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明代知府是几品官职(明代 知府),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明代知府是几品官职(明代 知府)。

明代吏制前言:

古代的吏制是分阶段的。在魏晋朝之前,吏其实还算到百官中,如《汉书》就有记载:”吏员自佐史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但是到了东汉及魏晋南北朝时,就出现了变化,随着门阀的兴起,以及九品官人法的出现,吏不再受到士大夫的认可,特别是门阀世家极其轻视胥吏。胥吏的地位再也没有西汉初期的“布衣将相”的说法了。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完善,吏再次被读书人所轻视,认为只有读书不成之人才会去做吏,或是吏是剥削人民的,在读书人的眼里,吏比农民的地位还低下。

不过此时吏并非如同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地位低下,隋唐宋时期,官员品阶制度是分内流官和外流官的,吏是属于外流官一种,可以通过三年一考晋升到内流官中,也可以参与科举考试,直接晋升。

到了元,吏的地位就突然提高了。由于蒙古人不识文字(其实是不太识汉文,因为成吉思汗法典中规定了每个"国人”的孩子必须学习畏兀儿文,后来改称八思巴文),为了完善统治,元朝的统治阶级参考了契丹辽国和女真金国的制度,将吏的地位提高了。

虽然此时的吏的品阶很低,且晋升的时间很长,可依旧能做到高官,由于元朝的少有科举考试,吏就成为步入官场的绝佳通道,因此就有一种说法“元叶以吏为出身之阶,人争求之”。

明代吏的地位

明虽承元制,可朱元璋也是从最底层一步步获取的天下,因此他也受到元朝官吏的压迫、剥削过。因此明朝建立之后,为了防止地方胥吏的贪腐,朱元璋施行了“重典治吏”和“以良家为吏”两种模式。

早期时,能担任吏的,是从农民中选拔的,且年龄不得抵于三十五岁,样貌、品相都要上佳者才能担任。但到了洪武十二年后,随着制度的完善,需要读书识字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此时,胥吏也从读书人中寻求。如:

1、朱元璋曾下旨,要求学无成者为吏,即在官署(学署)读书十年还无成者,就要去当吏员了。

2、考中科举了,可没有实缺的,正好地方缺少吏员,因此补充的。

3、国子监学生因犯法,被处罚到地方为吏的,如洪武和成化时期就处罚了些打架斗殴的国子监学生,或是同样考过科举的举人,也有被处罚的。

4、犯官,也可能因犯事,被处罚到边远地区做吏员的,如洪武时期的高以远,在建文初年时就被罚到湖南偏远区域做吏员。

明代胥吏的地位,早中期还行,虽有重典压制,可毕竟是吃皇粮的,而且晋升渠道也还没受阻碍,每三年一考,连续三次上等着,会得到补典史(类似警察局局长)的实缺,也可以调动到外地补实缺,这个时候就离官阶不远了。典史可以算做末流小官了。

但是到了嘉靖时期,就出现了改变,随着科举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地方官的实缺较少,胥吏的晋升渠道被堵住了,所以地位在读书人的眼中就成为了末流,回到了宋代时期的低下,被读书人所不齿。

明代胥吏的品阶

明代胥吏是有品的,这点在洪武十九年时,就列为定例了。

“又定六部每科设郡吏一人,历九年予从七品出身;省、府、台、六部胥吏、令吏亦历九年,侬已定资格出身”。

因此后来的《大明会典》中就有规定,省、府的吏员长官的品阶在从七品到从九品不等。如州判,就是从七品官。当然这时候的吏,可以说是比较高级别的了,明中期还能人能从基层干到这个位置,甚至是到达尚书,可到嘉靖时及之后,就再也没有胥吏能担任到这个位置了,基本都被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员所占据。

所以明后期,吏员的最高品阶就是九品及从九品,如各馆局大使是九品官,京城主薄是九品官,京城典史是从九品;若是基层县的话,上等县的典史是从九品,下等县的典史可能没有品。

其他的胥吏,是没有品的,但是有特权,可以免一定的赋税和徭役,若是在册的人员,在九年大考晋升后,还能推举一人接任他的位置,也可以在退休后,也可以举荐他人来接任他的位置。另外在册的吏员还有薪酬,如狱吏每个年有2石的俸禄,且吃住是由地方承担的(吃食堂住官署)。

造成吏没有品阶的误解原因

首先就是吏必须要到长官这一级别才可以有品阶。

此次就是明代的在册的吏员很多,根据学者的考究可能在五万六千人至六万八千人左右。加上后来明朝官府的腐败,因此在清代时期,就有人认为是胥吏的腐朽才导致地方不靖的。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明后期,很多人争抢吏员的位置,宁愿做白役,即免费的劳动力,这种白役是不在册的,人数也很庞大,他们的俸禄国家不会承担,而地方官府有时候会以包税的状态,赋予这些白役征税的权利,因此油水很大。

参考文献《明代吏典制度简说》

图片均来源网络

当不了官,难度应该和登天差不多。

明朝的官员基本是科举和武举选出来的,当然有钱可以买官。

小吏之类的只是官员自己雇佣的人员,相当于临时人员,由官员自己掏腰包发工资,地位比较低,这类人是没有官职的,也没有办法升官。

更多明代知府是几品官职(明代 知府)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