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业直补还有没有了(2018年的农业直补是否取消了补贴)
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2020年农业直补还有没有了(2018年的农业直补是否取消了补贴),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2020年农业直补还有没有了(2018年的农业直补是否取消了补贴)。
农业直补是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是好事。
但中国农业人口数量庞大,平均到个人,也形同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低收入的问题。
农业难题,说到底还是价格问题,可这又直接影响到同样数量众多的城市消费者,怎么取舍?难啊。
其实,食品在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并不算高,相对于高企的房价,昂贵的服饰,吃喝这点钱真算不了什么。你可别拿饭店的消费去跟自家做饭比。
农产品适当涨点价是应该的,谷贱伤农,老百姓一气之下不做这赔本的买卖了,那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有人说,没事,外国粮食多的是。真善良,假如有这么一天,外国人加价10倍你要不要?别说不可能,芯片就是例子。
国家为了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2004年国家出台了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民实行农业直补至今!2018年的农业补贴(直补)已经到位!2019年将继续执行直补!每亩100-120元(各地区不一样)!另外还有粮食种子补贴、农资补贴(化肥农药)等等……
国家对农民种田直补:希望农民种好粮食!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关注!谢谢!
国家一号文件振兴乡村,作为农村人做什么,才能抓住国家这波红利?
首先,咱农村人更应明白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早在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就提出了乡村振兴三个阶段战略构想,明确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可以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年多以来,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一些改革试点和重大行动计划也在积极有序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阶段目标已经得到较好实现。但与脱贫攻坚相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间更长、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必须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打赢这场持久战。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政府来说,在宣告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同时,把乡村振兴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的战略位置,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并旗帜鲜明指出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其次,咱农村人更应明白乡村振兴的主体就是咱自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同时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充分说明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从国家把扶贫办改组为乡村振兴局的意图看,目前顶层设计上一是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变为重要任务,“十四五”期间还是延续这一思路的。二是把脱贫攻坚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继承下来,例如沿用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五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方式将依然延续,继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从整体区域上看,未来东部地区将更多依赖省市级财政的地方性资源,中央推进乡村振兴资源更多集中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完成与原有扶贫办工作上的内在继承和衔接。
从组织形式上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脱贫攻坚中我们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甚至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热情参与,汇聚起了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
然而,作为乡村振兴这一持久战来说,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社会组织,都不能替代农民建设乡村的主体地位,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乡村村民的幸福,因此要关注乡村主体本身的需求,乡村振兴只有靠农民来建设,文化才能传承,产业才能兴旺,乡村发展才能可持续。
第三,国家举全力,咱农村人更应着力抓住这波红利。“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为此:
一是切实把咱农村人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出来。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把咱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牢固树立“宁愿干死、不愿熬死”的观念,绝对不能吃饱穿暖了坐着等死,尽快让心热起来、行动起来,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既富口袋也富脑袋更富万代。
二是切实让咱农村人的乡村生活活跃起来。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老龄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未来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发生比较大的产业分化,扶贫车间、帮扶企业落地,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乡村人口流失不可避免。就像白居易曾说:“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另一方面,随着诸多“城市病”的出现和城里人“避雾霾、避忙碌”的需求,咱乡村是最佳选择。况且,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与个性,传统宾馆、酒店等标准化住宿,因为其呈现出的空间和服务与当下个性化的期待相违和,与人们本性的满足日渐疏远,乡村民宿正是基于这一原因而被关注!在山野之地为人们打造一个乡村家,让人们可以去体验那种“晨兴而起、荷锄而归”的生活状态,去感受那份“低头种菜、抬头赏花”的乡土情怀,是多么的惬意。这就需要通过乡村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方位的繁荣振兴来支撑,需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体、康养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只要用心琢磨,这些方面都有商机,都可以大有作为。
三是切实增强咱农村人的内生发展能力。内生活力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动力源泉。现在国家政策好,只要咱们不等待、不观望,发扬‘让我来’的精神,不会咱就学,走出去看、请进来学,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生活改变我,我也改变生活。”立足乡村各类资源,实施产业富村、商贸活村、生态立村、旅游兴村、科技强村,努力把家乡建成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发展示范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确需要人才,既要吸引更要就地培养,关键是咱农村人自己要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咱农村人摆脱贫困的实践充分证明,咱农村人也很了不起,也是真正的英雄,只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认真干
更多2020年农业直补还有没有了(2018年的农业直补是否取消了补贴)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