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出现的新秧歌剧,大秧歌电视剧百度百科
在讲究逼格的互联网平台上谈论抗日题材的国产传奇剧是一件有风险的事,它不像热门IP改编剧那么“代际正确”(这玩意儿在当下的国产影视生态圈里就是“政治正确”的本土化表述),不像英美剧那么有范儿,不像严肃正剧那么有文化含量——即使谈论偶像剧也能积累不少的粉丝关注,相较而言,传奇剧似乎在评论圈里被华丽丽的忽视了。
所谓传奇剧,当然不是指粗制滥造的“神剧”,而是《大宅门》《闯关东》《大秧歌》这类,以人物命运、家族纠葛来串联国族历史变迁,往远了说,《四世同堂》《铁皮鼓》《红高粱》也都是这个路数,当然剧集的艺术魅力无法跟文学经典相提并论,但是受众(读者观众)对于此类题材的热情,从来不曾消弭。
虽颇多争议,但是传奇剧在内地的荧屏上还是顽强乃至顽固的占有一个山头(很多情况下甚至是顶峰),当极端化的传奇剧——“抗日神剧”败坏了此类剧集的名声时(但它们的收视率可不低),以郭靖宇为代表的创作者仍然在努力地拍摄《大秧歌》这样的大制作传奇剧(郭甚至被冠以“传奇剧王”的称号)。《大秧歌》延续了《铁梨花》《打狗棍》《勇敢的心》这类剧集的路数,用一种相对严肃的态度来编织荧屏上的民间传奇——以民国的乱世背景为基本时空舞台,描述一个小人物历经艰难险阻,经过重重险境的考验,用近乎传奇的方式投入抗日战争的洪流,成长为一方枭雄的故事。
《大秧歌》的地域背景在胶东,这也是传奇剧必须落实的在地化策略,就像《打狗棍》《勇敢的心》聚焦于已经消失的“热河”一样,当然这跟郭靖宇本人的背景也紧密相关,套用电影的表述,这些剧集完全可以被称作为是郭靖宇本人的“作者电视剧”,就像贾樟柯不懈的用镜头来展现当下山西风土,郭靖宇则着迷于北方的民间传奇旧事(秧歌其实也与胶东关系密切,并非东北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