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防的认识 国防历史启示是什么作文(对国防的认识 国防历史启示是什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对国防的认识 国防历史启示是什么作文(对国防的认识 国防历史启示是什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

是国防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和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科学、教育等活动。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考察国防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研究当代中国国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中国国防的历史

“国不防则立,民不兵则不安”。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安全的产物,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荣辱兴衰。

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史。它的国防有繁荣昌盛、团结各民族、震动欧亚的荣耀。也有积贫积弱,山河破碎,没有国防的悲惨局面。

中国的国防建设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

(一)中国古代国防

中国古代的国防,从第一个奴隶制国王夏朝建立开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末期(鸦片战争前)。历时五千年左右,其间经历了二十多个朝代的兴衰,国防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

1.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建设

军事制度建设,广义上是指古代的军事制度(武装力量制度),主要包括军队的编制、领导制度和兵役制度,是国防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据史料记载,原始社会没有军队。夏朝出现了由少数不参加生产劳动的贵族上层人士组成的卫队,充当锦衣卫。一旦战争爆发,就临时招募平民组成军队。

贵族卫队是军队的核心和骨干,是国家军队的最初形态,也是后来国家常备军的雏形。

到了商朝,国家军队在王师有了固定的编制和三个师的数量。

商代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的建制也趋于成熟。

常备军出现在西周。

春秋时期,随着战车数量的增加,出现了军队的编制,多为左、中、右军或上、中、下军,每军约有200辆战车。

秦统一中国后,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国家有了统一的军队,形成了由都城兵、郡兵、边兵组成的武装力量体系。

汉秦体系和三军体系基本遵循三种基本类型: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

从军事领导体制来看,奴隶社会“被皇帝征服”,军队由国王直接指挥。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侯王将军分职,将军领兵的局面。

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掌管军事的太尉。

隋朝设兵部,宋朝设枢密院,清朝设兵部,负责皇帝调兵遣将。

2.中国古代边海防工程建设

边防和海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

古代中国的边防建设主要是构筑防御工程体系,实行定边政策。

比如长城,是中国古代各民族在内部纷争中逐步修建的庞大边防工程。

它是以城墙为主体,以城垛、壕沟、壕沟等工程设施构筑的连续的防线体系

直到明朝中叶以后,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在沿海地区修建了水城,编练了军队,才彻底平定了日本侵略者,巩固了海防。

清初,在明代卫所制度的基础上,逐渐建成堡式的海防体系。

比如岛屿要塞:长山群岛、舟山群岛等。海口要塞:虎门、温州、吴淞口、大沽口等。沿海要塞:福州、厦门、烟台、威海、旅顺、大连等。蒋芳要塞:江阴、江宁(南京)等。

而且还有江河水师和近海水师。

还有天津的满蒙八旗水师营(相当于海军基地)。

3.中国古代国防政策和理论。

战争是国家大事,也是最现实的国防问题。

这说明整个国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关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古代军事家认为,战争的胜负是双方在人力、财力、物力、军力、神性等方面的较量。

要取得战争的胜利,维护国家的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操练士兵,任用优秀的将领,严守法纪。

军民结合的国防政策。

兵农结合作为一种政治军事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的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就没有严格的军民之分。当时人口少,生产力低,部落民族和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国家打仗,大家都去打仗,所有的人都是兵。不打仗的时候,是为了人民,但还是为了庄稼。

汉代实行屯田,屯田有民用和军用两种。

军屯是直接以农放兵的方式,民屯也有镇守边境的成分。

汉武帝元年,在尚军、朔方、西河、河西开官,派六十万人守田。

从汉代到清朝中叶,这种垦荒边防一直没有间断过。

强兵想到了富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就提出“强军之要,先富国”。

根据当时中国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的事实,进一步提出了“富国先重农”的思想。

管仲说,“.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兵强则胜,胜者广。”

他还说:“军人的根在田宅。”

在近代,郑认为:“要想控制西方人以求自强,没有比振兴商业更好的办法了”。

4.国防教育

中国是一个有国防教育传统的国家。

文学家苏轼写下《教战守》一文,力劝天下百姓进行教战,“使文人尊尚武勇,讲解兵法;庶人做官,教行军之道;民部窃名,赐刺之术。”

该战略所涉及的教与战的对象和内容也体现了作者所期望的国防教育的组织形式。

(2)中国近代和现代国防

从1840年到1949年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中国被外国列强侵略、民族受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列强侵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史。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

虽然生产力落后,但在国防方面还是巩固的。

16世纪,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被中国军队赶出了中国。

17世纪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省。

17世纪中期,沙俄占领了中国东北的jaxa等地,并建城。

清政府寻求和平解决争端

相反,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热武器取代了冷武器。陆军官兵大量使用发射弹丸的枪支,“线”式散兵战术被广泛运用于作战方式,大大增加了作战能力。

外国资产阶级在其强大的国防力量的支持下,在国外扩大市场。除了向中国出口一般商品外,他们甚至无视中国的王权,在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有人用四句话概括了当时的情况:全国一片硝烟弥漫;一瞬间的烟,需要几十天;没有斗志,士兵就打不起来;国库空虚,百姓苦不堪言。

1921年,中国革命根据地成立,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斗争开始了新的阶段。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自觉的姿态走上历史舞台。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gcdzg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开始。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暴露了其首先占领中国东北,然后毁灭全中国的狂妄野心。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国民党政府坚持“先守内,后打外”的反动政策,采取妥协投降的“不抵抗”。在继续包围红军的同时,先后与日本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淞沪停战协定》”等。这使日本侵略者一步步侵入我国。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有亡国的严重危险。

Gcdzg一直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号召全国人民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积极倡导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不怕牺牲,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依靠暂时的军事优势,企图夺取抗战成果,使中国仍然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悍然发动内战。

在广州军区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伟大的解放战争。

经过三年多的英勇战斗,国民党反动政府被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华民族100多年的国防屈辱历史结束,中国国防史上的新篇章开始被书写。

(3)中国当代国防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的国防日益强大,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原始期

在这一阶段(1949年底至1953年),对内惩治土匪,对外抵御强敌入侵,国防建设主要完成了三项任务:

解放了全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广西战役、西南战役、海南岛战役等战斗。同时进军新疆、西藏,以作战、和平解决的方式解放了台湾省、金门和少数沿海地区。

海岛以外的所有陆地。

国民党军队在大陆的残余被消灭了,土匪也被消灭了。

建立了驻军,加强了海岸警卫队。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艰苦战斗,中朝两军消灭了一百零九万敌军,迫使美帝国主义签署停战协定。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军事和民族威望。

适应新形势和战争的要求,逐步完成了从单一军队向诸军兵种全面建设的转变,为我军走向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2.综合施工队

在这一总方针的指导下,国防建设主要完成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先后裁减军队编制:恢复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的领导体制,明确了大军区、省军区、军分区三级体制。

军事科学院和国防科工委成立。

在体制上,实行了义务兵役制、干部工资制、军衔制度等几项重大改革,颁布了各种条例,使我军实现了装备、编制、训练、制度、纪律的统一,实现了规范化转型,使我国国防建设有了新的起点。

二是根据现代战争的要求,加强了各军兵种的综合训练。

1955年11月,我军在辽东举行了史无前例的军事演习,随后又在山东半岛、上海等地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标志着我军合成训练迈上了新台阶。

第三,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

1958年,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对敌斗争中,占领台湾省的国民党军队“反攻大陆”的梦想破灭了。1959年9月至1962年3月,平息西藏武装叛乱战役完成;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完成,歼敌近9000人,捍卫了祖国领土。

第四,国防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体系。

建国十周年前后,中国国防工业不仅完善了领导机构,建立了一系列生产常规武器的工厂,基本满足了师以下部队的需要,还建立了一大批国防科研机构,尖端技术研究取得进展,大大缩短了与当时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3.曲折发展阶段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1966年5月-1976年10月),中国的国防建设在挫折中前进。

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同其他工作一样,遭受了挫折和破坏。

鉴于md bl、四人帮破坏军队建筑的阴谋,郑重指出“把长城还给我!”从而保持军队的稳定。

成立了一支新的部队——第二炮兵(即战略火箭军)。

加强了战场建设、大中城市民防建设、国家战略大后方建设(又称“大三线”)和地区战略大后方建设(又称“小三线”)。

这一阶段,我军圆满完成了珍宝岛(1969年)、西沙群岛(1974年)和越南援越抗美战争(1965-1969年)的作战任务。

在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和参加抢险救灾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4.国防建设的新阶段

这一阶段(1978年12月至今),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战略性转变。

一是国防建设和军队工作从以“早打、大打、核战争”为主的战争状态转变为和平时期正常建设的轨道;第二,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建设;第三,从片面强调军队建设到全面增强综合国力;四是从主要应对全面战争转变为着眼于打赢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军队精简重组,体制改革。

1985年,中央决定裁军100万元。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这个巨大的任务完成了。

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

通过精简整编,我军的编制趋向合理、精干、综合,适应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中国的国防动员体制不仅自上而下地建立了人民武装的领导机构,而且实行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体制,这对完善国防后备力量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两弹一星”(即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

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有限的核反击武器库,射程从几百公里到一万多公里,既可以固定,也可以机动。

同时配有配套的战斗、防护工程和各种设施,使其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得益于先进可靠的制导技术,可以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随时对入侵者进行毁灭性打击。

二、中国国防史的启示

中国几千年的国防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为民族、为反对侵略而战,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不可欺、不可战胜的。

在现阶段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国防的过程中,历史仍然给了我们重要而有意义的启示:

(1)强大国防的基础是强大的经济实力。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军事思想家就提出了“富国强兵”的重要思想。

从秦朝到清朝,这种思想在各个朝代的前期都有实施。统治者往往通过一系列改革和政治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所以秦有统一六国的大业,唐有贞观之治,清有康乾盛世。这些都是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的结果。

相反,各个朝代的衰落和更替,最终大多是政治腐败和经济落后造成的。

在这一点上,现代国防与古代国防有很大的共性,所以dp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战略方针。经过20多年的实践,这一高瞻远瞩战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2)政治繁荣是巩固国防的基础。

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得民心,政治上要繁荣。

历史上所有的盛世王朝,除了大力发展经济之外,大多都是修身养性,采取比较开明的治国政策。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但秦末政治腐败,专制暴政,终于激起了农民起义。

(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军民团结是强大国防的保证和关键。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军民团结,是一个国家自强不息的根本,是国防实力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筑起真正的钢铁国防长城,才能震慑任何侵略者。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军区司令部牢牢把握这一战略,自由地发动人民战争,与全国军民一道,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

总之,中国的国防史是一部史诗般的历史,教训和启示,永远值得铭记。

更多对国防的认识 国防历史启示是什么作文(对国防的认识 国防历史启示是什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