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相关规定(《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
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相关规定(《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相关规定(《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国家建设徵用土地办法(修正)1953年11月5日政务院第一百九十二次会议通过 经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批准 1953年12月5日政务院公布施行 1957年10月1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五十八次会议修正 1958年1月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次会议批准 1958年1月6日国务院公布施行。
基本介绍中文名:国家建设徵用土地办法(修正)颁布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时间:1958.01.06实施时间:1953.12.05第一条 为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慎重地妥善地处理国家建设徵用土地问题,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国家兴建厂矿、铁路、交通、水利、国防等工程,进行文化教育卫生建设、市政建设和其他建设,需要徵用土地的时候,都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第三条 国家建设徵用土地,既应该根据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保证国家建设所必需的土地,又应该照顾当地人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对被徵用土地者的生产和生活有妥善的安置。如果对被徵用土地者一时无法安置,应该等待安置妥善后再行徵用,或者另行择地徵用。国家建设徵用土地,必须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一切目前可以不举办的工程,都不应该举办;需要举办的工程,在徵用土地的时候,必须精打细算,严格掌握设计定额,控制建筑密度,防止多征、早征,杜绝浪费土地。凡有荒地、劣地、空地可以利用的,应该儘量利用;儘可能不徵用或者少徵用耕地良田,不拆或者少拆房屋。第四条 徵用土地,须由有权批准本项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的机关负责批准用地的数量,然后由用地单位向土地所在地的省级人民委员会申请一次或者数次核拨;建设工程用地在三百亩以下和迁移居民在三十户以下的,可以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委员会申请核拨。用地单位申请核拨用地时,须送交徵用土地申请书(详细注明土地的属境、位置和经批准的数量),并附对被徵用土地者的补偿、安置计画,以及经批准的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档案(附平面布置图),施工时间档案和土地所在地的县级或者乡、镇人民委员会的书面意见;但是申请核拨铁路、公路路线用地和国防工程用地,送交上述某种附属档案确有困难的时候,经过批准用地数量的机关的同意,可以免交或者以后补交。第五条 土地经核拨以后,用地单位应该协同当地人民委员会向民众进行解释,宣布对被徵用土地者补偿安置的各项具体办法,并给他们以必要的準备时间,使民众在当前切身利益得到适当照顾的情况下,自觉地服从国家利益和人民和长远利益,然后才能正式确定土地的徵用,进行施工。如果徵用大量土地,迁移大量居民甚至迁移整个村庄的,应该先在当地民众中切实做好準备工作,然后把有关徵用土地的问题,提交当地人民代表大会讨论解决。第六条 遇到临时抢险或者紧急用地的情况,如果事前来不及完全按照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办理,可以先行进入地内施工,同时儘快补办徵用土地的手续,并向民众进行解释。第七条 徵用土地,应该儘量用国有、公有土地调剂,无法调剂的或者调剂后对被徵用土地者的生产、生活有影响的,应该发给补偿费或者补助费。徵用土地的补偿费,由当地人民委员会会同用地单位和被徵用土地者共同评定。对于一般土地,以它最近二年至四年的定产量的总值为标準;对于茶山、桐山、鱼塘、藕塘、桑园、竹林、果园、苇塘等特殊土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变通办理。遇有因徵用土地必须拆除房屋的情况,应该在保证原来的住户有房屋居住的原则下给房屋所有人相当的房屋,或者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发给补偿费。对被徵用土地的水井、树木等物和农作物,都应该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发给补偿费。第八条 被徵用土地的补偿费或者补助费以及土地上房屋、水井、树木等附着物和农作物的补偿费,都由用地单位支付。徵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土地,土地补偿费或者补助费发给合作社;徵用私有的土地,补偿费或者补助费发给所有人。土地上的附着物和农作物,属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补偿费发给合作社;属于私有的,补偿费发给所有人。第九条 徵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土地,如果社员大会或者社员代表大会认为对社员生活没有影响,不需要补偿,并经当地县级人民委员会同意,可以不发给补偿费。徵用农业生产合作社使用的非社员的土地,如果土地所有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又不以土地收入维持生活,可以不发给补偿费,但必须经本人同意。第十条 徵用城市市区内的房屋地基,如果房屋和地基同属一人,地基部分不另补偿;如果分属两人,可以根据地基所有人的生活情况酌情补偿。市区内没有收益的空地,可以无偿徵用。第十一条 用地单位对準备申请徵用的土地进行测量、勘探的时候,应该先徵得当地人民委员会和土地所有者的同意。如果测量、勘探使土地所有者受到损失,应该适当补偿。第十二条 用地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在修建工程进行中,需要临时使用徵用範围以外的土地,作为堆存材料的场所和运输道路等,商得当地人民委员会和土地所有者的同意后,可以租用或者借用。因进行修建工程而使未被徵用的土地受到损失的时候,用地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该给土地所有者以应得的补偿。第十三条 对因土地被徵用而需要安置的农民,当地乡、镇或者县级人民委员会应该负责儘量就地在农业上予以安置;对在农业上确实无法安置的,当地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劳动、民政等部门应该会同用地单位设法就地在其他方面予以安置;对就地在农业上和在其他方面都无法安置的,可以组织移民。组织移民应该由迁出和迁入地区的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共同负责。移民经费由用地单位负责支付。第十四条 已经徵用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用地单位应该将徵用的土地,绘图造册,一式两份,送当地县或者市人民委员会审核盖印后,一份存县或者市人民委员会备查,一份由用地单位自己保存。第十五条 已经徵用的土地,如果用地单位因计画变更或者其他原因不使用或者不全部使用,必须把不使用或者多余的土地交由当地县级人民委员会拨给其他用地单位使用或者交给农民耕种。已经徵用的土地,如果在种植一季农作物的期间暂不使用,在不妨碍建设用途的条件下,应该交给农民继续耕种。对有农作物正在生长的土地,应该儘可能等到收穫以后动用。第十六条 被徵用土地内的坟墓需要迁移的时候,由当地人民委员会通知坟主迁移。用地单位应该发给适当的迁葬费,并照顾当地的风俗习惯妥善处理。无主的坟墓,由用地单位代迁。无地迁葬的,由当地人民委员会协助找地迁葬。迁移烈士的坟墓应该通知当地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被徵用土地内,如果有值得保存的文物和名胜古蹟,用地单位和施工单位应该会同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文化部门妥善处理,负责保护。第十七条 用地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在修建工程进行中,对于同当地人民民众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係的水源、渠道、交通等,应该会同当地人民委员会妥善处理,不準轻易阻断和破坏。第十八条 国家建设需用国有、公有土地,应该按照本办法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申请核拨,并且向民众进行解释。拨用农民耕种的国有、公有土地的时候,可以根据他们的生活情况,由用地单位给以适当补助。对地上附着物、农作物的补偿和对原耕种这些土地的农民的安置,分别按照本办法第七条和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拨用国家机关、部队、企业、学校、人民团体等单位正使用着的国有、公有土地的时候,对原使用单位迁建所必需的房屋和地基等问题,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会同申请用地单位和原使用单位,本着紧缩用地、用房和节省国家财政开支的原则协商处理。原使用单位能够自行解决的,儘量自行解决;原使用单位无法自行解决的,儘量採取互换、调剂办法解决,无法互换、调剂的,由申请用地单位给予适当补偿。第十九条 原来依靠公有土地收入兴办的公益事业,在这项土地被拨用后,仍须续办而经费无着的,应该由当地人民委员会按照事业的性质分别在主管部门的事业经费内开支;如果无法开支,应该及时报请上级人民委员会解决。第二十条 公私合营企业、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用地以及民众自办的公益事业用地,可以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援用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和用地单位的上级机关,应该对已经徵用土地的使用情况,经常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用地单位和施工单位有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浪费土地和损害民众利益的现象,应该及时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应该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对征而不用和多余的土地,在不妨碍建设用途的情况下,必须及时收回。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应该将徵用土地的情况和问题,定期综合上报。第二十二条 各省级人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办法,报国务院备案。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本地区徵用土地的办法;也可以参照本办法变通办理。法律(类别)更多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相关规定(《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