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三杰张良简介(张良是汉初著名的什么)
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汉朝三杰张良简介(张良是汉初著名的什么),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汉朝三杰张良简介(张良是汉初著名的什么)。
网友提问:
汉初三杰,张良凭什么位列其中。有什么功劳吗?
优质回答:
简单一点这样评价,汉初三杰之中萧何是刘邦的合伙人,韩信不过是个打工仔。而张良的身份却十分特殊,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其的介绍,张良是帝王之师,这一说法十分妥帖,我也深表认同。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其祖辈世代在韩国为相,张良年轻时是一个豪侠人物,他曾在博浪沙阻击秦始皇,这个时候的张良不过有一腔热血的匹夫之勇。刺杀行动失败后,张良及时总结经验,隐姓埋名,静观时变,学习谋划之术,投身于反秦的社会运动之中,成长为一个深沉明智能随机应变的人物。
张良善于择主,一生忠心耿耿为刘邦谋划,具体所立功劳如下:
一、策划了鸿门宴的整个剧本,替沛公刘邦解鸿门宴之危;
二、举荐了韩信、彭越、英布三雄,以助刘邦剿灭项羽;
三、阻止刘邦立六国之后为王;
四、支持刘敬的建议,促成了刘邦迁都长安;
五、劝太子迎接商山四皓以固国本,彻底打消刘邦废长立幼的念头,巩固了大汉的江山;
六、传授刘邦《太公兵法》,因刘邦深解其意,遂跟随刘邦终身不悔;
七、劝刘邦烧毁栈道,麻痹项羽;
八、面对韩信的要挟和坐地起价,要刘邦舍弃眼前之利,封韩信为齐王,共同对付项羽;
九、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规劝刘邦搬出咸阳宫,还军霸上。
张良的智、仁、勇,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张良因为体弱多病,所以从来没有独自带兵作战,它只是作为一个出谋划策的人,每时每刻跟在刘邦身边。刘邦的很多决定,皆出自张良之谋,刘邦是张良最满意的弟子,也是唯一的弟子,张良最大的功劳就是他是一个典型的“王者师”。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其他网友回答
刘邦对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评价极高,在刘邦的眼里,他们是人杰,是开国功臣,因此曾由衷感叹说: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有人说,韩信战必胜攻必取,萧何是刘邦后勤大总管,功劳苦劳无数。年轻时候的张良是有抱负的小青年,事迹很多,但跟了刘邦之后,好像就没什么记载了,他凭什么功劳当上汉初三杰的?
其实,刘邦在对三杰的评论中,已经将张良的功劳高度概括了:“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那么,张良跟了刘邦,具体有哪些功劳呢?
在楚汉战争和刘邦称帝过程中,张良至少立有八大功劳:
1、智取峣关。取峣关是进入关中的关键一战,入关时刘邦只有数万军队,如果峣关激战,不但难难入,即便入了,也难在关中取得全胜,于是张良建议用金钱收买峣关守将,得以用最少的损失夺取峣关,顺利进入关中。
2、约法三章。如果刘邦没有退出秦宫,还军霸上,刘邦不可能建立汉朝,是张良,在刘邦醉生梦死时把他拉出了秦宫,并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才取得了民意,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利用项伯。张良救过项伯,所以项羽要进攻刘邦时,项伯给张良报信,张良借机让项伯在项羽面前为刘邦开脱,为鸿门宴平安度过打下基础。
4、解除鸿门宴危机。鸿门宴上,刘邦虽是首领,但居中指挥却是张良,尤其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时,让樊哙进去,化解危机,又让刘邦假装上厕所逃跑,真是妙计迭出。
5、制止刘邦封六国后代。刘邦听从郦食其的建议,要封六国的后人为国君共同对付项羽,张良及时制止,因为如果项羽不灭,再封多少人,都只会屈服于项羽,你的事业将前功尽弃。
6、劝封韩信。韩信打下北方后,要刘邦封自己假齐王,刘邦正与项羽打得你死我活,对韩信提此要求很生气,要派兵攻韩信,张良制止,让刘邦封韩信真齐王,让韩信最终没有反叛。
7、建议追杀项羽。刘邦同项羽在鸿沟议和以后,项羽撤了,刘邦也准备撤,张良建议赶紧追杀项羽。
8、建议合围垓下。刘邦当时只有20万军队,吃不下项羽的10万兵马,是张良建议增加韩信彭越的封地,让这两支劲旅加入,才最终灭亡了项羽。
张良的八大功劳,不但让刘邦打败了项羽,而且帮助刘邦建立了一个帝国,所以张良的功劳,丝毫不亚于韩信、萧何。而三杰之中,张良还排第一,可见在刘邦的心目中,三杰中功劳最大的,非张良莫属。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张良、萧何、韩信是撑起刘邦取得天下事业的三根巨柱,号称汉初三杰。张良运筹帷幄,出谋划策,是刘邦事业的战略规划大师。鸿门宴施计成功逃脱,火烧栈道以绝后路麻痹项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引发楚汉之争,楚河汉界平分天下,围困垓下四面楚歌问鼎中原。没有张良,刘邦能不能取得天下一说,至少取得天下要晚好几年,张良跟对了人,刘邦用对了人。
其他网友回答
喜欢历史的老夫子回答您的问题。
汉初三杰,张良位列其一。既然历史承认张良的地位,必然有其独到的地方。太史公的《史记》为此将张良列为世家专表其功德,自然也是张良应得的褒奖。且不说张良锤杀秦始皇失败逃跑,也不说得黄石公赠其《太公兵法》之传奇,就单说张良追随刘邦之后的种种作为,就足以证明张良无愧于贤臣良相之名。
先是项羽鸿门宴救刘邦脱险,再就是后来多次纠正刘邦的错误决定,不至于让汉室江山受到伤害。这点,刘邦对张良的建议基本是完全采纳。由于张良体弱多病,不能像萧何、陈平一样临阵前线指挥作战。但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却是“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由此可见,张良胸中韬略绝不是一般人可比的。要说对汉室的功劳,就凭刘邦这句话,足以证明张良在刘邦心中的位置,这是张良用自己的才能赢得了皇帝的高度认可。
再说张良对惠帝继位的贡献。汉初四老是刘邦梦寐以求的高人隐士,一直求之不得。在刘邦欲废太子之际,张良献策吕后,将四老聚拢在太子身边以表明太子贤德。刘邦惊异之下,无奈与戚夫人表明态势,如意终究没有代替刘盈成为太子继位皇位。从这些看似简单但却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张良的智慧是刘盈继位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从侧面证明,张良配得上汉初三杰的身份及地位。
以上老夫子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说起张良,人们大都知道他年轻时曾雇大力士暗杀秦始皇,曾给白胡子老头穿过鞋子,也知道他曾给吕后出主意,请来了商山四皓,保住了汉惠帝的太子之位,甚至还知道,汉惠帝死后,吕太后假装哭没眼泪,张良的小儿子因此判断老婆子要大开杀戒了。这些边边角角的传闻,足以说明张良是个有故事、有智慧的人,但是若说到他在刘邦建立汉朝这个大事业中具体有过些什么贡献,有许多人是不甚明了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这是因为,楚汉相争之际,英雄辈出,战事频繁,精彩纷呈,人们的关注点往往放在台前的韩信、郦食其等人身上,至于那些身居幕后的人,很少会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要回答张良在建立汉朝时有什么功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问问当事人汉高祖刘邦先生,汉五年,关于“功劳”这个话题,汉高祖曾经有过两句非常著名的言论。
汉高祖说:“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汉高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结合以上这两句话,对比一下汉初三杰的始末,我们可以隐隐约约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在汉高祖心里,萧何是个得力的人,韩信是只能干的狗。那么,同样,在汉高祖心里,张良又是什么呢?我想,应该就是他的大脑吧。
关于张良的功劳,下面我们谈些具体的事情。
一,一见如故,言听计从:在留。良欲往从景驹,道遇沛公。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二,计平宛峣,先入关中:沛公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沛公欲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愿沛公使人先行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啗秦将。”秦将果畔,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如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三,谏毋安乐,沛公正容:沛公入秦宫,意欲留居之。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沛公乃还军霸上。
四,陪宴鸿门,巧全沛公: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沛公大惊,曰:“为将奈何?”良曰:“沛公诚欲倍项羽邪?”沛公曰:“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卻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奈何?”良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范增起,出召项庄,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五,使请汉中,正汉王名。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
六,明烧栈道,以示不争:汉王之国,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行,烧绝栈道。良说项王曰:“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七,定策破楚,用韩黥彭: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八,借箸代筹,叫停分封:汉三年,项羽急围汉王,汉王恐忧。郦食其曰:“复立六国,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良曰:“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後,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 汉王辍食吐哺,令趣销印。
九,请立韩信,顺手人情:汉四年,韩信破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汉王怒。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十,灭楚之际,计召韩彭:汉五年,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汉王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并力击楚。
也正是因为以上这些事情,所以在汉六年正月封功臣之时,汉高祖说:“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张良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于是封张良为留侯。
张良先世世为韩相,他最初也是图谋复韩相韩,处处为韩设想的。一开始,在刘邦身边,他可以看做是客卿的身份,那时帮刘邦,一方面是因为刘邦确实是个人物,让他心里折服,另一方面主要其实是不想看到项羽一家独大,他要用战国的思维搞平衡外交。直到项羽杀掉韩王成之后,他的复韩相韩的梦想破碎,才算是真正能站在刘邦的立场上出谋划策。到后来郦食其说要复立六国的后代,他已经一心一意为刘邦服务了,一点儿也没有那种故国即将恢复的欣喜雀跃之情,而是直接指出果真如此“陛下事去矣”!刘邦当然也看到了张良的这种变化,因此在封赏功臣之际,才让他“自择齐三万户”,三万户是个非常大的数字,古时封侯上万户已经不得了了,即使是名列功臣第一的萧何,后来又续封了一次,前后两次加起来,也不过刚刚万户而已。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三杰的功劳与结局:张良是规划大师,相当于汉高祖的头脑,他是在大方向上给筹划,指出完美的方针路线,汉高祖对他自始至终是尊敬的;萧何是操盘手,相当于汉高祖的手脚,有了大方向,他是个很好的执行者,汉高祖对他基本上是信任的;韩信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相当于汉高祖手中的一柄利剑,指哪打哪,一旦他不想只当一个工具了,就变成了汉高祖心里的一根刺,他死后,汉高祖也只不过是“且喜且怜之”。
综上所述,张良之功不是在阵前战斗,而是在幕后参谋。但是,万事“谋定而后动”,谋对了,功就不朽了。
更多汉朝三杰张良简介(张良是汉初著名的什么)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