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的第一任丈夫(宋美龄那一年结婚)
宋美龄的第一任丈夫(宋美龄那一年结婚),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宋美龄的第一任丈夫(宋美龄那一年结婚)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宋美龄:世纪婚礼背后的政治和爱情
宋美龄:世纪婚礼背后的政治和爱情
半个世纪前人们对第一家庭的评价总是截然相反:有人认为他们只是权力和金钱的结合体,有人认为他们拥有真正的爱情。然而,朋友和敌人都承认,在他们半个世纪的婚姻中,他们的结合改变了彼此,甚至影响了中国的变化。
半个世纪前人们对第一家庭的评价总是截然相反:有人认为他们只是权力和金钱的结合体,有人认为他们拥有真正的爱情。然而,朋友和敌人都承认,在他们半个世纪的婚姻中,他们的结合改变了彼此,甚至影响了中国的变化。
1927年12月1日,宋美龄结婚了。
这是一场花枝招展的婚礼,也是一场注定未来会被过度解读的婚礼。055-79000宣布蒋介石娶了孙夫人的妹妹,还说有个英国裁缝在给蒋介石做衣服。
给宋谷三小姐一个漂亮的婚礼。在蒋介石访日向宋母亲求婚之际,1927年9月28日、29日、30日,在沪《纽约时报》,连续三天刊登题为《布告》的单条声明,称:“有妻,已离;陈二珍,没有合同。”
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正式结婚,新郎40岁,新娘30岁。婚礼首先以基督教的方式在宋家举行,见证人是中华全国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余日章。后来在上海大华酒店举行了传统婚礼,证婚人是国民政府学院院长蔡元培。
上海英文报纸《申报》详细描述了宋美龄的婚纱。“新娘穿着漂亮的银色旗袍,白色乔其纱上别着一枝橙花,轻轻地披在身上。看起来很迷人。在她美丽的采花面纱上,戴着一个橙色花蕾做成的小花冠。一条饰有银线的白色缎子裙子从她的肩上垂下,配上飘逸的轻纱。她穿着银色的鞋子和丝袜,手里拿着一束粉红色的麝香康乃馨和绑着白色和银色丝带的棕榈叶。”
在新的婚礼现场,舞台上有一幅孙中山的画像,侧面是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中间挂着“福”和“寿”两个字。婚礼由白俄罗斯管弦乐队演奏。当蒋介石和进入体育场时,蒋介石穿着西式礼服,宋穿着白色长裙。新人向孙中山像和来宾三鞠躬。
当时有消息称婚礼费用为30万人民币。据当时上海《字林西报》的采访总监金雄柏介绍,戈登路上的大华酒店是上海最豪华的西式酒店。当时米价还是每份3元的时候,大华酒店一盘牛排就拿了4元的价格。李宗仁回忆起当时的亲眼所见:我和妻子乘车到蒋先生夫妇住处迎接,照例说了几句喜庆吉祥的话,只见客厅里摆满了各路送来的丰厚礼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当时负责姜婚姻财务的奉化人孙说:婚礼办得热闹隆重,礼金大大超过了婚礼费用。
然而,在婚礼前,宋江宣布,婚礼所得的钱将用于慈善事业,并将建立荣军院,以照顾北伐中受伤的士兵。
蒋介石当天在报纸上发表《时报》。文章说:“今天和最心爱的美玲结婚,是我一生中最光荣、最幸福的日子之一。”他深信,如果生活中没有幸福的婚姻,一切都没有意义,所以革命应该从家庭开始。最后,今天结婚是建立他们革命事业的基础。
然而,江的言论引起了当时充满舆论的《张季鸾》的强烈不满。张乃在《大公报》上写了一篇文章,谈到《我们的今日》。文章痛斥蒋介石:自己的爱情怎么样,跟“革命”有什么关系?
然而,如此精辟的评论,却被当时正在为新娘而倾倒的蒋介石完全忽略了。“从礼堂里出来,我就看到了我的妻子姗姗,像雾里的仙女,美丽又漂亮,像一个下凡的仙女,走在云上。这辈子从未发生过的爱,而现在,我不知道我把它丢在哪里了……”在结婚那天,姜的日记表现出了文学上的极度抒情,这对于一向严谨古板的姜来说是极为难得的。对于结过三次婚的蒋介石来说,这件事的新奇之处在于新娘的独特性。
据《大公报》作者、东华大学教授陈考证,“我是12月1日结婚的。结果12月2日一整天他都没从新房出来。挺有意思的。他甚至在日记中写道:没有什么比知道结婚的甜蜜更好的了。”
“我的机会很好”
根据多位蒋介石、孙中山研究专家的记载和国内外多部传记,确认宋江第一次见面是在上海,宋子文在上海莫里哀路孙中山家中举办社区基督教晚会,蒋介石第一次见到宋美龄。美丽大方,谈吐出众,风姿绰约,给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姜还是决定追求这个留美归来的“新女性”。1922年或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后,蒋介石亲自支持她。后来宋美龄应孙中山、宋庆龄之邀来穗游玩,江遂开始追求宋美龄。
从1917年到1927年,上海交际花宋美龄回国后做了十年的伴娘。尽管她和刘纪文订婚了,宋美龄还没有下定决心。宋两个姐姐的婚姻和美国教育的影响足以满足美玲对未来丈夫的期望。
直到蒋介石的出现,宋小妹的婚姻之路才有了转机。
从宋氏兄弟姐妹谈论此事的记录中可以看出,蒋介石向三小姐求婚,宋家开家庭会议讨论美玲是否应该嫁给蒋总司令。宋母倪太太不赞成这门亲事。她的理由是姜不信耶稣基督,而且已婚。宋朝的另外两个对手是庆龄和文子。庆龄认为蒋已婚,而掌管国民党财权的与蒋有摩擦。他们不喜欢蒋介石。然而,宋蔼龄积极提倡婚姻。她推动舆论,坚信江的前途不可限量。
这场婚姻从头到尾都有两个人的互动,有各自阵营的认可和推动,但主动权在未婚的宋美龄手里。据的秘书张子歌所著《蒋介石之人生观》一书记载,张曾当面辟谣,询问婚姻的真相。宋美龄说,“这场婚姻从头到尾都是我自己的决定。跟姐姐有什么关系?至于我和蒋介石结婚是为了走英美路线,那真是天大的笑话……”
宋美龄为什么选择蒋介石?
1934年,蒋宋结婚后的第七年,是七年之痒的关键时期。在一篇写给美国杂志的文章中,宋美龄部分透露了她隐藏的野心和她的婚姻选择。她说:“回顾我几年的婚姻生活,我与宗教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极其热情爱国,即渴望为我的国家做点什么。我的机会很好。我和老公合作,为国家做贡献并不难。”
她无意中泄露了她的秘密。嫁给蒋介石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最能满足现代女性改变社会的需求。
梅之前描述过自己的困境。“我觉得生命在历史的洪流中渺小如沧海一粟。有时候我对自己说:“如果国家真的强大统一了,我们会怎么样?世界真的没有尽头吗?一个国家到了繁荣的极致,必然衰落!”她很隐晦地加了一句话,说:“我从来没有对我丈夫说过这些话。"
在一个混乱而复杂的世界里,一个接受过美国贵族教育的女人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当时,宋美龄不仅期望过上美国式的上流社会生活,还希望做一个现代女性,在社会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就连旁观者也对这一点视而不见。美国周刊《蒋宋情与爱》在报道宋江的婚礼时,专门分析了此时的宋三小姐,说“第三位宋美龄小姐,1915年威尔士学院毕业生。她的弟弟宋子文是汉口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她与汉口国民政府的地位相同。她很迷人,聪明,用词严谨。观察家们知道她的民族主义热情,猜测她上周与蒋介石的婚姻可能会使他不再退休,而是重新获得国民党军事力量的指挥权。”
蒋与宋的联姻被认为是政治联姻的必然。蒋通过接洽连接江浙财团,遥控其羽翼未丰的黄埔系。他的军事和金融实力足以让那些当权者侧目。
在两人握手的那一刻,一个民国史上的黄金搭档诞生了。
美国周刊《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是这样评价这段婚姻的:只有一个家族的触角伸向了伟大的中国第一任总统,这一代的征服者,身居高位的财政部长,中国先贤的第75代孙。
当时的另一家报纸在标题上做了一个双关语:中美合作。
“改造”蒋介石
“来中国旅游的人脑子里总会保留两种中国女人的画面。一个是当她们第一次进入中国港口时,许多妇女以船为家。他们精力充沛、挥汗如雨地驾着小船,做着我们称之为“划桨”的工作;另一种是登陆后看到的现代女性。他们彬彬有礼,彬彬有礼。她们不仅打扮得漂漂亮亮,在社交场合也能应付自如,让房子充满光彩。生活在我国的外地人有他们现实的想法。她们见证了中国女性挣脱了旧习惯的严酷羁绊,不仅从家庭的牢笼中走出来,还带着自己的才能和勇气进入了以前只有男性才能进入的职业和经济领域。”
在宋美龄的一篇文章中,她清晰地表达了她对现代中国女性的清晰的自我描绘,或者说她自己。
嫁给蒋介石很久以后,宋美龄才正式出来工作。
这个宋家的小姐姐不是想做家庭主妇。她有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改造蒋介石。
信仰的转变首当其冲。“只要我尽力帮助丈夫的需求,就是我对国家最大的责任。我将引导我的丈夫进入我所知道的精神花园。”后来,宋美龄自己也断定,她最大的作用是指导蒋介石。
信仰佛、儒、三民主义的蒋介石要皈依基督教,并不容易。起初蒋介石为了和宋美龄结婚,答应宋穆学习《时代》,但直到1930年才开悟受洗。据记载,最终导致姜皈依基督教的因素是相当偶然的。姜在中原大战中被困开封附近,四面受敌。在彻底的失望中,蒋介石跪下来请求上帝的救赎,并决心在得救后立即信基督为主。之后大雪纷飞,援军从南京赶来。侥幸脱险的姜认为自己的祈祷起了作用,于是改为受洗。
实用主义者蒋介石的信仰情结,与民众的神佛崇拜无异。尽管如此,宋美龄强迫他接受的宗教信仰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国人对他产生了好感,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使蒋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善。
生活方式和文明礼仪的转变一直持续到蒋介石去世。胡佛研究所出版的《蒋介石日记》中有大量关于宋美龄的记载,显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1930年12月4日,结婚三年后,江在日记中写道:“自从我懂事以来,每当我要出门时,我都舍不得抛弃我的母亲。16岁那年,我就要等着我妈狠狠教训我一顿,然后出门。二十多岁的时候是这样的。这一点,在我们的天性中,是无法突然改变的。三年来,谁要出门,心里都是平淡凄凉的,不愿意和老婆说再见。他还是一个爱妈妈的少年。玉成不知所以然。”失去童年的蒋介石是在母亲的管教下长大的。她的母亲以严厉著称,她很少受到女性的关心。她的日记充满了“恋母情结”,表现了真实的感情,从中也可以看出蒋氏夫妇婚后的感情。
他对宋美龄的“劝导”颇为赞赏,日记中写道,“三姐对盈无微不至的爱,为盈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却不能以智慧和德行勉励自己,真心惭愧做丈夫!”云:“三姐待我好,我却改不了我暴戾的习气,任性自曝,让她难堪。”这样的事情很多。
强烈反对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的宋庆龄,于1940年在香港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了一番公道话。她直言蒋介石和宋的婚姻,“一开始没有爱情,但我觉得他们现在有爱情了。美玲真心爱她,江也真心爱她。没有美玲,江会更惨。”
促进社会转型
除了“改造”蒋介石本人,宋美龄更热衷的另一项工作是社会改造。1933年夏,在庐山避暑时,一位传教士建议,南京政府要想得到外国政府的支持和贷款,就要使外国政府和在华外国人对蒋政权有个好印象。美国在推行“新政”,中国在改革社会福利方面也应该有“新政”。一分宋美龄转述给蒋介石。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举行的总理纪念周扩大会上发表《新生活运动要论》,宣布“新生活运动”开始。
后来“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在南昌成立,江孜任会长,7月1日改组为“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宋美龄是妇女委员会的主任,并成为新生活运动的实际推动者和倡导者。在全国各省、直辖市、县设有1333家分公司或分支机构。
“新生活运动”是改造全民生活,女性是家庭的中心。宋美龄强烈主张妇女是改变家庭生活的驱动力。她向全国妇女呼吁:“知识较高的妇女应该指导她们的邻居,如何管教孩子,如何处理家务,并教周围的妇女读书识字。”但她也承认:“不仅中国大部分女性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且大部分女性还过着几百年前的旧生活。”
宋美龄不遗余力地开展“新生活运动”(当时简称“新运动”)。她忙得不可开交,开会、写文章、宣传、演讲、督导、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但也满足了自己的成就感。最初的“新生活运动”除了整洁、干净两大中心任务外,还开展了识字、运动、守时、节约、禁烟、禁赌、取国货、植树造林、踏足、集体婚礼等30多项活动。这些健康文明的社会活动无疑对提高公民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新运动”如火如荼的1940年,宋美龄接连给重庆的“《时代》”写文章,集中而颇为醒目地展示了他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设想。在《妇女与家庭》一文中,宋美龄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的妇女“虽然她们只是在最近才确认了自己的地位,并证明了她们的价值是不可限量的
这位第一夫人显然宣扬了一种具有进步观念的新女权主义。宋美龄列举了妇女觉醒的两个原因:第一,因为新思潮在中国3354开始时比在西方国家更具革命性,如果可能的话,中国人会针对他们明显保守的心理迅速而有效地采纳它。
第二,由于中国的女性长期受到环境和习俗的约束和限制,她们学会了如何利用自己的才能和环境养成的柔顺大方的性格,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条件。
现实生活中的宋美龄和她所倡导的运动还是有差距的,她的知行并不统一。
曾任宋美龄秘书的张子歌在回忆录中记录了郭沫若在“新生活运动”中的发言。开头,郭称赞“蒋委员长倡导的新生活运动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它将促进我们民族从东亚病夫成为强者的决心……”最后,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简单朴素”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中国的皇帝身上广征广引。“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民国的第一夫人,江三三五四夫人,穿的是阴丹士林布做的旗袍和鞋子。这在当今世界各国元首夫人中是绝无仅有的。江夫人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从简单朴素做起,开展新生活运动……”
演讲结束后,宋美龄设宴招待郭沫若等人。饭后,宋美龄说:“郭老师,你今天的演讲很精彩。只是我不应该被当作材料。那太……嗯,太过分了……”郭沫若走后,陈集益对宋美龄说:“你不能要求郭沫若老师下台。”宋美龄:“嗯,有一点。”
宋美龄把推动“新生活运动”作为自己的政治事业,试图在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精神上“脱胎换骨”,不让西方人“看不起我们”。这场运动起初曾推动过国民生活的改变,但随着形式化、官僚化、表面化,并没有真正推动社会的变革,也无法根治基本的社会问题,最终在15年夭折。
著名的演讲
宋美龄作为主角的另一次亮相是1943年访美时制造的“东方旋风”。
45岁的宋美龄正值壮年。她出现在华盛顿国会山时,用优雅流利的南方口音向美国国会参众两院500多名议员发表演讲,讲述了4.5万中国人民如何在没有朋友援助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长达近6年。其目空一切的态度显示了中国政府的决心和努力,完全不像是来求援的人。
她柔弱的姿态与美国人对中国的想象不谋而合,但她铿锵的声音却显示出一个国家的尊严。美国国会的精英们被此感动,在她的演讲结束后,全体起立鼓掌。几年后,人们在回放这部电影纪录片时,会再次看到宋美龄不可阻挡的光芒。
那一刻,她确实代表了中国。
在她演讲的最后,美玲平淡地说:“基于五年半的经验,我,中国人民,相信公开地接受失败比卑鄙地接受失败更明智。”众议院会议厅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布鲁姆说:“江夫人优雅的演讲将世界形势揭示得淋漓尽致,她使用英语的流利和灵巧不仅使每一位听众都能理解其含义,而且与她持有相同的观点。在美国,从来没有一位外国客人像江夫人那样对美国人民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范登堡议员被宋美龄的演讲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江夫人在参议院的即席演讲是我参加国会17年来最好的一次演讲。预计国会将切实帮助中国,而不会只是开空头支票指责中国。"
这次演讲在美国四大广播网现场直播,估计有25万人收听。美国各大报纸刊登全文,在美国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055-79000评论道,“宋美龄是地球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这次演讲的成功使宋美龄收到了更多的邀请。她在美国各州做了许多演讲,所到之处都客满。唯一不和谐的声音来自胡适的日记。这位即将离任的驻美大使在3月2日出席了宋美龄的一场演讲,并在日记中记录道:“晚上约有2万人到麦迪逊广场听江夫人的演讲,有同情,也有热情。但是她的演讲真的走样了。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雄辩家胡适或许指出了宋言论的不足,但同时,他卸任时也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委屈。
可能是要求高吧。这时,宋美龄的“东方秀”足以打动美国人。
在宋美龄访美之前,中国政治传统中没有“第一夫人”软外交的先例。所以,当《圣经》周刊》的出版人卢斯此前劝说蒋介石说,美玲访美值40个师的时候,蒋介石还是半信半疑。然而,宋美龄访问一年后,援助中国的美国空军飞机就超过了500架,通过“驼峰”运入中国的援助物资达到了每月46600多吨。
1943年访美回国后,连《中央日报》都评论说,“她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无限的光荣声誉,使中国六年抗战和争取世界和平民主的光辉战绩在国际上更加突出,因而国际地位高。因此广泛开展对外援助,直接促成了中国的抗战和中国与盟国的相互了解。这些成就对抗战有不可估量的贡献。”
民国“统战部长”
“生活真的很简单,是我们把它变得如此混乱和复杂。”随后,宋美龄谈到他对政治生活的态度,用中国的旧画作比喻:每幅画只有一个主题,比如花画轴,其中只有一朵花是主体,其余的只是陪衬。
当决定成为蒋家的绿叶时,宋美龄尽了最大努力。多才多艺、善于交友的宋美龄无疑是蒋介石刚性统治下的民国时期最好的软化剂。她凭借个人风格,成为蒋介石内政外交的“统战部长”。
但这种个人魅力也是最容易失去信任的。这位没有头衔的“统战部长”可以凭借个人魅力赢得当时权贵、名人甚至大学生的青睐,但不足以挽回整个国民党的人心损失,庇护家人的负面作用也远远超出她的积极努力。
一手将宋美龄带上世界之巅的罗斯福夫妇最初对宋美龄很热情,但后来变成了厌恶。在罗斯福夫人的回忆录中,宋美龄说,“当谈到民主时,他真的不知道民主是什么”。民主在她口中几乎是“反共”、“抗日”的代名词。在一次白宫晚宴上,有人问宋美龄,“在你的国家将如何处理这件事?”罗斯福夫人回忆说,“她什么也没说,抬起她漂亮的小手,在喉咙里做了一个优雅的‘咔嚓’手势。”这种东方的优雅暴力真的很震撼。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对罗斯福夫妇的“爱恨情仇”作了生动的描述:“江夫人虽是罗斯福总统的客人,举止却像一位桀骜不驯的公主。”“听她的话,她好像是在舞台上装腔作势,假扮淑女。她看起来很有教养,但她的一举一动都是故意装出来的。”
从30岁开始,宋美龄就和蒋介石一起步入了中国的权力中心。在蒋介石统治中国的22年间,他以其特殊的交际能力和务实作风,不仅参加社会运动发表演讲,而且深入基层和战争一线。即使有作秀的痕迹,他仍然开创了一种极具特色的现代女性政治参与模式。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与蒋家的友好关系一直持续到1972年。这位与蒋家有过多次密切交往的总统在回忆录中写道:“蒋夫人的作用远不止丈夫的翻译。人们往往低估领导人妻子的历史和个人作用,因为他们的名气来自他们的婚姻。这种观点不仅忽视了领导夫人往往扮演的幕后角色,也低估了她们的品质和性格。我认为江夫人以她的智慧、口才和精神力量,足以成为一个重要的领袖。”
半个世纪前人们对第一家庭的评价总是截然相反:有人认为他们只是权力和金钱的结合体,有人认为他们拥有真正的爱情。然而,朋友和敌人都承认,在他们半个世纪的婚姻中,他们的结合改变了彼此,甚至影响了中国的变化。
本文原载于2011年6月《纽约时报》樊戈。
更多宋美龄的第一任丈夫(宋美龄那一年结婚)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