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多少是正常的(巨细胞的正常值应该是多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巨细胞多少是正常的(巨细胞的正常值应该是多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来源:风湿界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是一种风湿性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有潜在的致命风险。多种儿童风湿性疾病均可并发MAS,其中以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JIA)最多见,也可见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uvenil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SLE)、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幼年型皮肌炎(juvenile dermatomyositis,JDM)等其他儿童风湿性疾病。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分为原发性(遗传性)HLH和继发性(获得性)HLH。原发性HLH也称为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familial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FHL),由基因突变导致。继发性HLH可伴发于基础疾病如感染、肿瘤及风湿性疾病者。

1985年,Hadchouel等报道了一组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JRA)患儿出现以急性出血、肝损伤及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这是MAS的首次报道。1993年,有学者在儿童风湿病中发现了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活化的证据,由此,首次提出了MAS的概念。2001年国内首次报道了儿童MAS病例。迄今为止,MAS尚无更为精确的定义,为方便与原发性HLH及感染、恶性肿瘤等继发性HLH相区别,暂将该综合征定义为风湿性疾病相关的并发症。目前认为MAS与HLH应属于同型异质性疾病,在临床表现、病理生理过程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其遗传背景、触发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治疗的选择和转归方面亦不尽相同。

目前尚无被普遍接受的MAS诊断与治疗共识,儿科MAS亟待规范的诊断与治疗对策。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中国儿童免疫与健康联盟联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儿童风湿病专家,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结合中国专家临床经验,制定《儿童风湿性疾病相关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为我国儿科MAS的规范诊治、改善疾病预后奠定基础。

01

流行病学

目前国内外尚无儿童MAS的确切发病率。据统计,SJIA相关MAS(SJIA-MAS)发病率约10%,但近期也有数据显示30%~40%的MAS患者以亚临床或轻症形式出现。男女比例为4∶6。从SJIA起病到出现MAS的中位时间为4个月,约22%的SJIA患者起病时即合并MAS。KD相关MAS(KD-MAS)发病率相关报道不多,且存在人种差异,亚裔儿童发病率较高。目前报道KD-MAS发病率为1.1%~4.7%。JSLE相关MAS(JSLE-MAS)发病率为0.9%~4.6%。由于JDM发病率较低,关于JDM相关MAS(JDM-MAS)的研究多为个例报道,目前尚无具体发病率报道。由于MAS症状隐匿、对疾病认识程度不平衡、早期识别困难,因此MAS实际发病率可能高于目前认知。

02

病因与发病机制

目前MAS发病机制尚无统一认识。已知的MAS的病理生理学多来源于对FHL的理解,主要包括细胞溶解功能缺陷、巨噬细胞活化及细胞因子风暴等。所有已知的导致FHL的基因突变都存在于编码细胞溶解通路蛋白质的基因(PRF1、UNC13D、STX11、STXBP2)中,这些特定基因的突变引起自然杀伤(NK)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低下。高达35%的SJIA-MAS患者中存在已知的FHL致病基因的杂合突变(如PRF1、UNC13D)。背景基因缺陷联合免疫性炎症或合并感染等刺激,引起免疫系统失衡从而突破疾病阈值水平。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低下,不能溶解激活的抗原呈递细胞,细胞与细胞间(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时间延长,导致T细胞及巨噬细胞过度增殖、活化并驱动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1β、IL-6、IL-18等]高分泌,最终形成级联效应,引起噬血现象及多器官损伤。近年研究显示IL-18与MAS的发生关系密切,IL-18可以促进T细胞分泌IFN-γ,进而驱动巨噬细胞活化。

03

临床表现

MAS的发生和儿童风湿性疾病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常为急性起病。MAS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症可表现为发热、轻度贫血,重症可快速进展,出现多脏器损害及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1)发热: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多为稽留高热。

(2)贫血:多为轻至中度贫血,可伴肝、脾、淋巴结肿大。

(3)出血倾向:表现为出血性皮疹、鼻衄、消化道出血等。

(4)消化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也可以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5)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头痛、嗜睡、精神症状、惊厥、昏迷等。

(6)呼吸系统受累:近年研究报道肺部病变在合并MAS的SJIA病例中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MAS病例;肺部病变可表现为肺间质病变及肺泡病变等;并发肺部病变时应警惕MAS的发生。

(7)心血管系统受累: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心率增快,直至出现少尿、浮肿等心功能衰竭表现;较少累及大血管,较少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8)肾脏受累:可出现少尿、无尿、水肿,直至肾功能衰竭。

04

辅助检查

4.1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中三系血细胞减少是MAS最早表现之一。特别是SJIA患儿多数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升高, 如果发现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即使仍在正常范围, 也应该警惕MAS的发生。监测三系下降趋势比具体数值更加重要。

红细胞沉降率(ESR)在合并MAS的病例中可快速下降。

凝血功能的异常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延长、低纤维蛋白原(Fib)血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减少及D-二聚体(D-Dimer)的增加。

血清肝酶及血胆红素升高: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可升高, 以AST升高更明显, 其特点为短期快速增高, 可在数小时内进行性增高;部分患儿可出现总胆红素升高, 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甘油三酯(TG)、乳酸脱氢酶(LDH)和血清铁蛋白(SF)显著增加。特别是SF往往急剧增加,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工具。SF水平可作为MAS严重程度、 疾病活动、 治疗效果及预后等评估的指标。

骨髓细胞学检查早期表现为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 后期出现可吞噬红细胞、 血小板、 有核细胞的吞噬性组织细胞。骨髓细胞学检查虽然不是诊断的必备条件, 但是细胞学检查发现无恶性细胞浸润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目前无确切证据支持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在MAS诊断中的意义。sCD25及sCD163 在MAS中均有明确高表达。IL-18在SJIA-MAS明显升高,较其他原发及继发性HLH有特异性,IFN-γ在SJIA中正常,合并MAS时明显升高。腺苷脱氨酶2对淋巴细胞成熟、巨噬细胞分化增殖以及炎症因子释放有重要作用。腺苷脱氨酶2可能成为MAS的生物标志物。但是,以上这些生物标志物目前很少应用于临床。基因学检测:部分患儿以MAS起病,发病年龄小,起病急、进展快,此时行基因检测有助于除外原发性HLH。

4.2 影像学检查 

肺部CT:合并MAS时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毛玻璃样变、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和淋巴结病变。心脏超声:MAS经常出现心脏受累,主要表现为心包积液和心脏扩大。腹部B超:肝、脾进行性增大,腹水形成。

05

诊断与鉴别诊断

MAS的发生和儿童风湿性疾病原发病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原发疾病突然加重或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该考虑MAS的可能。SF升高和血细胞进行性下降在早期诊断中具有敏感性。临床上广泛应用的MAS诊断参照HLH-2004诊治指南。但HLH-2004标准不适于MAS的早期诊断,如HLH标准里的脾肿大、高铁蛋白血症也是活动期SJIA的常见表现,无法作为原发病活动与继发MAS的鉴别标准。此外,SJIA患者活动期常伴随白细胞、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的升高,满足HLH血细胞减少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标准时,MAS往往已发展到后期,此时的治疗难度明显增加。2005年由Ravelli等制定了MAS在SJIA的初步诊断指南,此后于2014年在热那亚进一步确立SJIA-MAS 的分类标准。201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国际儿童风湿病试验组织(PRINTO)发布了SJIA-MAS新分类标准。

2009年Parodi等制定了JSLE-MAS的诊断指南,但此诊断方法并未得到广泛运用。KD及JDM合并MAS迄今为止未发布国际公认的诊断建议,目前临床诊断主要参考HLH-2004诊治指南及2016年EULAR/ACR/PRINTO发布的SJIA-MAS的诊断标准。

感染是继发性HLH最常见的诱因,如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原虫等感染。其中EB病毒是继发HLH的最常见病原,EB病毒继发HLH血细胞早期下降更明显,而SJIA由于原发病本身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升高,噬血时需要关注的是其动态下降的过程,而不是绝对值,诊断EB病毒继发HLH需要全血和(或)血浆中检测出EBV-DNA,和(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EBV编码的小RNA(EBER)阳性。

恶性肿瘤易合并HLH,其中以淋巴瘤合并HLH多见,此类疾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骨髓细胞学检查及组织病理活检是除外诊断的金标准。

原发性HLH为常染色体或X连锁隐性遗传病,患儿多发病早,存在相关家族病史,病情进展急剧,病死率高,可行基因学检查及NK细胞活性检查以鉴别。

06

治疗

MAS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应尽早积极干预。实时监测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早期确诊,积极去除诱发因素及尽早应用免疫抑制治疗,是改善MAS预后的关键。MAS的发病多伴随着原发病的病情活动,此时需要明确治疗的重点及方向,采用的治疗方案以兼顾MAS及原发病活动为主。MAS的治疗应基于包括风湿免疫、血液肿瘤及重症医学等多学科联合的基础上,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传统免疫抑制治疗、新型细胞因子阻断剂及其他辅助治疗。但迄今为止,并没有有效证据支持的MAS治疗指南推荐。

6.1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 

MAS一经诊断, 大剂量GC冲击疗法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案,该方案能同时兼顾MAS的控制及原发病的治疗。推荐静脉注射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15~30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1 g/d,连用3~5 d,根据治疗效果可间隔3~5 d后重复应用,后序贯泼尼松1.5~2.0 mg/(kg·d),分2次服用。待血细胞及凝血功能异常纠正后,逐渐减量激素,避免MAS复发。

6.2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T细胞免疫快速控制炎症, 增强激素作用同时减少激素的用量。该类药物主要包括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CsA可作为MAS一线治疗,早期联合大剂量激素应用,或作为部分患者激素耐药后序贯联合治疗。推荐初始剂量为4~6 mg/(kg·d),急性期可静脉或口服应用,MAS控制后可改为2~3 mg/(kg·d)维持治疗,应警惕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的复发。主要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牙龈增生和肾毒性。临床应用CsA应该注意监测血药浓度。

6.3 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 

大剂量GC冲击联合CsA治疗无效时,可参考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04方案应用VP16的治疗。应关注该药可能导致的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及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

6.4  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

近年来,有学者报道在激素联合CsA治疗失败的MAS病例,尤其是对于有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ATG治疗可能是较VP16更安全的选择。ATG通过补体依赖的细胞溶解反应杀伤CD4+及CD8+T细胞。虽然ATG较VP16有较好的耐受性,但仍应注意过敏等输注反应发生的可能。目前未检索到国内文献中有ATG应用到MAS的经验。

6.5 新型细胞因子阻断剂 

SJIA-MAS在对激素及CsA反应不足时,应用IL-1受体拮抗剂阿那白滞素(anakinra)可能有效,由于该药也是SJIA原发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因此治疗MAS的同时对于控制原发病的病情活动也是有益的。一旦以MAS为主要治疗目标,此时药物剂量应>1~2mg/(kg·次)的常规治疗剂量。该常规治疗剂量治疗过程中,SJIA患儿仍有发生MAS的可能,基于在MAS及感染继发的HLH患者中应用阿那白滞素均获得了确切的疗效及安全性。Halyabar等于2019年发表的多学科循证意见推荐阿那白滞素2~4 mg/(kg·次)(或更高剂量), 每6~24 h静脉应用用于MAS的治疗。即使在可疑合并感染的病例中该治疗也是可行的。

目前为止没有其他IL-1拮抗剂治疗MAS的循证证据。虽然有一些散发病例报告表明发生MAS的患者经IL-6受体拮抗剂托珠单抗(tocilizumab, TCZ)治疗后病情改善, 但也有患者在应用TCZ过程中发生MAS。因SJIA疾病本身可引起MAS,很难将TCZ治疗导致MAS与SJIA疾病治疗不充分导致MAS的发生区别开。因此, 本共识不推荐IL-6受体拮抗剂用于MAS的治疗。

对于儿童风湿病患儿合并EB病毒感染诱发的MAS病例,CD20单抗可通过清除B细胞这一主要病毒载体而控制病情。在JSLE-MAS病例的治疗中,CD20单抗也有治疗成功的报道。

6.6  其他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可联合大剂量激素及CsA早期应用控制MAS,推荐用于合并病毒感染相关的MAS病例。尚未证实其单独应用对于缓解病情的有效性。血浆置换可清除炎症介质、调节免疫,有急性期应用作为MAS辅助治疗的报道,尚缺乏大规模循证证据。

07

结语

多种儿童风湿性疾病均可并发MAS,以SJIA最多见,也可见于JSLE、KD及JDM等。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推测MAS发病率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细胞溶解功能缺陷及巨噬细胞活化是MAS的主要发病机制。MAS可表现为发热、血细胞下降、多脏器损害等,SF增高是本病最具价值的实验室指标。MAS的早期诊断依赖于临床综合判断,包括正确识别原发疾病,判断病情活动,除外合并感染并动态监测血细胞、SF等主要指标的变化。激素联合CsA是一线治疗方案,控制不佳时可选择VP16,IL-1受体拮抗剂等新型细胞因子阻断剂也将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略)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风湿免疫学组

中国儿童免疫与健康联盟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执  笔:苏改秀,王新宁,侯 俊

参与审定专家(按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序):安云飞,关凤军,郝 胜,胡 坚,胡秀芬,黄文彦,赖建铭,李晓忠,李永柏,苏改秀,孙 利,唐雪梅,王晓川,王亚军,吴凤岐,吴小川,杨思睿,尹 薇,俞海国,张秋业,赵冬梅,周 纬

参与制定专家(按单位名称首字汉语拼音顺序排序):北京协和医院(李 冀);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张 伟,方 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唐雪梅,安云飞);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刘 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晓川,孙 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曲书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戎赞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吴晓林);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卢 巧);湖南省人民医院(杨曼琼);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乔莉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胡秀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尹 薇);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杨思睿);江西省儿童医院(邹 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胡晓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俞海国);中山市博爱医院(李小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孙良忠);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秋业,李 蕾);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张洪霞);山东省立医院(王 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周 纬);上海市儿童医院(黄文彦,郝 胜);深圳市儿童医院(李永柏);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吴凤岐,赖建铭,苏改秀,侯 俊,王新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胡 燕);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晓忠,关凤军);天津市儿童医院(胡 坚,刘 力);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育英儿童医院(郑雯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小青);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继红);乌鲁木齐儿童医院(赵冬梅);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王亚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杜 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吴小川)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0 Vol.35(11):825-831

#超能健康团##医师报超能团##健康科普排位赛#

更多巨细胞多少是正常的(巨细胞的正常值应该是多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