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入川是什么时候(刘备入川是什么意思)
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刘备入川是什么时候(刘备入川是什么意思),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刘备入川是什么时候(刘备入川是什么意思)。
三国时期,刘备创立了蜀国,基业都在益州,不过这个益州原本并不是他的,而是他从刘璋手里抢过来的。只不过,原本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在入驻益州之后却做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很让人想不到是刘备所为,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他做的这些事情也给他自己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后果,那么最终又是怎样解决的?
蜀汉昭烈帝刘备素以仁义宽厚著称,这也是他能从诸侯中脱颖而出,最终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法宝”。可鲜为人知是,刘备进攻益州牧刘璋时,却一度丢失这好传统,干了两件缺德事,若不是刘巴、赵云出手解围,恐怕会在四川百姓心中留下无尽的骂名,更有可能导致帝业的半途而废。这两件事,还要从刘备攻占成都前后说起。
1.刘巴协助刘备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大军兵临成都城下,刘璋立刻组织抵御。此时成都城内尚有三万精良部队,粮食足够支持一年,更重要的是官吏、百姓都支持抵抗(“十九年,进围成都,数十日,城中有精兵三万人,谷支一年,吏民咸欲拒战。”见《后汉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五》)。所以刘备强攻数十日后毫无所获,不由得焦躁起来。
虽然刘备经常以仁义自诩,但在关键时刻根本靠不住。面对着难以攻克的坚城,刘备一咬牙,便跟将士们讲:“如果能攻克成都,那么城中所有的财富你们都可以占为己有,孤不会加以干涉。”受金帛、美女的诱惑,因此在接下来的攻城中,刘备军队的表现比之前更为勇猛。
刘璋虽然有实力跟刘备相抗衡,但考虑到两军连年交战、百姓涂炭,仁义愧疚之心油然而生,思索良久后决定献城投降,以免百姓遭殃。开城投降的那一刻,城中的官吏百姓无不痛哭流涕(“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岁,无恩德以加百姓,而攻战三载,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引文同上)。
尽管刘璋在投降前跟刘备有约在先,士兵入城后不许劫掠、杀害百姓,但刘备根本就不想遵守。所以等到大兵入城后,刘备便默许他们洗劫官仓府库、富豪之家,将整个成都刮掉三尺地皮。成都百姓遭此浩劫,对刘备恨之入骨,背地里没少诅咒他早点死。靠劫掠发家的大兵们虽然心满意足,但刘备却傻了眼,因为他很快便发现:自己没钱办事了!
刘备心急如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幸好此时降臣刘巴为他出主意,让他铸造价值百钱的大铜钱,然后平抑物价,命令官吏设置官市进行商品交易,过不了多久便会解决问题。刘备依计而行,果然数月之间,府库便又重新丰盈起来。
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见《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注引《零陵先贤传》。
益州平定后,刘备的士兵们因为要在蜀中定居、安家,很自然地便会触发两个大问题:房子和土地的分配。此时有人给刘备建言,请求将成都城内的房屋、城外的土地全部分给将士们,好让他们享受胜利成果,安心为主公效力。刘备觉得很有道理,便准备依计而行。
2.赵云劝阻刘备
此时赵云得到消息,赶紧对刘备进行劝阻,并替他分析利害关系:“当年霍去病因匈奴未灭不肯安家,这是军人效仿的楷模,更何况今天的国贼不仅有匈奴,曹操等人更是心腹大患,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以就此安家,准备逍遥度日呢?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应该把将士们都遣返回故里,让他们耕种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才合情合理啊。”
赵云顿了顿,接着说道:“益州百姓刚刚遭受战火和洗劫,大批流民无以为生,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安抚,恐怕会闹出大乱子。为今之计,应该把房屋、田地归还给他们,让他们定居下来从事生产,然后再向其征收赋税、徭役,这样不仅他们会甘心替主公效力,蜀中的局势也会稳定下来。”。刘备觉得很有道理,便下令废除前议。
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见《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注引《云别传》。
正是在刘巴、赵云的建议下,刘备对先前的政策进行大修正,才使得混乱的局势得以缓解,而蜀中百姓对他的恨意也开始变弱,一度紧张、危险的局势,就此逐渐消解。七年后(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正式创建蜀汉政权。
更多刘备入川是什么时候(刘备入川是什么意思)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