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歌的读后感(二十四节气歌读后感小学二年级)
24节气歌的读后感(二十四节气歌读后感小学二年级),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24节气歌的读后感(二十四节气歌读后感小学二年级)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作者:袁恒雷
故乡题材,一直是文学创作的热门。故乡,不仅是一个作家的生命诞生地,通常也是其精神生命、文学生命的策源地。我们总是对故乡那些熟悉的人与事情有独钟,写起来也更有信心。近期,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一经播出,便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故乡,总是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一块。
作家漆宇勤近些年的创作,大多体现为对故乡细致熨帖的描摹。他离开故乡多年,当回望故乡时,能够保持一定的时空距离,反而对故乡拥有了更加清晰完整的观照。在他的文学作品里,故乡被全面呈现了出来:美丑善恶,衣食住行,风俗地貌,虽然是处处可见的风景,却在他的笔下体现出个性。
漆宇勤出生于赣西一座小山村,其自传体小说《二十四节气里的少年》几乎记录了童年的成长轨迹。作品中,主人公李子其实就是漆宇勤的化身。这样的笔法,在我们熟稔的作品中十分常见,比如鲁迅的散文和小说、萧红的《呼兰河传》、沈从文的湘西系列、汪曾祺的苏北系列、迟子建的“北极村系列”等。漆宇勤的创新处在于,通过二十四节气的角度,即一年四季的气候变迁,来展示人物的成长轨迹。虽然展示的只是赣西一地的风土人情,但这种普适性又何其广阔!整个乡土中国,都是在这样的季节变换中繁衍生息。
全书从“立春”讲起,运用散文诗般的语言,介绍这个节气的地位与特点。这种特点,不光是季节的气温气候,还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比如立春,“这是一个新起点,也是一段好时光,春风十里已在路上。从此,梦想可以发芽。从此,草木渐盛,春水初生。”
作为一部以赣西为基点的小说,《二十四节气里的少年》还具有鲜明的地方风俗志特点。文中每一个节气,都有至少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乡村习俗与之对应,比如立春时的“见赞”、春分时的“赊购鸭苗”、芒种时的“新麦换面”、大暑时的“新米敬天”、秋分时的“木柴烧塔”、冬至时的“晒红薯片”、小寒时的“碾槽榨油”等。这些民俗多与食物有关,毕竟“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拥有了更加强烈的乡愁之感,味觉是故乡最重要的记忆之一。
漆宇勤在这些往事的讲述中,融入或轻松调皮、或哀婉伤感的情感因素,让赣西山村的山川风物、花鸟鱼虫、瓜果梨桃、蜂飞蝶舞等,犹如一幅缤纷多姿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众多的描摹当中,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当属大暑节气里的“新米敬天”。龙潭村这个赣西小村,对待粮食的态度令人赞叹——每年新米蒸出来第一锅饭上桌后,小孩子不可以立刻动筷子,而是“按照母亲的吩咐,从家里搬出小方桌,摆在门口坪地上。然后点燃香烛,拿干净的饭碗盛一碗新米饭供奉在方桌上”。这个习俗称为“敬天”,是龙潭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以此来感恩上天安排阳光雨露,让稻谷在风调雨顺中茁壮成长。这种朴素的思想何其动人,是比背诵《悯农》更加深切的身教。尤其是在提倡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当下,漆宇勤笔下“吃新米,敬老天”的古老习俗,触动人心。生而为人,感恩阳光雨露大地的馈赠,祈求日后一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阅读《二十四节气里的少年》,是一次轻松又略带伤感的旅程。之所以说轻松,是因为书中的各种讲述常常会令人会心一笑,不禁感叹李子、芸香、增华等少年们成长的快乐。之所以说伤感,是因为这是对年少时期的回望,是一段再也回不去的成长旅程。同时,书中描绘的那些习俗在时代变迁中,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如同追忆故乡往昔的美好一般,成为一支渐行渐远的悠远牧歌。但我们还是感叹着当地民风的淳朴、乡人的热情、自然的馈赠,也感叹作者足够的用心。这卷不足十万字的小书,不仅讲述了一系列俏皮灵动的成长故事,还融入了大量的民俗讲述。在一定意义上,该书还产生了民俗读本与科普读本的效果,可谓对“二十四节气”这一古老课题的独特解读。(袁恒雷)
更多24节气歌的读后感(二十四节气歌读后感小学二年级)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