威风的武则天,晚景却甚为凄凉。
丈夫临死前一句话都不愿留给她,权力榨干了属于他们夫妻间的最后一点温情;男宠的奉承,皇族的臣服,这些都挡不住武则天心底的寂寞,她一个人吃饭,面对一张巨大而空洞的桌子;她那么聪明的人,也会为男宠微不足道的伎俩感动;她苦苦哀求女儿不要离开她。
身为女皇的女儿,太平公主一直都是大明宫的中心,她不必承担母亲对兄弟们的猜忌,她拥有嫁给自己倾心男人的权利,拥有作为帝国公主的骄傲。
然而命运这事,好笑就好笑在人人都以为它把握在自己手里,却不知嘲弄何时会突然到来。
太平是想离开母亲的,甚至一度尝试报复对方,因为她发现自己的爱情不过是母亲以爱的名义巧取豪夺而来,她的婚姻里充满了杀戮和阴谋;然而太平又是理智的,她在阴谋的中心,始终维持着大唐公主的骄傲气度,她堂皇地坐在朝堂上,她提着灯笼与王维夜游谈诗,化身为盛唐诗话里那朵“夜游的牡丹”。
《大明宫词》中的盛唐女性,再也不是美丽的木偶,她们有自己的人生抱负,有自己的爱而不得,她们在爱情和权力中挣扎,她们不再规避欲望,人人都试图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二
爱情,不过是杀人的剑
当爱情和权力捆绑在一起,便变得危险了起来。
武则天需要爱情,但她和丈夫之间充斥着算计和压制,当被打压到彻底放弃人生时,李治选择了在年轻鲜活的生命身上寻找慰藉。贺兰氏满心欢喜,以为自己得到了帝王之爱,却不知她嚣张的美丽终将使她在众目睽睽之下无声地死去。
李治的爱情杀死了贺兰,而武则天的爱情也杀死了李治所有的生命活力,他如行尸走肉那般活着,再如平民百姓那般无声死去。
武则天对感情的控制欲也影响了太平。
太平的爱情,始于一次元宵节的出游,小公主第一次逃出皇宫,哭着摘下昆仑奴的面具,狰狞面具下俊美的容颜令她沉醉。
这一瞬,成为永恒。
太平的爱情饱受折磨,母亲为了成全她,不惜杀掉薛绍的妻子,当太平怀着憧憬嫁给薛绍,迎接她的却是冷漠。
权力的阴影笼罩着太平的婚姻,她的爱杀死了薛绍的妻子,也杀死了薛绍。道德感和愧疚感让薛绍无法接受太平,当他发现自己终于爱上太平的那一刻,他宁愿死在太平的剑下。
武攸嗣也死在太平的剑下。作为太平的第二任丈夫,他始终活在太平和武则天的夹缝中,他的爱太卑微,注定是个牺牲品。
对武攸嗣来说,死是最好的解脱,战战兢兢的皇家生活哪有在老家种地渔猎来得自由。所以当扮演太平公主的周迅痛痛快快写下“当公主真过瘾”时,饰演武攸嗣的傅彪,揣度武攸嗣的内心,写下了“还是做普通人踏实”。
张易之空有薛绍的皮囊,却没有薛绍的君子气。
他是个浮夸的小人,是个利用爱情为自己谋权取势的高手。
他和武则天的所有男宠一样自私、低俗、油腻,但武则天太寂寞了,即使是虚假的爱情,她也愿意暂时纵容他们。太平太怀念薛绍了,她把张易之当做薛绍的影子,当发现张易之和薛绍完全不同时,太平宁愿让这副皮囊再次死在自己面前。
李隆基对太平的暧昧情愫,也得用政变的鲜血来洗刷。而李弘惊世骇俗的同性之爱,足以让他从太子之位上跌落下来。可怜合欢,面对李弘的死,所求不过是合葬。爱情对于活着的他们来说,太奢侈了,只能寄希望于死后。
所谓悲剧,便是逐而不得,所谓悲惨的人,便是追逐爱情而不得的人。
三
母女,纠葛一生的影子
《大明宫词》探讨爱情,核心却是一个母女故事。
武则天的地位,注定了她与丈夫与儿子之间残酷的猜忌、压制和杀戮。
武则天的爱,只能全部给太平。
而帝王之家的母爱,也饱含着权力斗争的残酷。
周迅饰演的小太平,空灵、任性,然而她灿烂天真的笑容下,早已埋下了忧郁的种子。
为了引起母亲的注意,她以上吊作为武器,生死不过是轻描淡写的事情;她目睹了贺兰死时,母亲嘴角那不易觉察的飘忽笑容;她见证了父亲兄长在压抑中死去;她心底深藏着母亲扼死姐姐的恐惧。她怕,怕自己也成了牺牲品。
一份强势的母爱,直接导致了太平爱情的悲剧。薛绍死时,太平无法接受真相,她质问对方,可母亲难道会认错吗?这是母女之间第一次正面冲突,为了报复母亲的自以为是,太平毅然嫁给武攸嗣,她一再重复自己的爱情悲剧,难以摆脱母亲的阴影,她的命运始终和母亲捆绑在一起,她没得选择。
太平是母亲伟业的亲历者,也是母亲在孤独境遇下的唯一依靠。她厌恶毁掉她亲情和爱情的权力,是权力让她和母亲分离。然而嫁给武攸嗣的第二天清晨,太平在街头买了一碗馄饨,卖馄饨的老者说,他不在乎坐在皇位上的是男人还是女人,只在乎日子变好了。她突然感到一阵释怀,似乎能够原谅母亲,原谅她对权力的迷恋。
太平一方面对母亲不满甚至充满鄙夷,另一方面又在效仿她的一切。母女两人走在同样孤独的怪圈里,怎么转也转不出来。
四
古典,兼具东西方文化之美
《大明宫词》作为古装剧,其古典氛围令人心醉。
它塑造了恢弘浪漫的大唐气象,艺术手法却博采中西众长。
莎士比亚式的台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编剧却曾坦言对创作影响最大的是《唐璜》。
编剧郑重有旅美经历,王要则是学西班牙语出身,他们都热爱诗歌,从1998年4月开始,到8月剧本完成,手边一直放着一本《唐璜》。
至于剧本的戏剧核心,关乎复仇、阴谋、命运和逐而不得的爱情,颇有古希腊戏剧的影子。
《大明宫词》的诞生,是西方古典文学与中国历史人物的碰撞,它让中国的电视观众大开眼界,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电视剧的台词也可以这样富有质感和诗意。
《大明宫词》的美术也在历史与艺术创作之间成功找到了平衡点。
叶锦添满足了观众对大唐风华的想象,在史实的基础上,叶锦添对服装的创作更夸张写意。
剧中饰演太平公主的陈红,服装虽然不多,但件件精美,传闻叶锦添坚持陈红的服装全部要从意大利定制,花费不菲。
从故事到服装,《大明宫词》都不能说符合史实,编剧也曾表示,《大明宫词》中符合历史的部分,不过三分之一。但我们仍然相信它是最优秀的古装剧之一,它虽不是大唐的皮,却画出了大唐的骨与魂。
爱情、亲情、欲望,每个人都能从剧中找到情感共鸣并感受艺术之美。
这幅“大唐骨与魂”的诞生,凝聚了天时地利人和。
处于生涯创作高峰期的李少红和曾念平,遇到了初生牛犊的才子郑重和王要;演员方面,小荷刚露的周迅和最美年华的陈红让人挪不开眼睛,何况还有修炼廿载已成精的归亚蕾和作为完美欲望客体的赵文瑄。
开放的时代心态让所有人敢于放开创作,共同成就了这部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用西方手法讲述中国历史的剧集。
距离《大明宫词》的创作,已过去二十多年。
当年陈红被李少红的大学同学陈凯歌举荐到剧组,塑造了最美的大唐公主,如今陈红早已退居幕后,甘当陈凯歌的贤内助;灵动敏感骄傲的周迅,在逐渐淡出观众视野后,忽又化身《如懿传》中沉醉皇权、与同性倾轧的如懿。
巨大的投资、恢弘的制作,中国古装剧看上去更精美更宏大了,但是价值观和艺术观也进步了吗?
二十多年世易时移,《大明宫词》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我们仍然期待着,中国古装剧能有更好的明天。
更多《大明宫词》李隆基(大明宫词小说原著《太平公主》)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