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秦昭襄王为什么要赐死白起-白起死得冤吗-)
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秦昭襄王为什么要赐死白起?白起死得冤吗?),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秦昭襄王为什么要赐死白起?白起死得冤吗?)。
从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来看,秦王赐死名将白起丝毫没有后悔的意思;商鞅变法之后,因以军功赐爵所以秦国军队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作为中央高度集权的大秦王朝,将领通常是有职无权,统兵作战则是授予兵符受命而行,回师以后则要交出兵权,与作战的士兵感情淡薄,所以士兵不会因统帅被不公平的处置而心生怨言,进而出现军中骚乱与哗变。
武安君白起(?—公元前257年),陕西郿邑人(现在陕西眉县人)。他一生纵横捭阖,攻韩降魏,破楚伐赵,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威震诸侯。因受应候范雎嫉妒,屡次进谗言离间他与秦昭襄王的关系,与秦昭襄王五十年,在杜邮被赐死。如果听从他的建议,秦赵长平之战之后,乘胜进兵扩大战果,势必趁机一举灭亡赵国,彻底铲除统一之路上的最大障碍,将秦国统一的时间表提前。
武安君既然如此战功卓著,除了受人陷害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笔者认为以下几点:
第一,白起凭借出色的军事才干取得了长平之战的巨大胜利,让他声誉鹊起,诸侯皆惊,同时对秦王没能把握战机乘机扩大战果感到失望,心生怨恨。
第二,长平之战以后,他极力的阻止秦王仓促的对赵国用兵,并认为秦国再次对赵国用兵极其不利,一针见血的指出各诸侯国联合抗秦的局面已经形成,用兵则必败无疑。事实上成功预见第二次秦国对赵国用兵的结果。也就是说战机已经消失,接受罢兵求和的秦国势必失信于诸侯,面临诸侯各国共同讨伐的不利局面。
第三,白起生性耿直的他,性高气傲,不肯屈节迎合权贵。当自己面临不利局面时,秦王身边以及朝中大臣竟然无人进一言为他开脱。
第四,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会传到秦王耳朵里,说明自身已被人监视,可他竟然毫无察觉。对自己的悲惨结局没有清醒的认识,一味的去报怨,不懂韬光养晦,深深的潜藏自我,口无遮拦,虽然话语言重时弊,但是给人感觉是处处与秦王作对,骨子里有一种秦国舍我其谁的傲慢,引起了秦王强烈反感和不满。
只不过当秦王偶遇挫折时,方能体会白起作为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但不会对一个与他处处作对的下属心存怜悯之心。
白起功高被赐杀,时也?命也?运也?性格使然也?!
很难说秦昭襄王杀白起后不后悔,他是当时世七国最强的秦王,即使没有白起,其他六国已无法与秦国争锋。白起必须要死的原因:
第一,功高震主,当臣子功劳和名望超过君主时,君主为自己王位,肯定会借口各种罪名后患
第二,为以后着想,白起带领着秦军南征北战,伊阙之战,夺取郢鄢,长平之战等等,杀了六国百万士兵,诸侯闻起色变。然而,过度的杀戮,会使各国百姓的仇恨,不利于秦国以后的策略和统治,过度的杀戮会不利于国家和君主,所以找白起顶罪。
第三,不听诏令,长平之战后,秦国次年攻打赵国首都,然而,白起为了不影响自己以前的一世英名,并不赞同秦昭襄王的做法,惹怒了秦王。
第四,魏冉的影响,魏冉向秦昭襄王推荐了白起,白起的赫赫战功也为自己奠定了地位。后期因权势过大,严重影响了秦王的权势和地位,后被罢免,白起的战功赫赫,地位显赫,加速了秦王的杀意。
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军以杀人数获功封爵,谁统帅都一样,只要出征有战可打,谈不上对秦王不满。
更多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秦昭襄王为什么要赐死白起?白起死得冤吗?)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