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就业推荐材料(村级就业方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学校就业推荐材料(村级就业方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农村学子就业方案范文 第一篇

一、活动主题

实施“两个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6至10月15日。

三、主办单位

区就业局

四、活动对象

(一)20xx届有就业创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二)毕业五年内,有就业创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五、活动内容

(一)开展实名登记

1、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印制宣传印刷品,区人力资源市场、区政务服务人社窗口、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要设立专门的创业服务窗口,制作服务座牌,广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责任单位:区就业局)

农村学子就业方案范文 第二篇

为贯彻落实《XX市工商系统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促进宜春经济赶超发展,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创业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畅通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渠道,改善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环境,紧紧围绕“发展、服务、稳定、和谐”这条主线,充分履行工商职能,坚持“非禁即准,非限即许”和“多设路标、少设障碍”的服务理念,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环境,促进个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享受“绿色通道”服务的对象

1、返乡农民工:凭外出务工所在地公安机关颁发的居住证和本人户籍所在地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本人外出务工的证明,享受“绿色通道”服务。

2、国家规定的六方面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复转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伤残人员、“两劳”释放人员,按原有的相关政策规定提供完备证明材料的,享受优惠服务。

三、优惠政策

1、对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返乡农民工,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外,即到即办,不受作息时间影响,优先受理,材料齐备的当场发照,并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省政府、省工商局的相关政策给予优惠。

2、对申办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允许其自行申报出资数额,申办一般性有限责任公司的允许注册资本降低至3万元人民币。

3、将办理筹建经营项目的优惠政策扩大到返乡农民工申办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范围,采取“三通”措施,即:材料齐备,符合法定形式,即时畅通;要件具备,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可以补正,适时变通;材料不具备,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及时沟通。

4、对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免收一切费用,对从事农副产品种植、养殖项目的允许试营业半年,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注册登记。允许具有较大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冠省名,由当地登记机关受理后报省工商局核准。

四、服务措施

1、开辟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绿色通道”专门服务窗口,市注册局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市、区局在注册窗口和基层分局的办证窗口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申办营业执照绿色通道”指示牌,明确专人办理相关注册登记工作。制作“XX市(各县、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受理农民工返乡创业申办营业执照联系卡”。

2、规范办结时限。对申请个体注册登记的,提供材料符合法定条件的,当场受理,当场发照。坚决杜绝在申请材料完备的情况下,服务人员拖延受理审核发照情况发生。

3、突出优先服务,急事急办的原则。对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的,由返乡农民工带回在外务工信息和生产经营技术,能起示范带动作用,需创办经济实体申请办照的,要主动和地方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及时沟通协调,了解服务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主动、高效的全程服务。

4、做到特事特办。关注边远地区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创业的需求,提供创业信息,提供政策法律法规的解读咨询,提供申报材料书写的具体指导和帮助,送照上门。

5、强化行政指导。采取信息公开、事务提醒、申办导示等方式提醒其限期办理和补齐相关文件,引导其快速申办工商登记事务,帮助其正确办理相关登记及确认服务。积极引导返乡创业人员树立地域优势意识、因地制宜创业意识、有序入市稳步发展意识,帮助其减少创业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建立返乡农民工登记办照信息资源库,尽最大可能的及时提供用工信息,帮助选准选好创业项目。

6、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对进入基地或工业园区兴办企业的农民工提供集中上门办照服务。

7、加强市场监管。重点实施“两查处一规范”,着力扫清返乡农民工创业障碍,即:加大对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为农民工进入市场创造公平的环境;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违法合同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欺骗和误导返乡农民工,牟取不义之财的恶劣行径。规范社会中介机构和劳动力市场的经营行为,清除不良就业引导,打击提供虚假就业的行为,让返乡农民工真正能够进入法律法规允许的行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做到思想、措施、责任到位。

(二)严格履行承诺,确保通道顺畅,按照“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并重、依法许可与提高效率并重、确保安全与降低门槛并重”的原则,积极稳妥地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方便快捷的登记注册服务。

(三)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做到少检查、多支持,少监管、多服务,少限制、多促进,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农村学子就业方案范文 第三篇

一、中国经济走势

1.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种压力影响:

第一种影响:受到欧美经济放缓影响。

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或到了拐点。

第三种影响:人口红利率的下降。

第四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2.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亚洲开发银行(ADB)20xx年XX月2日公布2013和2014年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料分别为和,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GDP增长估计,保8难以持续。

3.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近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俗称三驾马车)。

A、20xx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

B、20XX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

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其次,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等措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是大概率事件。

三、世界经济低迷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2014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有关统计,中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XX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四.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1、十二五期间的就业形势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依然用了严峻二字。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

2、近两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3、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4、大学生扎堆大城市

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

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

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我国中小企业太少,就业容量不大。

二、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三、人才供求信息不畅,造成职位浪费。

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

农村学子就业方案范文 第四篇

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为深入贯彻《xxx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吉发〔20xx〕1号),持续推进《关于做好当前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xx〕61号)、《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就业〔20xx〕104号)、《关于印发<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产〔20xx〕2号)的落实,扎实做好全省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六稳”“六保”总体要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相衔接,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把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农村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政策体系,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和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促进乡村宜居宜业、生产兴旺发达、农民富裕富足,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全面提高乡村公共就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镇、村人社基层平台服务功能和就业前哨作用,就业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全面提升农村就业信息化水平: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及就业基础数据全部纳入全省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据库,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

——全面提高农民工技能就业能力。开展大规模就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工基本掌握一门就业技能或农村实用技术。20xx年,全省农技工培训万人,创建省级劳务品牌培训基地12个以上。

——全面推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全省每年新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2万人,建设省市县三级返乡创业基地120个以上,吸纳就地就近就业6000人以上,20xx年,全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累计达到12万人,全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亿元。

——全面扩大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实现多形式、多渠道促进就业。20xx年,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达100万人。

三、主要工作措施

(二)推进农村就业信息化建设。按照“清单化、图表化、手册化、模版化、机制化”要求,全面推广应用全省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农村就业管理模块使用功能,实现农村就业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夯实就业创业基础信息。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创新信息采集渠道,综合运用微信建群、电话联系以及走访入户等形式,及时准确收集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并组织做好信息录入工作。20xx年底前,全省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人员信息录入率达到100%,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拓宽就业信息系统应用范围。将返乡创业基地建设管理、返乡创业优秀项目储备、返乡创业培训和创业带头人培育等工作纳入就业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返乡创业信息的精准化管理。发挥统计分析功能。落实市、县两级统计数据核查、会审制度,实现各类报表系统自动生成。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计分析制度,定期研判就业形势,做出准确评估。

农村学子就业方案范文 第五篇

那么到底中国的大学生教育和就业发生了什么问题,我认为有必要进行客观和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暑假期间我在山东大学以及山东农业大学做了调查。经过调查,我发现三方面状况:第一.大学生就业难很大原因是因为对收入要求过高。第二.在本科生出现就业报酬低的状况后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继续考研。第三.随着考研大军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大批校漂族,即那些大学己经毕业,却仍留连在校园内或者学校周围的人群。下面分别对以上情况做一下介绍:

调查过程:

一、大学生就业难,普遍觉得报酬太低。原因何在?

首先,从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的角度看,不能片面地责难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特别是对收入水平的抉择,大学生谋求较高收入的工作岗位是有道理的。在查阅相关资料计算后发现:城镇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和本科、硕士、博士各学历阶段毕业人力资本量分别为2002年价格人民币万、万、万、万、万、万;各阶段新增人力资本边际收益率(高学历与低学历收入之差比以本学习阶段投资新增人力资本量),分别为、、、、、。可以看出,从中等教育水平培养到高等教育水平,需要人力资本投资万元,边际投资很大。据有关调查资料,目前大学毕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为每月1700元左右,高中和中等教育毕业的为1500元左右,大学投资收益率仅为。这样低的边际收益率,对大学阶段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极不合算的。因此,大学生及其家长找一个能回报大学阶段投资的收入水平的工作岗位,就是投资对合理收益的追求,是经济人最理性的反应,而简单说大学生择业条件太高,挑三拣四,从成本收益理论讲,是毫无道理的。否则,从投资回收角度讲,他无法收回大学阶段的教育投资,实际是亏损的,那又何必要上大学呢?

再次,大学生需求方面也存在着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主要是民间投资受到制约,中小企业数量人少,民问中介、社区等组织不发达,自由职业者受到限制。日本亿人口有660万个中小企业,中国近13亿人口只有700万个。从世界性的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的企业,以上是中小企业;观察中小企业数量与在企业中就业人员的关系,中小企业平均从业者为10人左右:而从就业的结构看,一个国家65%80%的劳动者在中小企业就业;随着发展水平的不同,每千人企业数量也不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数量平均每千人50个左右;而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创业者等,中小企业就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多去处。中国为什么就业难,就是因为每千人中小企业数太少。除了社会、家长和大学生吃皇粮、官本位等观念外,办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高、时间长、手续多、成本大,开办企业后贷款难,政府收费项目多,中小企业很难经营和成活,是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太少的最主要体制原因。

另外,我觉得应该从大学生本身找原因。作为企业,他所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肯定是建立在员工能为他提供经济效益。显然,能为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得到的报酬就会越多。那么一个本科生究竟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呢?据调查:1.教育培养的技能性和创业性人才较少。大学教育中企业所需要的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课程、实验、操作、实习等较为缺乏,许多毕业的大学生到企业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适应岗位需要。而在大学中几乎不开创业课程,大学生毕业后,对于怎样开办一个企业,怎样研究和开拓市场,怎样进行核算,怎样经营和管理企业等等,一无所知。另外,现在大学生的观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过去是培养吃皇粮、捧铁饭碗人才教育。大学毕业后一般分配到党政社团、国家事业、国有企业单位计划分配,工资有一定标准并稳定提高,除了国有企业外,工资来源为财政经费,在过去大学生毕业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大量的分配到这些单财政还负担得了。现在,党政社团、事业单位都在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国有企业每年也要减出几百万人来。现在还有很多人能从这种思想中走出来。

二、考研又在逐步演变成很多人的独木桥考研大军急剧增加。校漂族实在太难。

大学毕业了,但仍有人漂在校园

校漂族在扩军,这已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所谓,是指那些已经毕业,却仍留连再校园内或者学校周围,经常到学校用餐,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参加学校一些讲座,闲暇是逛学校周边的小店

校漂族到底有多大比例,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到底是精彩还是无味?让我们走进校漂族,了解一下他们的.生存与心理状态。

坚决拼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已经觉得没有退路了。所以他们很苦这是我的感觉。

6点多起床,接着到教室自习,然后在学校食堂吃饭,晚上自学到10点多,最后回到自己租的小屋。在山东大学的自习教室里,我跟这位校漂族的一员聊了起来。在大四考研失败后,他决定再考。我们是校园里的大五生,从外表看,我们跟师弟师妹们没什么两样,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我们在依赖和利用学校的资源,只是我们的心不再为外边多彩的世界所诱惑了,我们没有多少漂的资本呀。

另外,我还见到一位三次冲击考研的。前两次都是功亏一篑,尽管他的精神压力很大,但他说我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家庭状况不是很好。

他只能节衣缩食,每天天未亮就从自己与别人合租的小屋于出来,在教室一呆就是一天,晚上很晚才回家,一天三餐几乎都在啃面包或方便面。拼一个美好未来,这几乎是所有校漂考研族的共同心愿。一时找不到一个好工作,考研也许就是一个别无选择的选择了。对校漂族而言,或许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去年,国家就业制度规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其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这一规定的出台,使户口留在学校的尚未找到就业单位的学子,更是把校园作为一个人生的缓冲地带。

暂缓就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选择。住在学校附近,他们感到有一份安全,有一份归属与依靠,这也许是他们心中本能的选择。有专家说,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后心理上仍然未断奶,无法适应社会,因此选择重回学校寻求心灵的依靠。这种解释虽过于绝对,但对校漂族而言,对校园的归依情结确是无法排解的。

当然,校漂族工作暂无着落,经济拮据,也是他们选择继续留住校园的重要原因。住在学校附近,傍依学校的食堂、图书馆等,生活经济实惠而方便,还可以充充电,查查资料。就连学校周围的各种商店卖什么,哪家东西最便宜、哪个餐馆有什么地方菜,我们都一清二楚。这是一位山东的校漂族告诉我他们在学校附近的原因。

哪儿漂都是漂,干吗浪费学校这份难得的资源呢?有许多校漂族,他们更多是看重了学校的资源和校园氛围。

毕业之后,在选择居住环境时,总是不自觉地把所选地点和校园做比较,后来虽然也曾在单位附近租过房子,但学校里的图书馆、阅览室、自习教室,这些曾经让我留下汗水和身影的故地,总也挥之不去,最后,我又搬回了校园。刚毕业半年多,对于家在外地的我,校园是我对这座城市最熟悉的地方,也是精神上的一个家。

但很多学校认为,轻易办理暂缓就业而加入校漂族这一群体,不应提倡。一方面,他们占用了学校资源,对那些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放弃正当时候的就业机会,盲目地被这一群体同化而做校漂族,将来就业会更困难,先就业再择业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再一方面,选择校漂,其实对学生本人也不利,校漂期间档案记录是中空白的,容易使用人单位产生疑问,不利于本人就业。

调查总结:

两天的时间中,我接触了很这样的校漂族,很多时候我都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感动着。他们真的很苦!我感觉到他们所承受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拮据,而更大是他们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己经没有退路了。从心底里我佩服这些人。但我觉得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状况,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毕业后勇敢面向社会,理性分析,理性选择,去寻找适合发挥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强,回报社会,这才是进取的人生态度,而不应该把考研作为自己的全部。校漂族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多数应该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漂泊的生涯也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人生起点,这是它的积极意义。它作为人生角色转换的缓冲带,从容地规划一下人生生涯,也许半年,也许一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这种生存状态不宜过长,不应该成为一种生存常态。一味沉迷其间,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漂的感觉很自由,但毕竟无根,不稳定,成本也比较高。另外,作为学校,也要及时调整教育内容,除传授系统学科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让学生顺利完成校园与社会的对接。就业难,考研难。

对于以上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收益低问题,一是高等教育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从吃皇粮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调整专业,改革课程,加大技术技能专业的设置;另外,大专和本科所有专业,在毕业前一年内,开设必修的创业课程,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创业谋划,寻找合伙人。签订合伙协议、注册登记企业、经营管理生意等方面的知识。

农村学子就业方案范文 第六篇

一、总体目标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深入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活动,全面摸排我区就业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防止问题积蓄爆发,坚决防止突出问题久拖不决,坚决防止同类问题反复出现,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区就业扶贫工作实效。

二、整改内容

(一)是否存在就业政策(见附件)宣传力度不够,帮扶干部和群众知晓度不高的问题。

(二)是否存在贫困劳动力识别不精准,“一库五名单”动态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参加培训人员都必须是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并需在贫困劳动力信息库里核实精准信息。

(三)是否存在技能培训走过场,没派监督员监督培训学校教学情况、准时准点上下课、不以群众需求开展培训或虚报技能培训;食宿(交通)补贴发放不到位的问题。

(四)是否存在贫困户有就业意愿或培训需求,但没有得到相关指导,没有协助就业的问题。

(五)是否存在公益岗位等扶贫专岗设置不合理,工资发放不到位的问题。

(六)是否存在未公示的问题。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就业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改行动,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各乡镇(街道)要切实加强对问题整改工作的实施力度,确保工作实效。

(二)强化职责,明确任务。要按照要求,分工协作,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不走过场、不走形式,不做表面文章,务求实效。严格按时限要求开展整改行动,不得漏报、瞒报。

(四)剖析总结,完善制度。整改行动工作结束后,要全面总结,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剖析,弄清成因,找准症结,举一反三,制定措施。及时完善相关经办管理制度及流程,堵塞漏洞,源头治理。

农村学子就业方案范文 第七篇

根据《xxx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xx]3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政发[20xx]6号)的要求,从20xx年开始,在我省范围内实施高校毕业生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实施方案。为确保此项计划实施能够落到实处,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应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职责,动员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为重点,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以强化政府组织化程度为手段,以各级政府扶持政策为保证,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通过努力,提高高校见习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丰富其工作经验,增强其市场就业竞争力,见习后一年内就业率达到70%以上;拓展和规范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逐年提高高校毕业生见习后在见习基地就业的比例;建立见习计划的岗位开发、信息发布、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长效工作机制,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基本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

(二)工作任务。20xx年,省政府选择千户企业作为见习基地,引导1万名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三、工作内容

(一)明确见习对象。计划主要实施对象为我省生源的离校未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同时积极探索将尚未离校的我省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纳入到就业见习计划中。优先安排城乡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20xx年,就业见习计划实施对象范围,包括20xx年、20xx年两个年度我省生源的未就业高校应届毕业生。

(二)开发见习岗位。见习单位提供的见习岗位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和业务内容,有利于见习毕业生提高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安全工作环境和条件,人身意外伤害风险较低。见习单位通过两个渠道选择:一是省市政府组织劳动保障、人事、教育、经委、国有资产管理、中小企业、科技厅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分别抓好见习单位确定工作;二是由省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见习单位和见习岗位。

见习岗位主要是通过确定见习基地的方式开发,力求岗位数量规模化、见习工作长期化。确定见习基地的具体条件:见习基地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管理规范,能够持续提供一定数量的见习岗位,每年至少安排见习毕业生20人以上,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可适当放宽。规模较大且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可优先确定为见习基地。

拟承担就业见习任务的企事业单位需提供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的相关材料。对其中达到见习基地条件的,由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授予“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称号并挂牌。

(三)公布见习计划。各有关部门要将核实后的见习单位名单(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拟提供的见习岗位名称及数量、见习岗位见习时间和见习期限、对见习毕业生的资格条件要求、见习补贴标准等),及时报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就业政策《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实施方案》。

农村学子就业方案范文 第八篇

我国大学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毕业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毕业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一、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毕业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毕业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毕业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见图1所示。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见图2):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调查结果见图3)。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26%,具体情况调查结果见图4。

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和;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结果见图7。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四、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1)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见图5)。

(2)学生希望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

学生们有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详见图6)。从国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关键(占);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详见图7)。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毕业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农村学子就业方案范文 第九篇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是生命的奠基石。生命因为有了理想而有奋斗的动力,因为有了理想而精彩。没有理想的人如同一具行尸走肉,这样的人只剩下躯壳,碌碌一生,无所作为,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大学里的莘莘学子更是胸怀大志,谁不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谁不不想充当一个叱咤风云的时代宠儿。当今的大学生,他们满怀激情,满怀憧憬,构筑自己未来的蓝图。我们就大学生就业憧憬问题,对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发展空间与薪酬

根据调查显示,8%的人选择在1000元以下,41%的人选择在10002000,30%的人选择在20003000,21%的人选择在300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当提出第一年期望的工资是多少这一问题,大部分人选了1000~2000元。有人说,不注重第一年的工资,关键是第二年,第三年的。看来大家普遍都注重的是自己的发展空间。求职时,应该明白自己看重的是什么、渴望得到什么、未来发展如何,个人的发展前景与待遇发生矛盾的时候,每个人的选择都会不一样。显然薪金不再是大学生最为看重的因素了。理性地对待薪金这是个正确的心态,一心想高薪,反而影响了工作的表现,积累经验才是第一位的。

二、关于毕业后的去向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63%的人选择在沿海开放城市工作,13%的人选择回家乡,12%的人是去内地省会城市,7%的人选择去国外发展,5%的人选择在边远/大西北/农村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不少大学生还是认为留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发展的机会比较多,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而且从数据中更可看出当代大学生还缺乏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很多大学生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情愿留在大城市发展。

三、要高薪还是要爱好

据调查显示,46%的人对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感兴趣,36%的人考虑个人爱好,还有18%的人只考虑金钱因素。

任何你再喜欢的工作都会有厌烦的时候,什么工作都一样,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不要把工作当作事业,它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已,因此更多的人回选择与专业有关的事业从事。当你有一定经历后你才可能有事业,当然有可能有些人一辈子只有工作而没有事业。还有大部分人认为,爱好很重要,只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可能百分之百的投入和做好,做自己所擅长的事情才有开创一片天地的可能。

四、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的信心程度

据调查显示,2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就业前景广阔,56%的人认为就业前景尚可,11%的人认为现在考虑此问题毫无用处,13%的人则表示不知道。

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考虑自己就业前景过程中,信心不仅给大学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其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有可能使你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其三是要有一腔打动用人单位的热情。要给人感觉到,我是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

农村学子就业方案范文 第十篇

为进一步做好辖区内应往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工作要求,开展对县内往应届高校毕业生实施实名制登记,建立基本信息数据库,及时掌握动态,实时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对辖区内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实名登记,建立就业情况数据库,跟踪服务到人,努力做到失业一人,跟踪一人,帮助一人,就业一人,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工作内容

(一)拓宽就业领域,多渠道促进就业。

一是以产业带动促进就业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围绕做大做强市县重点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开发,拓展就业渠道,以产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二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鼓励中微小型企业吸纳就业。积极开展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的政策落实力度,实施对企业的税收、金融、社保补贴、培训补贴以及对就业重点企业的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的人事代理、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切实改善就业环境。

三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加大对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岗位和社区公益性岗位的开展力度,全面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继续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色岗位计划”等基层服务。重点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设立创业指导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和政策咨询、项目推介、风险评估、开业指导和融资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继续开展“泛海扬帆—大学生创业行动”推介活动,举办创业大赛活动,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创业热情,全面落实创业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二)加大公共就业服务,深入企业寻找就业岗位。

一是组织企业进入校园,开展校园宣传活动,就现行的就业形势和本地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就业创业优惠政策,重点帮助高校毕业生设立合理的就业目标,提高求职就业成功率。

三是免费开展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大力宣传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技能培训和优惠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就业能力。四是加大对创业典型的宣传。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大力开展对大学生岗位成长、创业成才的鼓励,努力营造“创业光荣”的氛围,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自主创业的良好作风,鼓励高校毕业生立足基层、立足一线、立足岗位成长成才。

(三)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制度。

农村学子就业方案范文 第十一篇

返乡入乡创业基地是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带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重要载体。按照吉林省“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总体部署,为推动全省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拟在全省范围开展20xx年度返乡入乡创业基地建设行动,现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返乡入乡创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要坚持省、市、县三级基地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要坚持扶持和服务两手抓,充分发挥好资金撬动作用,突出抓好服务功能提升。要把握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各级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和助力区域品牌特色发展的“三个助力 ”建设方向。

二、目标任务

建设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承载创业带动就业能力较强的省、市、县三级基地,带动创业,吸纳就业,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致富。年内计划建设省、市、县三级返乡入乡创业基地120个(见附件),形成三级基地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发挥基地就业帮扶作用,以基地为载体建设就业帮扶车间。

三、实施步骤

(一)组织开展调研。6月底前,各级人社部门要深入基层了解返乡入乡创业实际发展情况,通过线上问卷、交流座谈、实地踏查等方式,围绕基地建设、培育库建设和扶持服务等方面难点堵点开展调研。坚持问题导向,梳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制订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二)制定建设标准。6月底前,各市(州)可根据域内申报项目实际情况,组织各县(市、区)参照20xx年省市县基地建设指导标准,制定市、县两级基地建设标准和认定条件,并下发文件组织实施。建设标准要把握“三个助力”的建设方向,对带动脱贫人口创业就业较多或已命名的就业帮扶车间申报项目,省级乡村振兴重点扶持县、边境村、空心村和肉牛养殖等申报项目,可结合实际给予适当政策倾斜;重点支持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申报项目,加大对区域特色品牌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支持在疫情防控和保耕复产中受到表彰的申报项目。

(三)加大培育力度。实施省、市、县三级培育库建设是三级基地建设的基础工程。各地要依托吉林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省市县三级培育库建设方案(另行印发)开展本地培育库建设工作。培育库建设要坚持“广泛收入,逐级推荐”的原则,市县可在本级基地建设标准基础上降低入库条件,对经审核通过项目做到应收尽收;对经评审命名且符合上级入库条件的项目做到应推尽推。要做好入库项目的培育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已入库项目,可择优命名,给予资金扶持。

(四)开展“三送”服务。开展“三送”服务是基地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各级人社部门要把开展“三送”服务作为转职能、转作风、转方式的重要举措。一要提高服务意识。通过用情用心用力的服务,不断提升基地建设水平;二要明确目标任务。通过开展“三送”服务提升基地带动创业和吸纳就业能力,把基地“扶上马”再“送一程”。三要理清工作思路。“三送”服务在时间上要贯穿全年,内容上要结合需要,形式上要力求多样,对象上要涵盖本级全部入库项目。四要力求务实推进。各地要认真调研归集项目单位在经营管理、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包装推介、销售渠道等方面需求。根据共利共赢原则,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方法,政府嫁接院校、电商等资源,市场粘合利益双方,社会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三送”服务。五要保障措施到位。推荐上级培育项目由本级主要领导包保,每季度走访一次,了解需求,开展服务;市县每半年组织一次创业人员培训,交流创业经验,提升创业能力;要利用好“96885吉人在线”等平台资源,结合需求适时免费发布招聘信息;对同类创业项目每年组织农技工培训,市级不少于2次,县级原则上不少于1次。

(五)发挥资金撬动作用。市县要扎实推进基地建设,通过有作为、有成果的工作争取市县两级资金支持。要了解相关部门资金使用方向,多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要把专项资金使用好、管理好,切实做到“三个优先、三个确保”。“三个优先”即:优先支持“三个助力”方向的申报项目;优先支持处于成长期、上升期、有潜力的申报项目;优先支持有示范性、代表性的农业和涉农申报项目。“三个确保”即:确保专项资金到位率100%;确保资金执行率100%;确保省级专项资金不挪用、不挤占。20xx年市级基地补助资金发放与省级基地同步进行。

(六)基地评审认定。各地要在10月底前完成市县两级基地评审认定工作。市县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分阶段制订评审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职责分工、评审流程、评审办法,组织专家评审。对符合“三个助力”建设方向的申报项目给予优先支持。要坚持择优命名、逐级推荐原则。20xx年市县两级基地评审项目申请日为20xx年5月31日,申报单位需提供20xx年6月1日至20xx年5月31日期间的相关材料。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站位。返乡入乡创业基地对解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缓解人口流失,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三级基地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级基地建设将更具活力、更有价值。各级人社部门要自觉树立推进基地建设就是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地就是服务经济建设的思想意识。要把高质量建设返乡入乡创业基地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地人社部门要把基地建设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谋划,专题研究,制定具体推进措施和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抓好工作落实。市县两级基地建设标准和培育库入库标准于6月底前报省厅(省就业服务局)备案。

(三)实施目标考核。省厅将把基地建设情况纳入年度就业创业目标责任考核。对各地基地建设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带动创业和吸纳就业情况)、社会效益指标(带动脱贫人口创业就业情况)、经济效益指标(增收致富情况)、资金到位和执行情况(含因素法下达资金)、服务基地和宣传报道等情况进行考核。以上内容包括县(市、区)分解指标完成情况。

(四)加强宣传引导。年度内,各市(州)要选树2个创业基地优秀典型、总结1篇抓基地建设的经验材料,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期刊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基层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下半年,省就业局将组织召开“三送”服务经验交流会,选取部分市(县)典型做经验介绍。

更多学校就业推荐材料(村级就业方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