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电子官方网站(三星官网电脑版)
2,三星笔记本韩国官网
3,三星官方网站
三星的官网是
三星数码相机的网址链接是
但官网上没有提供鉴别真伪的方法,建议拨打保修卡上提供的电话或到维修站直接鉴别
4,谁知道手机能看的网站,
3g.qq.com
wap.baidu.com
大一点的网站把www改成wap就可以了 比如改成wap.163.com就可以了
3g.qq.com wap.feiku.com wap.byread.com 很多啊,你要干什么?
上wap.hao123.com要啥底下有推荐。据说易查不错,QQ也能凑合,就资源太少。没的话搜Wap,应该有!
wap.hao123.com
你手机要是能装UCWEB浏览器,就不用记任何网站了,基本大一点,好一点的网站,那软件上都有
5,我该买哪个型号的笔记本电脑?三星 R23-DE0E¥6100.0008-13对比显示屏尺寸:14.1英寸 笔记本处理器:Intel 酷睿2双核 T5750 笔记本主频:2000MHz 标准内存容量:1024MB 硬盘容量:250GB 显卡芯片:ATI Mobility Radeon X2300 光驱类型:DVD刻录机 笔记本重量:2.4Kg 三星 Q70-BV0C¥6900.0008-14对比显示屏尺寸:13.3英寸 笔记本处理器:Intel 酷睿2双核 T5450 笔记本主频:1660MHz 标准内存容量:1024MB 硬盘容量:160GB 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8400M G 光驱类型:DVD刻录机 迅驰技术:迅驰4三星 Q45-XY04¥6800.0008-11对比显示屏尺寸:12.1英寸 笔记本处理器:Intel 酷睿2双核 T5550 笔记本主频:1830MHz 标准内存容量:1024MB 硬盘容量:160GB 显卡芯片:ATI Radeon Xpress 1250 光驱类型:DVD刻录机 迅驰技术:非迅驰三星 R18-DY0X(特配)¥6350.0008-07对比显示屏尺寸:14.1英寸 笔记本处理器:Intel 赛扬单核 M540 笔记本主频:1860MHz 标准内存容量:1024MB 硬盘容量:120GB 显卡芯片:集成AMD Radeon Xpress 1250 光驱类型:COMBO 笔记本重量:2.39Kg 三星 Q68-D000¥6100.0008-11对比显示屏尺寸:13.3英寸 笔记本处理器:Intel 奔腾双核 T2410 笔记本主频:2000MHz 标准内存容量:1024MB 硬盘容量:160GB 显卡芯片:集成AMD Radeon Xpress 1250 光驱类型:DVD刻录机 笔记本重量:2.03Kg
惠普3906不错的哦
建议楼主看一下华硕F8 X81 F80系列的机器
那我推荐你买联想IDEAPADY530A-PSE这款是刚刚上市的产品,性价比很高,玩跑跑很容易8000可以下来..
6,三星笔记本?三星笔记本百分之七十是自己厂家生产的,总比代工的好,三星现在性价比蛮高的,质量也还可以的,我建议你买R458的,有一款R458-DSOZ或者R458-DS0T。R458-DS0Z处理器 英特尔?奔腾?双核处理器 T3200 (1MB二级高速缓存, 处理器速度 2.0GHz, 667MHz 前端系统总线) 内存 内存 2GB DDR2 800MHz 液晶显示屏 14.1" WXGA 高亮镜面液晶显示宽屏 (高丽屏) 硬盘 250GB (5400 转) 显卡nVIDIA GeForce 9200M GS 独立显卡光驱 Super-Multi 刻录机 内置无线网卡,蓝牙,130万摄像头 (这台笔记本大概4700左右,地方差价不一样的)R458-DS0T处理器 处理器 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T5800(2MB二级高速缓存, 处理器速度 2.0GHz, 800MHz 前端系统总线) 内存 内存 DDR2 800MHz 1GB 液晶显示屏 14.1" WXGA 高亮镜面液晶显示宽屏 (高丽屏) 硬盘 250GB (5400 转) 显卡nVIDIA GeForce 9200M GS 独立显卡 光驱 Super-Multi 刻录机 内置无线网卡,蓝牙。130万摄像头(这款机器大概5200左右) R458的机器比R408的性价比高,这两台的CPU一个是酷睿2代双核,一个是奔腾双核,我觉得选择R458-DS0T不错,内存可以升级的,三星笔记本现在的内存全都最大升级到4G的,你是哪里的啊?如果你看上三星哪一款可以问我,我可以告诉你的,三星笔记本现在的nVIDIA GeForce 9200M GS 独立显卡的显存都是DDR3代256的显存,比DDR2的显存高出百分之二十的性能,三星不错,你可以参考参考
7,三星笔记本电脑官网是什么?官网是:韩国三星公司的电子产品之一,适合移动笔记本电脑。品牌价值三星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2007年度《商业周刊》全球最佳品牌100强排行榜,三星电子全球排名第21位,其169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也使其成为连续五年品牌价值上升最快的公司之一。与三星电子的品牌成长一样,三星笔记本见证了三星电子的品牌成长,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1年10月9日,三星笔记本携NV5000新品正式登陆中国,凭借技术、品质、服务的领先优势,在强手如林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上稳居前列。从首款超轻超薄的迅驰笔记本X10、全球首款最轻薄的12寸宽屏笔记本三星Q30、全球首款键盘前移,最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健康笔记本三星X1,到全球首款超大19寸显示屏、可分离的多用途高端笔记本M70,以及与Microsoft、Intel联合推出首款超便携笔记本电脑(UMPC)Q1,三星笔记本通过不断地创新与突破,引领笔记本行业与市场发展的最新潮流。三星笔记本秉承"创新、为你"的产品理念,始终坚持品质与设计的不断提升。旗下产品以X(超轻薄,高端,时尚系列)、Q(小尺寸便携系列)、R(主流,高性价比系列)、P(商用系列)、UMPC系列为主,包括从7"超便等丰富尺寸多媒体高性能的产品,充分满足了商务、行业、家庭、学生等不同用户群的需求。电脑厂商作为国际领先的笔记本厂商,三星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身,而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更让三星笔记本的创新步伐一路领先。三星笔记本在全球唯一的生产基地--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其占地面积26000平方,于2002年9月注册,2003年4月正式投产,并在2003年11月通过了ISO 认证。值得称道的是,苏州工厂对于笔记本的品质测试,更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从各种温度的环境到外力施压、从振动跌落到扭曲变形、从液晶屏幕到键盘等,17项严格的测试保证了笔记本的可靠性和耐用性。20,000次的屏幕开合测试、每点5000 次的10千克力抗压测试、500万次的反复键盘操作测试等,通过近乎"残酷"的质量测试,带给用户放心使用的坚实品质。在研发和技术方面,三星电子拥有在内存、液晶面板、硬盘、光驱甚至主板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居于世界领导地位。雄厚的实力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资源,促使三星笔记本成为行业创新的领跑者。在工业设计方面,三星笔记本更是汇集了一流的工程师、设计师和行销师。每年三星笔记本电脑荣获的国际、国内的设计大奖数不胜数,精美、时尚的工业设计赢得了同行的尊敬。无论是超轻超薄、钢琴烤漆、银拉丝面板等时尚而领先的工艺水平,都引领了时尚现代的消费。
8,程序员应该配什么电脑好,用Python推荐最适合你的!_
今日说说利用selenium自动化获取网页信息,通常对于异步加载的网页,我们需要查找网页的真正请求,并且去构造请求参数,最后才能得到真正的请求网址。而利用selenium通过模拟浏览器操作,则无需去考虑那么多,做到可见即可爬。
当然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有着不利,比如说时间上会有所增加,效率降低。可是对于业余爬虫而言,更快的爬取,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首先在电脑的PyCharm上安装selenium,然后下载与电脑上谷歌浏览器相对应版本的ChromeDriver。由于我的Mac系统版本较新,需要先关闭Rootless内核保护机制,才能够安装,所以也是折腾一番后才成功安装。
针对京东商城笔记本的网页进行分析,这回只要在网页源码上分析,就可以获取笔记本价格、标题、评论数、商家名称、商家性质。
爬取代码如下:
虽然一开始就是以笔记本这个关键词去搜索,但是这里还是需要再点击一次笔记本按钮,这是因为直接搜索笔记本会出现平常上课做笔记的那种笔记本,导致会获取无用信息。所以利用京东自身更加详细的归类,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
其中每一个网页有60条商品数据,那么按道理应该有6000条的笔记本商品信息,但是最后却只获取了5992条。估计两个原因:在MongoDB中商品的标题为主键,商品标题出现重复。网页未能加载完所有的商品信息
最后成功获取商品信息
读取MongoDB中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
从上面可以看出,ThinkPad位居榜首,也与后面的词云图有所呼应。商务、办公,因为它就是一款以商务办公为主打品牌的笔记本。此外国内品牌联想、华硕、宏碁、华为也在榜上,支持国货!!!
笔记本价格区间在4000-6000有较大的集中,也一定程度反应出了现在笔记本的中间价位,记得刚上大学那会,价格在5000+的笔记本就能有着不错的配置,LOL特效全开。
统计下来自营与非自营,还是小巫见大巫。京东和淘宝最大的区别就是京东有自营产品,送货也快。虽说自营的也有假货,但是还是小概率事件。购买电子产品时,比如手机、电脑等,对于我这种小白而言,我第一选择就是去官网或者京东自营店购买,我是绝对不会去电子城和奸商们斗智斗勇的,即使可能价格会低点。但是官网一般快递比较慢,需要个3-5天,而京东可能只需1-2天,所以京东算是我购买的最优选择。
这里把标题中笔记本配置参数全部用正则筛选掉。虽说笔记本参数决定了笔记本的性能,不过真正的去购买一台笔记本时,最重要的还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然后再去考虑笔记本参数,最后选择一部适合自己的笔记本。一般的笔记本参数如下:
CPU:酷睿系列i3、i5、i7,标压M与低压U
硬盘:500G、1T、2T
显卡:AMD,NVIDIA
内存:4G,8G
9,双屏手机上市 7 年了,为什么一直没人用?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作者 木斯。36氪经授权转载。
想要让大众消费者为一种新事物买单,本身就是件很难的事情,双屏手机算是其中一个。
你或多或少应该见过类似的硬件设备,它们多数是将两块屏幕连到一起,可以像笔记本电脑一样展开或闭合,还有一些则是在机身前后各设计一块屏幕。
按发展历程来说,双屏手机很早就已经有可以拿出来卖的成品了,甚至比初代三星 Galaxy Note 还要早,这意味着它应该能赶上手机屏幕越做越大的趋势。按照当时用户们对大尺寸屏幕的追求,理应能获得不小的关注度。
但这个品类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 7 年,却一直和主流没多大关系。就算你如今走到线下的手机大卖场中,也很难在销售柜台上找到一台使用了两块屏幕的手机。
这和它的产品形态有关,但更多还是尴尬的使用场景问题。
双屏的诞生,很大程度源于桌面 PC 上的「扩展显示器」尝试
「多屏显示」的概念并未源于智能手机本身,早在传统 PC 时代,很多人就已经习惯了这么做。
最常见的例子应该是程序员的使用场景,他们大多会用一个屏幕来查看文档,而另一个屏幕则是专门开编辑器写代码。
同样这么做的还有和股票行业相关金融人士,配备多个显示屏就是为了能更清晰地观察多支股票的 K 线图数据,同时在主显示屏上进行买入卖出的操作。
所以,你总能在这些人士的桌面上看到两台甚至三四台显示器,以便将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信息平铺在眼前,避免来回切换界面影响工作节奏。
就算是对普通办公人员来说,只要有开启两个或以上的程序窗口并来回查阅的习惯,多配一个显示器同样能提升工作效率。
你还可以在很多非办公领域找到多屏显示器的存在,比如说看视频玩游戏,大家应该都看过不少双屏乃至三屏的拼接,也不为别的,就是想扩大自己的视野范围。
既然传统 PC 可以这么靠多屏显示来提升工作效率,为什么不试着将它复制到其它产品上?这自然也就有了之后的双屏笔记本和双屏手机了。
▲ 联想 ThinkPad W700ds 的宣传广告,想要强调的是「合二为一」的设计理念
2008 年,联想 ThinkPad 推出了一款名为 W700ds 的 17 英寸工作站,专门在屏幕侧边设计了一块抽拉式的 10.6 英寸副屏。如果是一名游戏玩家,他便可以选择用主显示器玩游戏,而副屏则用来浏览网页。
▲ 雷蛇 Project Valerie。图片来源:CNET
还有像雷蛇,在 2017 年也尝试过推出「Project Valerie」这样的三屏游戏笔电概念机,更像是一个试验性质的设备。
但自带多屏的笔记本电脑一直没有做起来,碰到的问题基本和现在的双屏智能手机一样,多是对性能和续航等方面的平衡考虑,除此之外还有笔记本用户很在乎的便携性。
以刚才所说的那台 W700ds为例,光是裸机重量就接近 4.4kg,基本和现在一台 17 英寸的外星人游戏本差不多重。
既然双屏笔记本电脑没有流行起来,我们不妨来看看智能手机领域的尝试。
手机找不到使用双屏的理由,系统没跟上是其一,没有生产力需求是其二
手机厂商们会为智能手机多设计一块屏幕,目的和前文所说的 PC 扩展显示器一样,都是为了让你看到更多的东西。
▲ 摩托罗拉 Razr V3
事实上在功能机时代,我们其实已经接触过双屏的概念。比如十多年前摩托罗拉 Razr V3 这类翻盖手机,除了内部的主屏外,机身外部也会设计了一个用于查阅时间日期和短消息的副屏。
▲ 诺基亚的 9300i
还有诺基亚的 9300i,表面上看只是一台配备了 2 英寸屏幕的直板手机,但当你将手机横过来打开后,就会看到一块 4 英寸的显示屏和全尺寸键盘,多少有点笔记本电脑的影子。
等到触屏智能手机兴起后,实体键盘逐渐被抛弃,空出的部分自然也就塞进了另一块屏幕,最终就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双屏设备。
▲ 中兴 Axon M
这么快就将双屏手机拿出来卖,其实挺突然的。其中就有索尼于 2011 年推出的 Xperia Tablet P 双屏平板,以及同年京瓷推出的 Kyocera Echo 手机,而中兴在去年也推出名为 Axon M 的双屏手机,基本都是左右两块屏幕的拼接设计。
若你将这三者摊开摆在一起,大概也很难辨认出它们各自所对应的品牌。
更有想法的是 Fujitsu 富士通,它在 2010 年 CEATEC 上展示过一款可旋转的内合双屏设备。你会看到,它的设计和曾经的长条状日式翻盖机非常相似,只是将原本放键盘的区域改成了触控屏,但上下两块屏幕都可以实现 90 度旋转。
不过这些设备大多都没能成为大众用户的首选,一方面是智能手机的屏幕越做越大,已经可以在单个屏幕下显示足够多的内容,而靠两块屏幕来提升显示范围的做法则不具备太多的说服力。
▲ 华硕的概念双屏笔电 Project Precog
另一方面的现实是,现代智能手机系统压根没有考虑过多屏使用的场景,大部分功能都是基于单屏空间下的设计,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双屏手机的功能都十分类似的原因。
没有系统层面的支持,导致双屏手机所设想的将 PC 端「多屏生产力场景」复制过来的想法被迫破灭。除了官方自带应用会做一些优化外,这两块屏幕基本只能用来双开两个应用,要不就是左右两边显示完全一样的内容。
但手机用户似乎对生产力也没有很高的需求,大家依旧会把时间花在社交网络、视频、新闻资讯、购物和手游上,无一例外都是在享受各种内容,却很少涉及到内容生产层面。
至于广大的第三方应用,开发商也找不到主动为双屏做适配的理由,毕竟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开发常规手机应用的流程,但这套流程显然只适用于单屏的环境。
所以双屏手机做出来后有哪些使用场景,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很准确的答案。
在这个发展历程中,也有一类双屏手机为了一体化机身和厚度选择了正反的设计样式,最早的例子应该是在 2012 年年底亮相的 YotaPhone。
但将屏幕分割成前后两部分,也等同于放弃了「不同信息在同一视觉平面下共同显示」的优势。
靠后置摄像头和背屏来实现自拍,要不就是配备一个省电的电子墨水屏副屏,几乎成了这类正反双屏设备仅存的卖点。
移动端曾有过一次成功的双屏用例,但它同样难以被复制
抛开 PC 和手机领域不说,我们还能否在其它地方找到值得参考的双屏设备?细细数来确实有一个,但那是在游戏机领域,即任天堂在 2004 年推出的 NDS。
有趣的是,任天堂最开始也并非是双屏的支持者。根据两年前 Retro Gamer 杂志采访任天堂前技术开发部部长岡田智的说法,他表示在 NDS 开发初期,这个概念曾遭到不少内部研发人员的反对。
主要理由在于,如果厂商有条件可以自由地选择想要的屏幕尺寸,为什么还要再额外多加一块屏幕?而作为玩家,游戏时的注意力也只能放在一块屏幕上,而不是同时观看两个屏幕。
这个理由我觉得放到现在的双屏手机上也值得参考。
但事实证明,任天堂 DS 的这个「Dual Screen」双屏概念非常成功。配合机身下半部分那块可触控的屏幕,NDS 直接改变了玩家与游戏之间的交互关系,也创造出很多用单屏或是实体按键无法实现的游戏方式。
这在很多游戏中都有所体现。
按照画面特性划分,NDS 上的双屏游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别。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是,一块屏幕显示主游戏画面,另一块则会将地图、道具栏等菜单界面分离出来,有效解决了各种 UI 控件对游戏画面的遮挡问题。
至于第二种,则是将上下两屏同时作为游戏画面的显示区域,比如说像《Sonic Rush》这种 2D 横版卷轴动作游戏,玩家视角往往会局限在一个屏幕尺寸中,而在 NDS 上,开发商则将上下两块屏一起用来显示游戏画面。
你可以想象,在那个主流智能手机屏幕还不到 3 英寸的时代,用两块 3 英寸屏幕一起显示游戏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至于最后一种则完全是创意层面的比拼了,设计思路基本不会固定。比如像《高级战争:双重打击》这样的军事类战棋游戏,就分别将上下两块屏幕用于显示空中和地面两条战线。
还有《Hotel Dusk》这款文字冒险游戏,则是将整个 DS 游戏机旋转 90 度来呈现,营造出一种互动电子书的感觉。
但不管是哪种呈现方式,这些游戏都充分运用了 NDS 的上下两块屏幕,这也是 NDS 与大部分双屏手机最大的不同。
换句话说,任天堂很清楚知道自己做了双屏硬件后还需要怎样的游戏内容,也明白交互需要和单屏有所区分。毕竟所谓硬件形态,终究只是一个承载内容的容器,而支撑起 NDS 生意的,是上面那 5000 多款的双屏游戏。
而其它硬件厂商,尽管在硬件上也做了两块触控屏幕,但支撑其存在理由的仅仅是「更大的一块屏幕」,也没有靠谱的开发商有过开发双屏应用的兴致,自然也没有可以被消费者期待的地方。
双屏手机没能成为主流,也许折叠屏还可以再赌一次
如果将 2007 年 iPhone 视为是全触屏智能手机时代的开始,在过去 11 年里,真正采用了双屏设计的手机我们刚才基本都说得七七八八了,你几乎看不到任何一家大厂商有跟进双屏的动作。
直到这个月,三星才在自家的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一款折叠屏原型机,严格意义上它和现在的分离式双屏设计已经截然不同,而是一整块可以向内对折的屏幕,当然外部仍然还留有一块辅屏。
更值得在意的变化来自于 Google。在三星展示完折叠屏手机的当天,Android 系统便宣布将会对这种新形态设备提供支持,让第三方应用能更好地实现自适应不同的屏幕尺寸。
在一个新硬件形态正式推出前就在系统层面给予支持,这在 Android 系统发展历程中并不多见。但在现有软件生态格局已经固化的基础上,说服开发者们为折叠屏做适配,而不是让它成为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仍然是一件不小的挑战。
▲ 图片来自:Geardiary
说到底,不管是桌面端的 PC 扩展显示方案、智能手机或游戏机中的分离式双屏,还是明年的折叠屏,它们的目标从未有过改变。这是人们对更广阔视野的向往下,对屏幕尺寸的无限追求,与硬件载体本身存在的物理限制之间的对抗。
只要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矛盾,我们对屏幕形态的探索便不会结束。
但突破物理空间局限性的方式是否只能多做一块屏幕?有些开发者并不这么认为。名为 Special Projects 的英国公司前一段时间便提出了「Magic UX」的交互想法,主要是为多个 APP 创建一个虚拟工作区,然后再依靠平移来实现区域切换和内容拖放等操作,这反倒让我想起了此前锤子科技推出的「无限屏」。
虽然这种方案并不如将好几块显示屏摆在眼前来得直观,但也淡化了物理空间的边界概念,等同于系统是将这些「屏」的内容做到了同一个虚拟平面上,而手机则是对外的窗口,自然也不需要在硬件层面做任何改动。
但这目前仍然只是个概念,或许它只能期待未来某一天会被某个做系统的厂商看上。
题图来源:The 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