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谗言的典故(昏君听信谗言的典故)
不信谗言的典故(昏君听信谗言的典故),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不信谗言的典故(昏君听信谗言的典故)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网友提问:
听信谗言的典故?
优质回答:
三人成虎
原文: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译文:
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如果是两个人说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渔夫,我来回答:听信谗言亡国的君主在历史比较著名有两位:
一位是北齐后主高纬,性格吝啬荒淫。在他即位时,腐朽的北齐政权已经风雨飘摇,他自己仍然荒淫无道,自称“无愁天子”。后听信北周谣言诛杀名将斛律光、因“国事即家事”一语忌恨并赐死了兰陵王高长恭,使得北齐道失去抗击北周攻伐的有力将领。后被北周所灭,实在可悲之极。
另一位则是战国时期赵国幽缪王中秦国反间计,门左听信近臣郭开谗言,冤杀大将李牧、司马尚。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回无辜忠诚良将,只过了三个月,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答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至国破家亡。
反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被陷害、被冤枉或被误解的时候,当发现有人蓄意攻击、离间和诬陷我们的时候,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地进行分析、解释和辩解,尽可能消除一切误会,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免除不可预测的后患。
其他网友回答
秦始皇求仙
随着统一大业的完成,秦始皇祈求长生的欲望越来越强。早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来到齐国故地。齐地的方士徐福投秦始皇所好,告诉秦始皇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称只要挑选数千名童男、童女,乘几十艘大船,带足礼物,便可入海求仙人,拿到仙丹。
秦始皇竟信以为真,随即按徐福所说的去做,结果徐福率船队东渡,却一去不回。
据说,徐福率船队去了日本,数千名童男、童女就在那里繁衍生息。哈!成了日本人的祖宗。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时的刘备有位甘夫人,虽出生贫贱之家,然而长得玉质柔肌、态媚容治。刘备驻守徐州时,闻甘氏艳名,便纳为妾。后来刘备的元配夫人糜夫人早逝,刘备便扶正甘夫人做了夫人。这位夫人在刘备大志即将磨灭时,用一个典故唤醒了刘备。
由于甘夫人天生丽质,加之肌肤白若霜雪,在户外望之,犹如月下聚雪景观一般,令刘备十分陶醉,连在亡命途中也与甘夫人时刻不离。反正甘夫人是他老婆,宠爱备至也无可厚非。后来,有位河南人献给刘备一个精巧的玉人,高三尺,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刘备爱不释手,便把玉人放在甘夫人房间里,使两者烷美生解。在他看来,眼下自已有巴蜀这块地盆,而且外事内政有诸葛孔明这位相张罗,不用他操心。
于是常常一边拥抱着甘夫人,一边玩味着玉人,口中还念念有词道:"玉之所贵,比德君子,况且雕凿为人形,而难道可以不玩么?”为自己玩物丧志寻找借口。这可急坏了甘夫人。她倒不是因为刘备爱玉人吃醋,而是因为这样下去,复兴汉室基业何以成功呢?甘夫人知道,刘备经过长期努力才由一文不名的版夫而拥有了西川,建立了蜀汉政权。这固然可贺可喜,但这只是个开头。因为刘备原有的计划是复兴汉室,灭曹操,吞东吴,统一天下。
但是今观刘备,自从建立蜀汉政权以来,玩弄玉人,宠信小人,意志颇为消沉,大志即将磨灭。长此以往,哪里还能展现他原来囊括四海、复兴汉室的宏愿呢?甘夫人不能不忧患。她几次想除掉玉人,又怕刘备不高兴,几次想谏言,毕竟自己又是不能参政的妇道人家,不好直言。后来,甘夫人终于从玉人本身触发灵感,想到了春秋时代“子罕不以玉为宝”的典故,于是以此为谏辞,借古喻今,说服刘备:“古代宋人得一玉石,献给宋国的正卿子罕。
可是子军不但不接受,连看都不看一眼。献玉的人说:“此玉成玉人状,是一块稀世之宝,故而才敢奉献给你。”子罕却说:“我平生以不贪为宝贵所以子罕不以玉为宝,在春秋时代传为佳话正当刘备听得津津有味之时,甘夫人又说:“现在曹操、东吴都未消灭,陛下你却以一块玉石玩乎股掌,你可知道,凡是淫、惑必生变,千万不可长此以往啊!”。刘备听后,沉思了一会,终于撤掉玉人,摒绝奸佞小人,振作而务大计了。
甘夫人的说服为什么能奏效呢?这是因为,她先以春秋时代子罕不贪玉的典故开场,使刘备听起来犹如习习春风,以为老婆只是与他谈论历史掌故,心里自然轻松舒畅,不会有反感和警觉。待到刘备解除精神防线,正欲垂耳听夫人的絮絮私语时,甘夫人却“篇末点题”,使刘备在遭受一击之时,顿时头脑清醒起来,意识到夫人讲典故的用意,同时也感悟到夫人之意是“苦口良药”,自己确实险些丧志。于是立即下定决心,幡然改过,撤玉人,拒小人,致力于经世治国之大计。
典故、名人、名言、名句,均是文化传统的精粹,蕴蓄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与今人、今事又有着相通相似之处,恰到好处地借用古人、古事来说明今人、今事,而使对方由“古”联想到“今”,由“浅”联想到“深”,或在关键时刻一语点破,以便对方明白己方的理脉和其中的道理,这种方法就是借古喻今。
更多不信谗言的典故(昏君听信谗言的典故)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