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家庭教育不应该像学校教育那样,今天教什么(不输给家庭教育),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家庭教育不应该像学校教育那样,今天教什么(不输给家庭教育)。

网上有很多关于不需要家庭教育是为什么,是对孩子放手而不撒手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不需要家庭教育是为什么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不需要家庭教育是为什么

不需要家庭教育是为什么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这句话相信父母们都不陌生。

但它常被人曲解成:“放养孩子,顺其自然”,或者是“只要孩子快乐就好”。

然而,孩子终究是孩子,教育并非儿戏。

如果家长以孩子的心态为标准,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说: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放手而不撒手。

如何掌握教育孩子的“度”,做到真正的放手又不撒手,是每位家长都值得思考的命题。

1

你是“直升机父母”

还是“甩手掌柜”?

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

一类是“直升机父母”,另一类则是“甩手掌柜”。

这两类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孩子成长,难以养出优秀的人才。

“直升机父母”折断孩子的翅膀

“直升机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提供保护和帮助,时刻准备着挺身而出为孩子解决麻烦,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慢。

所以他就想了一个自以为聪明绝顶的方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回到家后,他高兴地对家人说:“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

他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看,发现禾苗全都枯死了。

这是我们熟知的“揠苗助长”的故事,用来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然而现实生活中,“直升机父母”却忘记了这个故事的教训,总是用“揠苗助长”的方式养育孩子。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不断犯错、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

如果家长的过度干预、全方面包办,相当于折断了孩子的翅膀,让他难以自由飞翔。

“直升机父母”不是当父母的终极目标,把孩子培养成“直升机”才是最能耐的父母。

因为孩子们自己有“翅膀”,我们只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去飞翔,而不是成为孩子的翅膀。

“甩手掌柜”容易养出歪脖树

“甩手掌柜”式的家庭教育是另一个极端。

他们对孩子放任自流,认为教育主要是学校的任务,家长只需做两件事情,一是配合,二是出钱。

其实,任何时候,家长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教育二字,包含“教”和“育”,老师是传道受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

教育界有一个著名的公式:“5+2=0”,说的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5”代表学生在学校接受学校教育的5天时间;

“2”代表学生周末在家接受教育的2天时间;

“0”代表教育效果。

很多老师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辛辛苦苦教育了5天,却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的两天。”

家长既然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应该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

孩子就像一株幼苗,如果父母不去修剪枝丫,他很可能中途夭折或长成一棵歪脖树。

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2

有些责任,家长不能撒手

养育生命、将孩子培养成人,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为重要和艰巨的工作。

家长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性,给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

另一方面也要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和本分,绝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坚决不能撒手的,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阅读、运动、终生学习的习惯养成,会对孩子一生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爱好阅读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是一种丰富知识以及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

阅读不仅能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而且能增强人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能让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

坚持运动

运动,不仅让孩子身体强壮,培养运动中的团队合作意识、规则意识等,还能塑造人的坚毅品格,是其他学科学习和活动不能替代的。

最好能引导孩子练就一两项能伴随终身的体育特长或技能。

父亲在运动方面有先天优势,应该发挥更大作用,多培养孩子对体育的热爱。

终生学习

很多人进入职场后,就停止了学习,仿佛前面16年的学习生涯已经足够能用一辈子。

但学习不该是一个阶段的事,而是贯穿一生的事。

想让孩子从小好好学习,不用父母操心,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看到父母每天都在学习。

可以为了研究一个模型花费1天的休闲时间学习,也可以为了弄懂一个专业知识点看遍所有相关的书籍。

这种执着研究、坚持学习的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会他哪怕遇到难题,也别轻易放弃。

哪怕是周末休假,学习也不该是个可以停止的事。

3

有些事情,家长要适当放手

不少家长也明白对孩子的爱要有界限,但在实际生活中总是容易过度关注孩子,“关心则乱”,最后变成控制,使孩子丧失成长的空间和自主性。

“放手”的原则是:

在每一件具体事务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导;

不要太有痕迹,尽量无痕;

不要怀疑,要相信;

不要插手,要接纳。

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父母应该让孩子做一切他喜欢做的事。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成为拥有独立思想的人,并有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之路。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克服自己的控制欲,学会有智慧地适当放手。

调整心态,独立思考比100分更重要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让孩子满腹诗书,不如教会孩子如何思考。

很多在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一发现错误就立马纠正,其实这样是不对。

父母替孩子解决问题,实质是在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指引孩子自己去检查问题、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说,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深以为然。

从小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遇事不怕事,会处理事。

杜绝包办,孩子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学会自理,有能力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妥当,是每个孩子成人前的必经之路。

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

比如自己收拾书包、自己衣服自己整理好,找不到玩具的时候家长不要轻易帮他寻找,可以借此机会让孩子明白做事的条理性。

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定闹钟,选择起床的时间,起床时间晚的话要孩子自己承担迟到的后果。

偶尔示弱,给孩子主动表现的机会

《爸爸去哪儿》中,安吉在照顾弟弟那一集中的表现圈粉无数,懂事的安吉喂弟弟吃饭,给弟弟穿鞋,种种细节表现出小小男子汉的担当。

后来采访妈妈胡可时,她提到自己常常向孩子撒娇,寻求孩子的关心和帮助。

正是这一点,让安吉有照顾别人、成为“小大人”得到历练的机会,通过这样的过程增强了责任感,而不是永远充当着被保护的角色。

家长平时要多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让孩子有“长大的感觉”。比如购物时帮妈妈拿一些东西,比如让孩子独立照顾一盆植物……

哪怕做得不能么好,也要让他体会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父母不可能替孩子去过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们不要把孩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因为只有经过雨水的洗刷和阳光的照射,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又艰巨的过程。

做智慧家长不是一件易事,既要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又要把握好亲子关系界限。

不能撒手的地方绝不撒手,应该放手的地方舍得放手。

正如纪伯伦在《致孩子》这首诗歌中说:

“父母是弓,孩子是箭,父母应当学会适当放手。

但是在放手之前,父母还应该让孩子培养自己的判断力,这箭才不会射偏。”

与大家共勉。

News

隆成义记忆学

关注隆成义记忆学

让孩子每天学习一小点,

成长进步一大点。

以上就是关于不需要家庭教育是为什么,是对孩子放手而不撒手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不需要家庭教育是为什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多家庭教育不应该像学校教育那样,今天教什么(不输给家庭教育)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