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都关心为什么说华为是国产(为什么华为是国产老大)相关问题,本文通过数据整理出为什么说华为是国产(为什么华为是国产老大),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中国汽车工业出不了华为这样的世界级企业?你讲讲华为的前世,基本就能明白为什么了。如果你想知道华为为什么能把中兴扔出大街,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华为开始做通信产品的时候,有几个来自国企的竞争对手,大唐、中兴、巨龙,合称为大中华。

华为和国企区别在哪?

最大的不同在于主动性和创造性。前面已经有人具体说到了国企和民企的区别,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华为是标准的民企,而且是区别于一般上市公司的民企,所以,民企与国企差别就不用不多说了,在这里我想从华为的管理模式的角度来谈谈华为何不会犯大公司病,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竞争力。向西式学习管理华为之所以不断得以发展壮大,最核心的因素是管理,因此它也被国内的民营企业奉为管理界的黄埔军校,从华为出来的管理人员会把一些相关的管理经验通过培训咨询的方式传递给其它公司,但是,能学到华为管理皮毛的公司凤毛麟角,

华为在1997年销售额就达到41亿元,位列中国电子百强榜前十,但是在这家创业十年的公司里,研发和市场都严重依赖于“技术英雄”和“救火队长。1997年,华为任正非等公司高层去美国考察取经,正在担忧华为无法突破管理瓶颈的任正非,被IBM高管展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研发管理模式所打动,当时就下定决心:无论花多少钱,也要让华为学会这套东西,

从此以后,IBM算是华为在管理上的老师。20亿元上马研发管理系统与IBM谈妥后,IBM承诺向华为派出70位顾问,条件是每人每小时收费从300美元~680美元不等,驻扎5年,手把手教,总账算下来华为至少要掏20亿人民币!这在当时的中国企业界简直不可思议,当然即使是放在今天,也没有几家公司敢掏20亿元去提升管理,

1998年50名西装革履的IBM顾问进驻华为,300多名业务骨干被从研发、市场、生产、财务等部门中抽调出来,只为配合洋顾问们的工作。在大会上,任正非宣布华为要在3~5年,集中上马IPD(集成产品开发)、ISC(集成供应链)等8个管理变革项目,他拍着桌子喊道:谁要是抵触变革,就得离开华为!任正非还用政治术语来表达想IBM学习的决心,他在公司不同的场合鼓吹“决心要穿一双美国鞋,那我们就不能摇摆,如果我们今天摇摆这样明天摇摆那样,我们将会一事无成,

所以要坚定不移地向IBM学,集中精力向IBM学,不摇摆。”自此以后,IPD系统以及后续的供应链、人力、财务等系统相继落地,让任正非掌握了驾驭巨型战车的能力,也让华为拥有了能够成长为全球级企业的制度框架,1998年之后的这些平素不为人所知的制度改革,才是华为能够攻城略地战无不胜的关键,而不是技术英雄、加班文化和深夜排队打车的任式朴素。

华为是中国的国宝级企业,类似韩国的三星,为什么华为会这么成功?华为做对了什么?

国宝级企业?谁封的?国内优秀的企业多了,献身国防事业的,现身医疗事业的,能源的,献身安防事业的国有企业,他们才是真正的国宝级企业,很多企业做着赚不了太多钱但是保障国家安全的,而且员工幸福感又很强的,华为水军,请不要在这里动不动就国家级,华为是个非常成功的企业,但是也是个残酷的企业,不止对竞争对手,也对自己员工,挣钱也许多,但是付出更多。

为什么那么多的公司想学习华为的企业文化,却最终都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连3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很多老板却当睁眼瞎,傻啦吧唧的跟华为乱学一通,我承认,很多老板确实很有生意头脑,但是在企业文化方面基本上可以算作弱智。我讲一个特别简单的事情,前年春节,我回老家,临走的时候,特意带了我父亲从山上挖的两株兰草,想带到深圳这边来,我也知道,广东这边天气湿热,而且热的时间比较长,土质也不一样,但还是想试一试,

的确,事实与我的预期不符。兰花是有生命的,但就是不开花。这时候我不得不承认“生在淮南的是橘子,生在淮北的是橘子”这句老话是多么的正确。这是什么意思?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尤其是时间和地点。当然,我的实验失败了,但对我来说,毕竟没什么可失去的。但经营企业是不同的。风险很大,一不小心就很容易亏损。如果老板只拿公司当小白鼠做实验,那就太不负责任了。一方面说明老板本人缺乏自信,处处向别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说明老板对企业管理的认识太肤浅,容易迷信和盲从。

更多为什么说华为是国产(为什么华为是国产老大)相关问题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