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介绍了电脑吗(十万的电脑)
十万个为什么介绍了电脑吗(十万的电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十万个为什么介绍了电脑吗(十万的电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1998年11月2日,美国发生“蠕虫电脑病毒”事件。你知道电脑和人体一样有“防疫系统”吗?让我们看看它是如何建成的!
计算机可以在网络和计算机之间自由传播。如果说它们是攻击破坏网络和计算机的“长矛”,那么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组成的防御体系就是“盾牌”。
“防火墙”是一个生动的名字。可以是硬件设备,也可以是软件程序,主要起隔离作用。一般防火墙不具备查杀病毒的功能,但可以监控互联网软件和网络流量,过滤异常数据。他们还可以设置哪些程序可以访问网络,以及打开或关闭某些网络服务。防火墙的存在阻止了病毒与计算机系统的直接接触,是局域网或计算机的“墙”。此外,如果电脑感染了病毒,防火墙还可以对网络异常进行报警,为查找病毒提供线索。一些新的防火墙还集成了某些反病毒技术。
但是,杀毒的主要任务是杀毒软件。它运行在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底层,监控整个计算机的运行,可以发现和消除包括网络病毒在内的各种病毒。反病毒引擎是反病毒软件的核心,是负责识别病毒或“疑似病毒”的程序。是否具备清除病毒的能力,决定了整个软件的运行效率。
反病毒引擎需要与另一个模块“病毒库”交互来识别病毒。签名(一个病毒程序)包含在早期的杀毒引擎中,杀毒引擎通过比较文件中的签名来判断病毒是否被感染。但随着病毒种类的增多,杀毒引擎过于“臃肿”,导致程序效率下降。现在,病毒代码特征和行为特征往往以特殊格式存储在独立的病毒库中,供杀毒引擎调用。病毒库应经常更新,以包含最新的病毒。也就是说,不在病毒库的杀毒软件无法识别并查杀它们,所以属于“被动防御”。2006年10月至2007年2月,一种名为“熊猫烧香”的病毒感染并破坏了数千台电脑。为了避免被杀毒软件查杀,病毒作者多次升级“熊猫烧香”病毒程序,编写并传播了上百个“熊猫烧香”病毒。病毒编写者甚至在病毒中留言,公开挑战反病毒社区,让传统的反病毒策略一时“捉襟见肘”。
此时,基于主动防御技术的新一代发动机应运而生,追求“智能主动拦截能力”。主动防御技术通过分析程序的行为是否具有病毒特征,主动拦截可疑行为。软件的智能化程度越高,病毒分析和拦截的准确率就越高,可以有效防止未知病毒的攻击。但主动防御技术有时只能阻止病毒行为,使其长时间休眠,而不能彻底消灭病毒,因此仍需与传统反病毒技术相结合。
杀毒软件要想查杀病毒,必须比病毒更强大。为了检测到电脑不断变化的数据,引擎把自己注入系统进程,就像木马病毒一样。为了杀死潜入系统的驱动级病毒,只能以伪装驱动的形式运行部分程序,使其渗透到系统内核。反病毒引擎的“文件监控”就像文件“寄生病毒”一样,只不过前者驻留在内存中扫描每一个打开的文件是否有病毒,而后者则伺机“感染”每一个打开的文件。如果杀毒软件对病毒不是“恶意”的,不仅杀不死病毒,最终还会被关闭甚至销毁。比如2010年出现的“新型机器狗木马”,可以深度“研究”杀毒软件的主动防御原理,利用类似正常软件的驱动技术,一度可以查杀40多种杀毒软件。
所以,即使电脑上安装了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也只是降低了病毒感染的概率。使用电脑时,还是要注意安全。同时电脑出现异常情况,如硬盘指示灯持续闪烁,电脑速度不明原因变慢。
总之,计算机病毒技术和反病毒技术在交替升级,共同进化。也许,他们之间的较量会成为计算机界永久的斗争之一。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更多十万个为什么介绍了电脑吗(十万的电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