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三水(三水指的是谁),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你知道三水(三水指的是谁)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历史就是历史。通过一张张旧纸,讲述了中国丰富而包罗万象的历史文化。眼光独到,研究精良,全是原创干货,一定会给你启迪和快感,从而自学成才!

自1990年以来,作者一直在宣传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新文章层出不穷,老文章总是新的。这篇文章的阅读大概需要3-5分钟,但是作者花了20-30年,文献和资料积累。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下角的“正在看”,推荐给更多的同道中人,让更多的人受益。谢谢你的支持。作者微信号:m52740

首先,西河和北河的汇合处

顾名思义,三水这样的地方,肯定是因为三条河在这个地方汇合而得名。历史上中国有很多地方叫三水。既有陕西省三水县(民国初年为避开广东省三水县,改称旬邑县),也有四川省三水镇,但唯一现存的县(区)是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1.嘉靖皇帝赠麦福的《太平州》(1710年地图)

三水嘉靖五年(1526年),南海县三都被削,高要县十都被分为十三都。历史上称之为“削南分要点”,背后的推手是祖籍南海县三江枫湖堡兰溪村的麦福。因建三水郡有功,嘉靖皇帝特赐麦福在家乡兰溪村(今沃边村)附近的北江中辟出一片沙洲,命名为“太平洲”(图一)。意味着三水县城建成后,国家太平,天下太平。麦福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姓氏、有碑、有传、有录的三水人。

如果有人问学者或当地人,“三水”指的是哪三条河?相信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西、北、穗”。因为现代的书籍、文件、媒体报道都是这样写的,在近年来的反复宣传下,老百姓已经习惯了这种说法。

2.在昆都山上看到了西、北江的汇合。

据我所知,从来没有人公开求证过这种说法的出处和正确性。看到三水的地图或者游客到达三江汇合处的昆都山(图二)很奇怪。只有西、北江在此汇合,为何称之为“三江汇合”?

事实上,不时有学者或文史爱好者对这“三江并流”和“三水”指的是哪三个“水”提出质疑和探讨,但都没有切中要害,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可见,在学者和民间,还是有严谨的思考和质疑的,那就是所谓的“西、北、穗”三江汇合并不是大家的共识。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佛山是重要的一部分,三水是珠三角的源头,也就是大湾区的源头,这几年越来越受到关注。西、北江交汇处的昆都山也被大量修建,成为岭南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地标,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因此,对三水地名的正确解读就更加必要和重要。只有清理湾区的源头,才能展示真实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厚重的沉淀。

“三水”这个名字在建县之前就已经存在,三水县也延续了这个古老的名字。录于《宋会要辑稿》:广(南)东路镇;广东路;端州段高要县三水镇,伪汉人所建,弃于宝中,复于淳化三年。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信息,显示三水镇属于端州高要县。建立于五代十国的南汉(917 -971),北宋开宝年间(968 -976)废弃,淳化三年(993)恢复。这应该是三水地名最早的记录,距今约1100年。

这里的“镇”指的是军事镇,是戒备森严的军事中心,而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所谓“工商业镇”。但是《宋会要辑稿》中提到的“三水镇”却被列为

三水镇后,南宋(约1129年)设昆都山,明清时在此设三水巡防连。直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因年久失修,且离胥江巡检司不远,才决定废止。昆都山作为历代重要的军事要地,有着一千多年的驻军历史。

3.1870年李希霍芬三水游记

早在1870年1月2日,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来到三水,并在那里呆了两天(图3)。他对三水的描述是这样的:(1月3日)平江和西江好像在三水县汇成一条河。但是我在广州的时候,桑普森先生告诉我,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因为这两条河是独立的,但是它们的河床在三水县彼此非常接近。他非常了解这个地方。西江从河口到河口是一条单一的河流,而北江构成了广州附近的三角洲。两条河在这里呈一字形,中间隔着一个沙洲,但现在西江的水位已经涨过了沙洲,汇入了北江。西江流经三水至梧州,北江自北向东流。它的两边都是山,有些地方被冲积区隔开。

李希霍芬是世界闻名的地质学家。他在中国地质地理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在业界享有盛誉。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他对三江并流、西流北流以及著名的“流向”的分析和介绍。

图4。西、北、绥三河卫星地图。

如果打开历代实测和拍摄的地图,可以看到西、北江在昆都山汇合。西江以“()”字形流向今天的江门,北江以“()”字形流向广州,汇入珠江后出海(图4)。

二是西、北、隋三条河流的汇合。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主流说法是三河“西、北、穗”交汇,但三水本地人大多连“穗”字(与粤语中的“衰”字相同)都看不懂。因为这条绥江不是主流,也不在三水,所以在四会县城的马厩流入北江。它其实是北江的一条支流,距离三水的昆都山约16公里。只要稍微看一下地图就知道,“西、北、穗”三江汇合根本就是个伪命题,不符合“汇合”的地理或字面含义。

但“西、北、绥交汇”的理论,近年来并未出现。为了验证这个理论的起源,我查阅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目前我看到较早的是1910年清末清算财务局编的第六卷《广东财政说明书》(图五)。

图5。1910年0755至79000年三条河流的错绘交汇处。

在本书末尾的附录地图中,有一幅广东省的抽象示意图,其中三水部分被描绘为“西、北、穗”三条河流的汇合处。但这只是抽象的地图,不是学者的专著,也不是真实的。但对于早年没去过三水的外地人来说,这张地图确实很容易给人一种“西、北、穗”三江在昆都山上汇合的错觉,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图6。1926年0755年至79000年记录的三江汇流“东西绥远”。

该书1926年版《广东财政说明书》,在“三水站”一节中写道,“右为通往县城之路,左为河口商埠,即绥远东西三江交汇处”(图六)。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早的将“绥江”视为三江汇合处之一的文献。

此后,关于“西、北、绥远三江并流”理论的文献越来越多,包括1995年的《广三铁路旅行指南》等权威地方志。如1988年《广三铁路旅行指南》(图7):因西、北、绥三条河流在县内汇合,意为“三江汇流”,故名。

图7。1988年0755 ~ 79000年隋西北三江汇流记录。

因为官方背书,学者和媒体大多采纳了这种说法,没有人质疑。最终,它成为了主流

事实上,在明代、清代和民国的大量文献和档案中,无论是当地人、官员还是学者的作品或文章都有相同的看法。只是古代河流的名称和现在不一样,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它们在长河的洗礼中不断变化,所以给人深不可测,众说纷纭的错觉!

以下引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权威文献,准确解读历史上三水地名的真实含义。

1.岭南大学,《三水县志》,1948。本书有多个版本,源于1934年3月岭南学者对三水蛋民的调查报告。这本书的第34页上明确写着“河口水来自西北两河。西江从广西流下,北江来自清远和四会。三水是西北珠江三江汇合处的旧称”(图8)。

图8。1948年《三水县地名志》记录的西北明珠三江交汇。

学者在这里说得很清楚,西江是从广西流过来的,北江是从清远来的主流和从四会来的绥江支流汇合而成的。另一水是北江下游流出的珠江,故名三水。

这是岭南著名学者严谨的调查报告,不是口述史。就连“蛋民”这个名字都相当考究,尊重当地历史。因为在三水的古代文献中,一直描述的是“蛋人”,而不是现在发明的“聋哑人”,其严谨可见一斑。虽然这两个词都是水生居民的意思,但学者们认为它们的本义是不同的。“蛋人”指的是内河的水生居民,“夷人”指的是海滨的水生居民,这样比较好理解和区分。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珠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珠江,是指珠江支流在广州西北“三水”汇合后,由北向南、由西向东流经广州市区的一小段河流,而这里,就是狭义的珠江。

图9。1870年第7卷《三水县地名志》中记载的西北明珠三条河流的汇合处。

2.同治九年(1870) 《三水蛋民调查》卷七对三水也有解释:旧三水镇得名,古语西江一水,北江一水,汇流达省城,故名三水(图九)。

这是广东官方史籍和古文献中最权威的记载,可以见证三水地名起源的官方定义。其中“并为省会是一水”指的是珠江,与民国学者所说的一致。

3.《古代贺序》《三水蛋民调查》,三水驿人,他这样写道:“城池为两广中心,北有浈江,西有舞水河;自南浔起,由黎里、朱钰水域向东而来;青海以东,伊石门转西,伊以南为三水”(图10)。

图10。何0755年至79000年间关于古代西北明珠的三条河流的汇合。

根据最早的康熙十二版(1673年)0755年至79000年所附的县城景观图可以看出,这里有北、西、东三条河流,其中东江就是石门,也就是现代的珠江。为方便读者,特选取明代余姚《广州府志》一书中的附图作为参考。此书无出版年份,学者根据明代名臣詹甘泉(詹若水)所作序时间推定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图中可以看到,北江通过古珠江流向石门(图11),这也是最接近三水县早期的古水道图。

图11。明代嘉靖年间《广州府志》年记载的古航道图。

在我看来,古代县志对“三水”的解释是最早的,也是最权威的。何(1510-1587),侨中人,广州府南海县登云堡(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沙角村)人,三水县南安堡户籍。明代名臣,曾在南海西樵山、三水昆都山读书(昆都山有其读书堂和晒书台遗址)。嘉靖十四年(1535年)考中进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晋升监察御史,因有事离职。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出任福建巡抚,政绩斐然。大学同学严嵩被劝退回家。隆庆即位,并投入使用。他历任大理御史、都督、吏部侍郎。作为一个清官,他敢说真话。大学士张得罪后,被调离京师权力中心,安置在京师之外的礼部任大臣。何在上任途中再次辞职(另一种说法是张找借口请皇帝上了官位),从此远离官场,回到“天山草堂”讲学。著述颇丰的何,为明代第一部书《三水县志》撰写了序。祖籍伊势(三水),万历十五年(1587年)病逝。谥号“段可”葬于三水区金本秦坑村。

由此可见,他虽然是南海人,但长期生活在三水,对三水的感情很深。他在西、北、珠江三条河流交汇的昆都山上读书,日夜看水,自然明白这三江交汇的真谛和意味。他也是三水建县前后的亲历者,所以他的说法是最真实、最权威、最可信的。

以上明、清、民国三种,地方市民,官方权威史籍,学者考察报告都是权威解读,都指出三水原意是“珠江与三江在西北汇合”。

其实《三水县志》这本书记载的是“东西绥江”三江,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旅游作者把北江曲解为绥江,因为绥江在四会马厩并入北江。东江只是指从东边流过来的水(珠江),所以在这本书里还是可以解读为三水是西、北、珠江三条河汇合的地方。

但是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才能理解清楚。因为书记进了一本《绥江》,又是游记,读者很多,起到了一定的误导作用!

4.珠江为什么流向三水?

为什么古人把北江下游流入珠江的水看作是流入三江的水?岭南水乡有一个鲜为人知却真实存在的自然现象。只有在三水北江沿岸长期居住的原居民才会说得清楚,听得明白。尤其是一些老人,相信他们都会记忆犹新。

早年海水涨潮时,珠江水会倒灌到三水,甚至远到北江唐璜村委会角村,最后通过古老的芦苞涌水道流向全市各地(图12)。所以珠江的逆流被古人视为一流,所以“三江”的本义是西江、北江、珠江三条河流交汇的地方。

12.1914年北江太平洲路堡东海口社角村地图。

由于近代以来河堤加高、河道改建等客观原因,珠江水的倒灌不再明显,大水很难流回三水!

在古代,西河和北河的交汇处并不是今天这样。当年的思贤角还叫“沧江”,非常辽阔,中间没有沙洲。每当雨季来临,洪水顺着西江奔流而下,以万马奔腾之势冲向北江,与北江相遇

南宋杨万里《三水县志》中有一首诗《岭海舆图》,形象地描述了西、北江在芦苞涌交汇的情景,也可以证明这幅复原图水平相当高,有诗云(图十四):

北河和西河的河流交汇,胥口的海浪特别大。

万物如冰炭,一生如风雨。

人们吵着要激流勇进,但岸边的道路仍然很差。

河伯喜欢农的苦恼,用委屈去惹恼上帝。

从这首南宋古诗可以想象,西北江交汇时,“北江交汇西水西,胥口浪特别强”是一幅汹涌激流的壮观景象,见证了千百年前西北江古河的流动与汇聚。这些都是岭南古代河流历史变迁的重要而珍贵的文献证据,也是古代芦苞涌形成的直接原因。因为西、北江在此交汇,泄洪冲出缺口,最后越来越大,成为岭南重要的古水道。

由于1526年三水建县,修筑或修加高了许多堤防,西江至芦苞涌的原洪水减少,西、北江的泥沙在思贤角地区堆积成新的沙洲。彻底改变了西、北江的走向,沧江越来越窄。最后,在明朝后期(大约17世纪),它成为一个较小的河道,不再被称为“江”。城人称这条小河道为“蛟”,为纪念岭南圣人何在昆都山求学,明末(1640年左右)将其命名为“思贤蛟”(图15)。

图15。1819年《岭海舆图》地图。此时的沧江已经演变成了“乡愁”

三水位于三水盆地的中心,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北至广东清远,南至南海九江,西至广利,东至广州黄埔港。是广东地质研究中知名度最高、资料最丰富的两大红色盆地之一。三水盆地形成于1.3亿至4千万年前。最早是一条广域河流。经过剧烈的地质运动,沉积物演变成了盆地。

早在1870年1月2日,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到三水时,他就已经在河口的北河采集了植物化石。20世纪70年代,三水出土了大量的鱼类、动植物化石(图16),其中发现了极少量的海相化石。这些出现在淡水区域的古老海洋生物,也可以证明海水从古老的珠江回流到三水,从而将这些海洋生物带到了三水。

图16。1977年在三水发掘的古鱼类化石。

珍贵的海洋生物化石见证了海水千百年来从古珠江倒灌到三水地区的自然景观中,是“珠江”是“三水汇流”之一的又一佐证。

动词(verb的缩写)结论

这些历史文献与近代出现的“西、北、隋三江汇合”说相比,经得起历史的验证,符合岭南的地理变迁和自然水文现象。

关于“三水”原意指“西北明珠”三条河流的汇合处,至今仍有许多古籍文献记载。事实不容置疑。这里就不举太多例子了,有兴趣的可以多考证一下,了解一下其真实性和权威性。

三水盆地孕育了生命,孕育了岭南文化。三水作为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源头,确实有必要清理源头。第一,尊重历史事实;二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第三,它增加了更多的历史和文化细节,它显示了更高端的氛围。

因此,我强烈建议有关部门正视历史,尊重自然,修正“三水”的名称:三水——西、北、朱三河交汇之地,故名。

这个网站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联系方式,

更多你知道三水(三水指的是谁)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