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写软件(vc剪辑软件下载)
vc写软件(vc剪辑软件下载),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vc写软件(vc剪辑软件下载)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上周参加了头条的两个活动,周四的微访谈和周日的V计划沙龙,聊个体写作和爆款文章相关的事情。题图左起,陆芳、魏武挥、王志安、潘乱、曲凯。
《腾讯没有梦想》这篇文章是年度爆款,微信后台阅读过100万,中信的编辑告诉我文中提到的《赋能》一书都因此多卖了10万+本。文章击穿了整个行业引起媒体大讨论,创造了一个公共议题。如果科技财经媒体也有像学术论文那样的单篇文章引用指数的话,2018年度被引用次数第一肯定是我。
我在文章没写完之前就知道这一定会是我最好的作品,但显然不可能事先想象文章可能会有这个量级的影响,且这也跟那张造假的PS图片等多种巧合有关。我在文章发表第二天没多看手机,跟我小弟和广密去蒙古包吃羊排、玩卡丁车,晚上继续去道场练空手道,推掉了包括经济学人在内的所有采访。
文章是我写的没错,但这篇文章跟我到底有什么关系,我是过段时间才想明白的。
腾讯一文是新人出道的成名作,他帮我收获了立足点和影响力。他证明了一件事,对于如何做好公司这个产品的命题的研究,我有能力和资格做,也会继续做。在后续过程中我获得了更多人的帮助,我非常感激。但立足点再高,也只是坐标轴上离原点最近的地方,我刚进入一张新地图需要从头开始,后续肯定会有各种起伏,但肯定也要往前走。
过去这段时间我有个很大的心得,叫做平视,即把所有公司所有人都放到一个正常框架里来看。大家都是人,没有神,都可以被审视,不高看也不低看每个人的人生。如果茨威格今天为中国写人类群星闪耀时,整个互联网圈能有几人有入选资格都存疑。放眼长远,都是尘埃。
巨头做的事说的话看起来听起来好像是对的,但不要忘了,巨头永远只是当时的巨头。成为一家伟大且长盛不衰的公司,基业长青大部分时候都是幻觉,如果不能永葆创业心态时时自省,组织需要保持进化并且要越来越快。
战略也是有时效性的,不同阶段该有不同选择,当年让你成功的东西今天也有可能让你丧失继续成功的可能。至于腾讯公司公号上周还为战投VC化发软文虚头巴脑说什么“过多的评论对历史是一种遮盖”,完全是当局者好大喜功讳疾忌医不敢直面问题的井蛙之见。
Facebook如果当年不是收购Instagram和WhatsApp而只是投资占股今天会是怎样?Google撒胡椒面投了成百上千家公司,最后立得住的产品还不是收购来的YouTube和安卓?
六国伐秦,这就是想通过整合来跟大家伙对抗,但历史上就从来没赢过。联合军团压根不是一个统一的利益体,打起来一定会想我的人上还是你的人上,下面人想的肯定都是我不能给你这盟主当炮灰。
阿里搞88会员打通全系产品,但京东plus搞联合会员宁愿去找爱奇艺合作都不愿搭理腾讯视频。事情无一例外都是这样发展的,下面这些组成部分只会以自己的利益为核心,不会以老大的利益为核心。即便早期表面上这样做,那也是阳奉阴违。
在新闻之外,我想要去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那些更深层次的矛盾和冲突。放在一个大的历史进程上面,要厘清楚这些企业家的成绩哪些是时代给的,哪些是他们真正努力做出来的,他们性格中的哪一部份限制了公司走向更大的成功。因为成王败寇就想当然觉得谁谁牛逼,往往是距离感和自我加工在作祟,这样容易给自己设限。
当很多人见面都问我下面要写哪家,XX没有XX,的时候,我感觉事情好像起了一些变化,我在做的事情还掺杂了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性在里面。这些似曾相识的反省,是反省别人不是反省自己,反省别人后会对照自己提高自己,血和泪的教训最好是发生在别人的身上。
当然,我现在这些感悟只能算是局部的直觉,清晰的认知需要我用一篇一篇的稿子来确认。我现在说的写的东西,一部分是对的,一部分是错的,但我不知道我错的是哪部分。
我希望,我不要怂,至少一段时间内要坚持下去。
——
1.我想写一个中国大公司没有什么的系列,从企业治理维度持续做头部公司研究,主题就是如何做好公司这个产品,看高手如何解题如何应对,希望串起来能刻画一个时代切片,也算是给我自己这些年工作的一个交代。
我是本着希望大公司能从优秀到卓越的心态来写的,且大公司的问题也是很多中国公司遇到的问题。现在所谓下半场,流量红利和风口消失,绝大部分公司发展都方向不明确,就必须要去问管理要效率了,要结硬寨打呆仗,就要去拼CEO对于公司这个产品的理解,我的文章是个参考。
另外我写的爆款不止是这两篇,去年写的《微信已经老了,头条永远年轻》,今年《王兴的无限游戏》,都是行业刷屏爆款。
目前在写另外一个“巨头”。
2.经历是媒体-VC-创业,在投资机构(SIG)呆过段时间。
15年创业做了个模板化短视频产品,能力不济失败了。
16-18年在最右这个团队,做青少年社区。
现在没有工作,关小黑屋写稿子,非常痛苦。
3.是不是以偏概全,这取决于你对这家公司的了解程度,以及你写给谁看,读者的信息量是怎样的。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受众,我觉得不偏不倚别人未必这么看,我觉得写得没半点新意就是洗稿拼凑依然一大堆人转,针对行业的对手的跟大众的基本不是一个逻辑。不过不必过度担心以偏概全,因为大部分公司都拿信息差做管理,公司里面大部分人压根不会知道创始人的真实想法,对公司具体战略的了解未必会比媒体多。
对我自己来说,就是多看多想,多跟人聊,在沟通过程中对观点做休整补充。写之前我会先把公司传记和CEO和核心团队的采访都看一遍,对这家公司历史上有价值的报道也都会看,同行和竞争对手对这家公司的态度,投资者的观点。然后尽量去找公司里核心业务和靠前的人聊,去跟不同条线不同角色的人聊,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供应商服务商,离职高管和竞争对手。
4.是,上个月刚搬过来,生活状态发生了变化。
上海创业者比较务实,对卖货、流量和新的人群理解比较深,一个新的流量源头或者一个新人群开辟时候他们更敏感。卖货和流量典型的比如拼多多、一条、小红书、享物说、虎扑的毒;流量和新人群代表算是B站和趣头条这些,上海做社区的公司也很多,比如虎扑、即刻。另外就是消费品公司出来比较多,因为现在渠道比较高效,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是盒马。
强资源导向和技术导向在北京比较多,最早也是北京的美团上海的点评。上海这边更偏生活和美学,消费和电商,社区和文化,感觉风口红利消失对上海创业者是好事,会有更多生活方式类的新产品在这里诞生。
5.当年雷军创业要做手机来找刘芹要钱,两个人这么熟的关系,但还是打了一整夜的电话。雷军来刷脸是没问题的,是刷多少的问题,刷多了也是有问题的。再者手机是红海,一两亿在手机行业压根什么都不算。
手机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老罗做的事挑战太大,进的时点也不好,智能机大爆发机会没抓住,有些自不量力。老罗的创新,是在红海竞争里进行产品经理级的创新,不是那种可以带来社会进步的非对称竞争。
老罗的大型自恋让人厌恶,不关心关于这个人和这家公司的任何事。
6.有可能百度还在第一阵营,有Google这个强大对手刺激百度不会那么快就自大迷失。
但对搜索引擎市场结果不会有怎样影响,亚马逊中国的失败例子摆在前面,谷歌中国的工程师连访问Google核心代码的权力都没有,一线员工压根没有授权,再加上当时Google创始人谢尔盖对中国一直有巨大的偏见。谷歌在退出中国时,是跟百度是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竞争落败的。抖音在印尼也遭遇审查,不妨碍tiktok一直是印尼市场第一。不要老拿审查说事。
另外就是谷歌产品太挑用户了,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做很多优化,265就没干过hao123,比如今天头条快手拼多多的用户,有多少比例的人能够完整拼写出google点com这个域名?
7.抖音、快手、微视。抖音是利器,快手是钝器,微视没脾气。
抖音的产品进化能力极强,不断在别人不看好过程中发展壮大,现在2亿日活。市场增长、商业化、国际化、用户下沉、内容泛化、社交化和关注推荐配比等核心项目推进雷厉风行,都有积极成果。
快手从产品层面来看,是推荐和关注结合的最优解,但在面对抖音崛起时快手有些滑落,产品占了先机却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有迟钝,团队在面对危机时缺乏应对能力。以及宿华不能象张一鸣那样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并能吸纳更多的人才。
微视,虚张声势大半年,现在用户在哪都不知道。这可能意味着,腾讯这么多年培养的产品经理方法论,真的过时了。
8.我成长成为一个职业人主要靠的是信息量以及恰巧身处节点,完全拜互联网所赐。大学时把摄入信息当爱好,除了图书之外,把学校图书馆里面藏有的自2000年开始的中国企业家、财经、收获、三联生活周刊、凤凰周刊还有后来的中国改革等杂志全部从头到尾翻完,我对中企某些记者文章常出现在什么位置什么语言风格现在都还能记得。四年看过一千多本杂志,对中国政商环境有初步轮廓。同时也是GoogleReader重度用户,每天在网吧打开电脑头一个小时都是在刷GR,像是keso、胡泳、魏武挥等互联网观察人士都是那阶段知道熟悉的。
虎嗅6年前刚创办时是最前沿的科技媒体,每天都要处理大量最前沿商业资讯并从中提炼里面最有价值信息,这种反复训练对开拓我的视野提升思考能力有很大帮助。后来的工作也是靠虎嗅这段工作经验的积累打底:对互联网有一个好的认知框架,在行业里面有一定的浅层次人脉,对新技术新趋势有敏感度。
在投资机构最大的收获就是跟着一位顶尖商人开阔了更大的视野,包括对人性的深度洞悉,对信息中包含商机的解读,一针见血直逼事物本质的能力,另外就是认识了更多行业里面的关键人士。当时常用的比喻是媒体相当于隔层窗纱看公司,你看到的是对方想让你知道的,做VC感觉可能就是我花两小时时间来学习你两年的经验,对方躺在那里你想看哪里看哪里。当然后来自己创业跟投资人打交道的时候觉得之前完全想多了。
在最右非常大一个收获就是知道做公司大致是怎么回事,一家公司想要变好是由哪些核心要素驱动的,产品的核心指标,运营工作的拆解,如何看待竞争和变化,行业里优秀人才的分布应该如何挖人,去从不同人身上获取什么样的信息,更平实客观来看人和事,摈除掉距离感和神秘感。
——
张亮给我提过《almost famous》里的一句台词,滚石编辑对想要做记者的年轻人说,你必须用自己的真诚建立名声,以及,不慈悲。
更多vc写软件(vc剪辑软件下载)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