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多大都要相信(相信的程度)
无论多大都要相信(相信的程度),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无论多大都要相信(相信的程度)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来源:人民
你做过MBTI测试吗?结果如何呢?'
今年,这类问题频繁出现在社交场合,职场简历和社交软件中随处可见由四个英文字母组成的一串密码。这个简称为MBTI的测试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它四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很多困惑都通过这一串字符得到了解释和释然。世界各地的名人也被贴上了MBTI的标签。16类人格中有鄙视链和配对表,甚至有人开始卖每个人格的水晶3354。简而言之,MBTI已经取代了占星术,成为新一轮认识自我和他人的万能工具。
MBTI被称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示器,是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提出的人格类型理论模型。测试由四个维度组成,分别是外向/内向、真实感受/直觉、思维/情绪和判断/感知。经过两两组合,最终分为16种性格类型。完成93个问题后,测试者会得到一份关于自己性格的分析文件。
MBTI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特别依赖的一个标尺,无论是出于社交目的还是了解自己。为什么一个只有16个结果的心理测试得到了这么高的传播?真的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吗?
我们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芳。王芳侧重于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关注我们所处的流动社会带来的人际环境的变化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塑造。她认为,公众热衷于MBTI测试来快速对人进行分类,部分原因是大脑是一个认知的‘守财奴’,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在处理信息时有更高的效率,从而快速应对复杂的人和世界。但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认知局限和标签化。过于简单的分类会抹平人与人之间的细微差异,模糊每个独特个体的面貌。也许MBTI也反映了现代人安置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的方式。当我们用简单粗暴的标签来识别和筛选可以进入亲密关系的对象时,随之而来的是快速重复的‘抬头’和‘低头’。
没有办法用简单的标签来识别一个真实的人。在简化的过程中,有些东西会在无形中被剥离。结果,我们贬低甚至扭曲了关系的本质。情感寄托,社会支持,心中特别重要的联系.这些精神意义会逐渐衰落而成为,关系成为工具,人成为手段。”王芳说道。在对话中,我们谈到了以MBTI为代表的标签化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对抗标签化,我们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我们如何有勇气进入一段关系,处理它的毛刺和皱纹。
社会变革仍在继续。作为一个一直保持观察的心理学家,王芳温和地向我们指出,她也在寻求一些问题的解释和答案。挂电话前几分钟,王芳笑着问,“我们还在谈论MBTI吗?”?我想我们进入了更广阔的海域。"
以下是《人物》和王芳的对话。
文|林秋明
编辑|淮阳
055-79000:你什么时候注意到MBTI测试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
王芳:我上大学时,我们会学习MBTI,并把它作为专业课程的一部分。当时对它的批评还没那么主流,我们觉得还挺好玩的,看起来还挺准的。之后工作,自学《人物》课程,也讲过这个考试。大概五六年前,我在备课的时候,想更新一些相关的东西,跑到网上看了一下,发现这个考试好像很受欢迎。
当时对它的培训一次就花了5万多,豆瓣上16类人都有自己的群。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点。不同类型的人给自己类型写的百科全书特别不一样。16种类型中,有几款说人数比较少。比如INTJ(建筑师型人格,被认为是人数最少,战略能力最强的人格类型之一,仅占人口的2%),但这种类型在网上的声音最大,讨论最热烈。但也有几个类型,比如我自己的ESFJ(执行型人格,约占人口的12%)。百科很短,群里很少有人讨论。
我开始意识到这里隐藏着某种社会心态。有些类型没有声音,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是大多数了。对他们来说,没必要被人看见。告诉我这就是你,好,这就是我。那些被认为比较小众的类型,在网上的音量会比较大,因为他们在大众的视野里更难被看到,被认可。但是在网络中,他们可以找到相似的人说话。
MBTI的性格分类来源MBTI网站截图
055-79000:与其他流行的人格量表(如星座、九型人格测试)相比,为什么MBTI能够“脱颖而出”而受欢迎?
王芳:在过去的两年中,一个明显的转折点是在这个测试中有粉丝。如果你在网上批评MBTI,你可能会受到攻击。星座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当粉丝心态出现的时候,它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是开始强烈地掺杂着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当人们捍卫MBTI测试时,他们实际上是在捍卫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感。
我的一个朋友想换工作。她说,你有什么职业相关的测试吗?所以我给了她MBTI。测试后她说太准了。这是谁编的?他在哪里?我想嫁给他。她的测试结果是INTJ。她告诉我,她从小就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奇怪的人。她的父母会想为什么你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她在测试过程中得到了解释。我不是一个奇怪的人。我就是这样。我只是和你不一样。
她突然有了这样的认识,很快加入了这种类型的豆瓣群,加了一个QQ群。她告诉我这个QQ群每周都有辩论赛。这让我觉得很有趣,他们正在练习那种类型为他们定义的东西。往往小众类型越小,越希望得到特别的支持,形成一个相互温暖的群体。当时我第一次感觉到,这个测试看起来不仅仅是一个测试,它的背后其实承载了很多社会和心理功能。它已经超越了科学或不科学讨论的边界,成为另一个象限。
055-79000:随着它越来越受欢迎,公众开始质疑MBTI的过于简单化和僵化,并将其定义为“伪科学”。它在心理学领域的权威性如何?
王芳:从科学角度来说,星座、血型等等。在心理学领域是不被认可的。他们声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描述性格,但没有经过心理测量学的测试。然而,MBTI不同。确实是基于一种心理学理论编制的,通过了一定的计量质量测试,虽然性能一般。它有它的问题,但至少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来说,不能和其他的划等号。虽然用了,但在大众心目中可能会变成类似星座,血型之类的。如何使用和解读是另一回事,但还是要从根上正名。MBTI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测试。
055-79000:有人认为,MBTI的结论总是充满了积极的声音,它显示了测试者的“理想人格”,而不是他的真实人格。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芳:如果你看看正版的MBTI用户手册,你会发现它给出的测试结果并不都是好的,它还会告诉你你的局限性是什么。因为刚开始的时候,这个测试用的最多的领域是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有什么样的首选风格,适合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有什么优缺点。
但当它被引入中国,经过两次、三次、无数次的传播后,人们发现了它额外的商机,现在社交网络衍生出来的东西已经超出了考试本身。我没有研究过目前只有阳性结果的测试是如何发展的。这是一个特别复杂的产品。在传播的过程中,出于商业目的,为了迎合受众,它可能会更多地谈论你的独特性和优点,而忽略了缺点,或者把缺点解释为优点,这样可以给主体一种价值感,使其区别于他人。
有一个社会心理学术语,叫做‘自我服务偏差’。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好的,正确的,有价值的,这意味着我们希望保持对自己的良好感觉。有了这个动机,我们就会做一些暗含自欺欺人的事情,比如不愿意客观地看到真实的自己。但是,人格成长的源头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自己相对客观的认识。我们不只是接受自己优点的一面;另一方面,我们不在乎。面对我们人格中可能缺失的东西,我们不一定要去修复,但至少我们能看到,能接受。
055-79000:当一些人接受MBTI测试时,他们发现过一会儿他们就会从这种人格变成那种人格。性格是流动变化的吗?
王芳:一个人的人格有生物遗传基础,所以它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不可改变的。即使我们成年了,性格相对稳定,也可能因为遇到的人,经历的事,或者通过学习甚至心理咨询,或多或少的发生变化。
至于MBTI的结果,如果你今天做这种类型,以后再做,它就会变成那种类型。一种可能是这个人的性格确实发生了变化,但如果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测了两次,并且这期间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会让他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那么大概率就说明了另一种可能,即该测试的'重测信度'不高。所谓重测信度,就是你用同一个工具多次测量一个东西,结果应该是稳定的或者接近的。
然而,MBTI经常被批评的一个问题是它的低可靠性。最主要的原因是,这种测试会迫使人们根据结果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这个维度,50分以上就是这个类型,50分以下就是那个类型。如果两次考试中几道题的选择发生变化,从原来的51分变成49分,分类就会发生变化。其实51分和49分的差别很小,但是在这种测试的评分方式下,会分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型,造成复试信度。这也是这种类型学人格测试的问题,导致人与人之间所有持续的细微差异都被抹去。非此即彼,每个人分在不同的抽屉里。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是程度而不是性质。
图《人格心理学》
055-79000:在当今的社交环境中,人们会用MBTI测试结果作为标签来开始他们的社交。比如很多人会问,‘你的MBTI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倾向于快速地对人进行分类?
王芳:无论是星座、血型还是MBTI,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功能,就是对人进行分类,这其实和我们大脑进化出的认知加工模式是一致的。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脑是一个‘认知守财奴’,换句话说,能省就省。这是把大脑宝贵的认知资源留给关键的救命的东西,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依靠直觉来反应,这是进化的适应性产物。分类是一种可以节省认知资源的处理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让复杂的世界变得有规律、有序、简单。
MBTI是一种人格的分类,可以帮助人们快速了解一个陌生人,形成第一印象,从而节省彼此打招呼、打探、摸索的时间、精力和认知资源。然而,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人比其他东西复杂得多。即使是属于同一类型MBTI的人,彼此之间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简单的对一个人进行分类,并以此为依据对ta进行评判,很可能会出现错误,你也无法真正清楚的了解这个人。如果要把这个结果作为约会与否的依据,可能对别人不太公平。
055-79000:MBTI的快速分类和标签对自我认识有什么影响?
王芳:从自我认识的角度来看,MBT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因为它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尽管它还很不完善。其实任何工具都可以作为认识自己的途径,星座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人有意识地想认识和了解自己,就应该鼓励。然而,工具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和依赖它?
比如分类很容易导致自我限制,自我贴标签。人类的特点之一就是自我确认。一旦我认为我是这样的,我就会不断寻找证据证明我是这样的,并用它来解释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但是,没有支持的证据被完全忽略或者曲解,我们就会懒于做出改变。
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种所谓的‘中间人格优势’。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人格特质就像一个工具箱。如果你有这一面和那一面,在不同的情况下,你可以像调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一样灵活应对你的环境,你可以得到更好的适应。从发展成长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你肯定还有一些需要调整和认知的地方。它们不应该被完全淹没或堵塞。
分类的另一个结果是人类的分组。分组后,出现了内群体认同和内群体偏好。例如,有些人认为我的INTJ比你的ESFJ更好,因为我们是专家型人物。经过这种群体之间的比较,相应群体中的人可能会越来越有优越感,甚至会出现各种类型之间所谓的‘鄙视链’。这与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MBTI理论基础背道而驰。荣格认为人格应该以平衡的方式发展,如内向-外向和感觉-直觉。如果你明显是其中之一,那只能说明这一端在你的行为上占了上风,而另一端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你要了解和发展对方,从而达到人格的平衡。换句话说,在荣格看来,只有吸收一切‘不是你’的东西,你才能真正完整。但是现在看来我们根本不是这样。一旦我们认定我在这一边,就要走极端,彻底抛弃另一边。
在心理学领域,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以MBTI为代表的人格类型测验逐渐被人格特质测验所取代,如‘大五人格’。与人格类型不同,人格特质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些相同的特质,只是程度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连续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人格是光谱而不是抽屉。在当前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像MBTI的人格类型测验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055-79000:我们之前谈论星座,现在我们谈论MBTI,都是出于了解我们自己的一种动力。但另一方面,我也不想了解的那么深入和全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悖论?
王芳:这可能表明我们使用这些工具实际上是相当功利的,这种自知之明指向了一些当下的需求。比如用来筛选人脉和员工,甚至有人会用它来指导人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是想自己做选择的,但是当这个社会变化快,信息过载,选项太多的时候,就会变得害怕或者懒于选择。这时候如果有一个所谓的引导性的东西来缓解主动选择的压力,我们可能也会愿意放弃控制,通过这种简单明确的方式来获得安全感。
所以此刻得到的心理测试结果,哪怕只是此刻我们的一个片段,我们也可能倾向于把这个片段当成我们的完整自我。当这个目标实现了,人就满足了,也就失去了再进一步的动力。因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自己有时候是痛苦的,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与效率第一的需要相违背,所以了解到此为止。
055-79000:我们要走什么样的路才能真正走向自己?
王芳:心理测试可以是一个开始,但当我们做这些心理测试时,我们仍然要问自己我们到底想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如果你想获得一个完美的自我认识,这些工具可以起到初步的、简单的作用,但要注意不要让它限制了自己,或者对他人形成不必要的偏见。Self其实是动词,不是名词。它在不断变化,而不是像你参加心理测试时那样固定不变。
要了解自己,心理咨询是其中一种方式,还有一些自救的方式,比如阅读和学习心理学的书籍和课程。再说,其实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只是我们总是依赖别人或者一些测试工具。很多人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麻木了,只是去做,而忽略了去体会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反思,比如我是怎么做这件事的,得到了什么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如果下次再做一次会有什么不同。这个经历和反思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系统的认识自己的方式,也是一个非常日常的方式。
另外,别人也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别人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样子。我们需要这种深入的交流,给对方确切的反馈来了解自己。
055-79000:这个已经进入关系范畴了。除了了解自己,MBTI现在更多的是用来处理关系。例如,MBTI16型配对表似乎显示了某一类型和某一类型之间的适应程度。这些配对方式如何影响我们对关系的理解?
王芳:我们处在一个流动多变的社会,我们的关系网络经常断裂,需要被抛弃或重建。我们也在和大量的陌生人打交道。此时,不同于传统的熟人社会,人际关系的自由市场已经出现,关系的流动性和开放性越来越高。我们有更多的自由来选择我们的联系人,甚至是合作伙伴。是自由,但是新的挑战也出现了。我们要思考,第一,我怎样才能被别人看到,第二,我怎样才能从茫茫人海中挑出我想要的那个人。
这个时候就会特别注重效率,希望能直接给对方。我迅速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交往,如果不值得,就不要浪费时间,马上换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依靠一些清晰的、可量化的标签来帮助我们简化推拉、试错的沟通过程,这可能最终会催生出类似MBTI配对表的东西。
但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既有相似性原则,也有互补性原则。相似或不相似的性格可能会成为伴侣。除此之外,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价值观和信仰的匹配。坐下来谈俄乌战争,谈女权,可能更重要。这些深层观念上的东西,可能跟一个人的性格没有太大关系,比如内向和外向。
更何况,一个真实的人是无法通过简单的标签来识别的,在简化的过程中会无形中剥离一些东西。结果,我们贬低甚至扭曲了关系的本质。情感寄托,社会支持,在我心里特别重要的联系.这些精神意义会慢慢衰退,变成,取而代之的是关系变成工具,人变成手段。
当然,从适应的角度来说,简化与他人的关系,工具化,是人们对当前特定环境的适应性选择。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策略。环境要求人这么做,人就这么做。如果不做,个人可能会有损失。这是从适应的角度来理解的。但从‘人’的角度来看,代价就是我们忽略了自己和他人身上人性丰富的一面,交流和相处会变得特别肤浅和肤浅,我们会因此错过很多。与人相处,需要不断的观察和交流,真正把一个人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片面的东西提取出来。和正确性必须相互权衡。你想的越快,犯的错误就越多,而且会导致每个人脸上的模糊。
图《人物》
055-79000:当我们越来越依赖标签来锚定自己和他人的位置,会发生什么?
王芳:最近,我在做与异化相关的研究,包括自我异化和他人异化。结果就是不把别人当人,也不把自己当人。比如我们常说自己是“工人”、“群居动物”、“研究狗”、“没有感情的赚钱机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纯粹的对象或客体,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这样做,我们可能是在应对拥挤的环境。当工作在要求你‘996’的时候,你无法挣脱。这个时候,如果你还把自己当人看,你可能会受不了。然后主动剥离自己人性的那部分,告诉自己,‘我是一个没有感情的赚钱机器,我工作是为了养家’。适应和忍受无法改变的环境可能会更好。但后果会是剥削合理化,然后长期存在。
让我们把它放大一点。当我们把别人当人看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文明社会不应该出现的伤害。心理学上称之为‘非人化’,比如称新冠肺炎感染者为‘小洋人’、‘绵羊’。这就是非人化的体现。战争年代,屠夫也是用这种侮辱名字的方式贬低外来群体的人。如果不把他们当人看,他们会受到残酷的伤害。这是人们需要特别警惕的一点。
055-79000:你提到在现在的移动社会,我们倾向于选择一种简化、快速的关系。在你个人的观察中,年轻人对恋爱关系的认知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芳:我们每个人都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需要。这是天生的本能。人是群居动物。被爱和被接受是我们生存的重要基础。然而,人们似乎越来越难建立亲密的关系。部分原因是我们对关系的期待和理解在内涵层面发生了变化,影响了我们对关系的实践。
我和一些年轻学生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会特别希望,遇到一段感情,一定是好的。如果不好,我马上就换。同时,他们希望良好关系的成本越低越好,付出越少越好。那些需要经营和试错的东西,都不在自己的预期之内,渐渐被抛弃。
我以前在一个网络课堂上告诉我的学生,当我们在一段关系中交流时,你需要告诉对方你的感受。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告诉对方,Ta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一个学生马上在屏幕上打出一句话:老师,我觉得突然说出我的感受会很尴尬。
这让我有点惊讶。心与心的交流会让他们感到尴尬,换句话说,他们可能已经习惯了这种肤浅的交流。有些人甚至放弃了现实的关系,转而爱上了‘纸人’,因为它绝对安全无害。换句话说,每个人似乎都害怕真相,无法接受对方的真相,同时又害怕对方看到自己的真相。
055-79000:现在,暗恋已经成为一种非常突出的情感现象。在快速“抬头”之后,通常会跟着“低头”。当你看到对方不符合你想象中的某一点时,马上忘掉它。
王芳:我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人会因为一些无关的证据,甚至一点点线索,一会儿‘抬头’,一会儿‘低头’?也就是说,仅仅根据一些片段或者仅仅是一次性的印象或者零碎的接触来定义一个人。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是多变的。但是那些轻易‘低头’,一看到线索就决定放弃的人,似乎不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也不相信关系是可以改变的。也许这和我们现在看到的甜宠剧或者媒体提供的模式有关。爱情小说中,男女主角往往没有亲密关系经历,谈一场一辈子的恋爱。这些作品塑造了错误的预期。
如果一个人有很多恋爱经历,在大多数评价中,他会认为Ta不纯,不是好人。我们对这种试错的容忍度很低。我们先把自己立起来,一定要找一个完美的人。然后,每当Ta有一点小缺点,我们就幻灭。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机会看到整个事情,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几句话,比如朋友圈的一句话,或者微博的一张图。随着时代传播方式的不同,我们感知输入的信息也在变化,判断一个人往往缺乏语境。
我们希望一切都能得到解释。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做出了某种行为,哪怕是非常片面的行为,也往往会归因于这个人的内在特质。这很可能是错误的,心理学上称之为‘根本归因错误’。导致我们在做出这种行为时忽略了情境原因,把一切都归结于个体,夸大了人格的个体作用。其实所有的行为都是性格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图《人物》
055-79000:怎样才能拥有动态的关系?
王芳:也许在这个普遍倦怠的时刻,当我们自己的精力已经被工作和生活耗尽时,我们不愿意去关注别人,更不用说去了解一个人了。其实,就在人疲惫的时候,缓解和补充情绪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与他人进行深度的情感交流。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高质量的友谊,无疑都是人类重要的情感供给。类似的情感联系可以提供最低的安全感。无论我们多么无家可归,那个地方总能给我们避风,提供一种舒适的感觉,尤其是在当下动荡、疏离的环境中,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当然,要从这样的关系中获益,前提是你需要先建立和培养这样的关系。然而现在,似乎每个人都只想摘桃子,而不是种树,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和经营一段感情。其实这是很矛盾的。显然,我们需要这些真诚的关系,但我们总是疏远它们。我们总想用它们去做别的事情,去实现某个目标或者去追求别的什么,但这样反而损害了它们。而且不仅仅是关系。我们似乎没有那种好奇心和动力去探索一切需要努力但结果不确定的事情。
我在小孩子身上看到他们太害怕犯错。在被抚养的过程中,父母总是希望我们做他们期望我们做的事情,并倾向于说不这样做的后果是可怕的。人一旦害怕,第一反应就是自卫,避免可怕的结果,而不是去追求那些美好积极的结果。似乎整个社会都倾向于惩罚错误而不是奖励成功,这导致我们在自我调节中采取了一种‘预防取向’。我们总是担心如何避免失败,对不可预知结果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这样整个社会的活力也会降低。
但不确定性代表了另一方面的可能性,认识不同的人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会唤醒我们对人的基本好奇心。我还是希望人们能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有勇气和热情去追求一些更好的结果。我们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用一种更深入、更不吝啬的方式去实践和体验生活,去看、去接触、去交往、去爱那些完整的、具体的人。
我们
“我们赶上了好时光。”早上6点,闹钟响了,孟金霞准时起床。“这是我在部队时的套路,离开部队后很多年都是这样。即便如此,我还是经常觉得.
2022-06-27“与共同体共同发展是我们的使命”人民网约翰内斯堡6月21日电(常陆)矿业合作是中南经贸合作的重要支柱,也是合作共赢的生动体现。近年来,
2022-06-24让我们一起玩英语(让我们一起玩英语)。孙黛芬老师写的英语书让我们一起玩英语。目前更新了10个语音,听了最新的音频章节,打了乒乓球,说了英语,玩了玩具,学了英语。我们玩得越多,越开心。在英语中,
2022-06-22我们家英语很开心(我们家每天都很开心)。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东西都是老祖宗精心打磨传下来的,饱含深意。如果我们不小心用错了这些东西,不仅会尴尬,还会对自己造成不好的影响。
2022-06-21
更多无论多大都要相信(相信的程度)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