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平的诗歌,国外关于和平的诗歌(歌颂和平的外国诗歌)
关于和平的诗歌,国外关于和平的诗歌(歌颂和平的外国诗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关于和平的诗歌,国外关于和平的诗歌(歌颂和平的外国诗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和平是永恒的主题,但是战争的阴云在和平的大主题大旋律中,扮演了插曲,战争与和平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有很多的文学作品都会去描绘和平与战争,俄罗斯文学家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就是这样的一部小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这样评价《战争与和平》:“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近代的《伊利亚特》。”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描写征戍生活的诗歌(战争与和平的诗歌),《击鼓》就是其中一篇典型的写于战争背景下征戍生活的诗歌,。
关于《击鼓》这首诗,历来有不同的注解,汉代学者毛亨在《毛诗序》中说道:“《击鼓》,怨州吁也。”他认为这是庄姜对州吁所作和行为的不满,而写下的一首诗。
汉代学者郑玄郑笺对《毛诗传》作注解的时候认为这首诗的背景应为《左传·隐公四年》中所记载的事情,也就是州吁伐郑的事情。
清代学者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姚际恒否认这是发生在隐公四年的事情,他认为这首诗的背景应为《左传·宣公十二年》的事情,也就是:“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三年时期。”
那到底哪一种说法更符合事实的真相呢?走进诗作本身去一探究竟吧。
《击鼓》共五章节,第一章节描写的是战争前的序曲,总写在轰隆隆的战鼓声中,卫国的士兵踏上了救陈的道路。但是卫国的士兵是甘心情愿地去救陈吗?其实从诗句中能读出卫国士兵心中的不满情绪,原诗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为什么这么说呢?毛诗序在《鄘风·定之方中》这样写道:“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
在这段话中写道,卫文公营建的楚丘,就是这首《击鼓》诗中“土国”,到了卫穆公时期,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修建城漕,也就是营建一座城市,这是一场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要持续很长的时间。
诗歌中描写的战争发生于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据《左传》记载:“宋为盟故,伐陈,卫人救之。孔达曰:‘先君有约言焉,若大国讨,我则死之。’”
从这段话中能看出来,卫国和陈国是有同盟关系的,一方有难,另一方会倾尽全力地去支援。诗歌中的故事就是以卫国救陈国的这一线索而展开的。
卫国的士兵既要“土国城漕”,又要南行救陈,繁重的体力活加上繁重的劳役,这样的戍卒生活对于士兵来说,就更加苦不堪言了。第一章节中的“我独南行”四个字道出了士兵心中的不满情绪,这四个字也是全诗的线索。
故事的开头,镜头定格在“击鼓其镗”的战鼓声中,这是战前的动员,镗(tāng,同嘡,击鼓声),士兵们在振奋人心的战鼓声中,群情激奋,斗志昂扬。战鼓在古代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战场上,士兵能从战鼓的有节奏声音中稳定心绪,稳定军心,还能提高士气,提高战斗力。
同样发生在诗经时代(春秋时代,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中,鲁国谋士曹刿对此次战争做过一番评价,尤其是关于鼓声的著名论断,这是一段关于战鼓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精彩论述: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本诗所描绘的故事在鼓声的烘托与渲染之中拉开了帷幕,士兵们从筑城的工事中被抽调出来,他们来不及休整,就踏上了南行救陈的战事当中。诗歌第一章节所描绘的就是这样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讲述出征队伍在孙子仲的率领下,前去与陈国和宋国作战,但是战事持久,队伍不能回家,士兵们思乡思家心切,心中忧伤不已: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而本诗的作者此次也是随军出征的,与普通的士卒一样,也是思乡思家心切。这是出征在外的士兵的普遍心理,总想着战事马上结束,早日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
在第二章节中,随着叙事的推移,时间的渐进,战事陷入僵持阶段,出征在外的将士这种思乡思家的心情越来越强烈。这也为诗歌的进一步发展做了有了的铺垫。在战事的僵持阶段,又会有什么样的插曲呢?
第三章写士兵的战马走丢,又重新找到战马的事情,在这场卫国士兵南行救陈的战事当中,战马走失似乎是不值得诗人浓墨重彩去铺写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整整用了一章的篇幅去描述这一事件呢?其实是诗人用心最深的一段描写,也因为这一段描写,会让人们去思考,在战争中士兵有着怎样的情绪,他们的生活又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寻常: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第三章节战事中的小插曲,军队在寻找休息营地的时候,一个士兵把他看管的战马弄丢了,他慌忙四处寻找,终于在林子里找到了。这个小小的插曲正好让作者看到了,他马上记录了这一事件,将此事恰如其分地融进了诗作中。
战事旷日持久,给出征在外的将士们带来了极多的不适应,身体疲倦,风餐露宿。这还是其次的,还有因为战事的僵持带来的士气低落,军纪涣散以及战斗力明显降低等一些列现象,而士兵丢失他的战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朱熹在《诗集注》中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於是居,於是处,於是丧其马,而求之於林下,见其失伍离次,无斗志也。”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第四章写是出征将士的共同心声,他们出征在外,无一天不渴望着战事早日结束,早一天回到家中,家里有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有日夜牵挂的妻子。
同样的意境也出现在《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位出征在外的将士返乡途中,追忆起自己离家将近一年之久的军旅生活时,不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
诗经时代出征在外的将士心声,不就是渴望早日回到家中和亲人们团聚吗?不就是这一句感人至深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不就是对和平的渴望吗?
而战事旷日持久,自己前途难测、生死未卜,何时才能回到家中。此时只能陷入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当中,想起出征时,和亲人分别的场景,这依依惜别的情景每一个晚上都会萦绕在将士们的梦中。
和家人分别的情景历历在目,妻子拉着即将出征的丈夫的手,丈夫是那么的不舍,他饱含深情的眼眸好像在说:“今生不会和你分离,一定会活着回来的。”这是无声的誓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声音与第一章节“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的声音在此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让人们多了一份对战争的反思,这其实就是战争与和平这两种声音的最有力写照。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第五章节紧承上面的誓言,作者又回到了南行救陈的战事当中,作者直面现实,发出“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的强有力的呼声,战事旷日持久,何时才能结束?都是未知数,诗句流露出更多将士的心声:出征在外,再美好的山盟海誓,在现实世界里都成为未知的事物。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多么平凡的许诺,在诗歌背景下又显得是这样的刻骨铭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爱情的真谛、爱情的誓约、爱情的诠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已经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对爱情永久的追求与不变的情怀。
这首创作于征戍生活时的《击鼓》是非常著名,它是我国诗歌史上最早描写戍卒生活的诗作,后世的学者称赞它是“征戍诗之祖”。
我更愿意将这首诗定义为爱情诗,就因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句,这是《诗经》中的名句,在特定的诗经时代,它是对和平的渴望。其实何尝不是人们对爱情的礼赞呢?何尝不是和相爱的人白头到老、共渡一生的美好愿望呢?
本文参考资料:
中华书局《诗经》
《左传·宣公十二年》
《左传·隐公四年》
姚际恒《诗经通论》
中华书局《毛诗传笺》
方玉润《诗经原始》
更多关于和平的诗歌,国外关于和平的诗歌(歌颂和平的外国诗歌)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