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乡村振兴现存问题)、本站经过数据分析整理出村级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乡村振兴现存问题)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从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打开农民进城务工大门,到2004年实施《*** 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等政策,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2018)》基于全国流动人口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表明,户籍制度在市民教育、市民医疗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中仍然发挥着作用。谭申(2011)用“分裂家庭模型”解释了许多流动家庭生活的变化,其中子女“留守”现象是较大的变化之一。

随着农民工的出现,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多数研究认为,留守儿童是指16岁以下,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超过6个月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通常在农村)的儿童。统计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97万人;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父母将在一年内回家看望他们的孩子,并在家乡呆一个月或更短时间(潘烨,2011)。更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6-17岁的留守儿童中,约有3.4%没有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只有23%的留守儿童进入了高中。2013年的调查发现,3-5岁的留守儿童只有66%进入幼儿园。

留守儿童问题及“留守问题”的实质

经过20多年的研究,学术界在以下三个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父母的流动性不一定会导致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教育的成功至关重要。许多研究证实,在控制相关因素后,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并不存在必然的差异。雷等(2009)指出,一些留守问题是农村儿童的普遍问题。留守儿童行为等问题最直观的体现在家庭教育上。梁载等(2021)发现,如果父母流动未能对家庭教育做出合理安排,父母流动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进而影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段等(2017)的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0-5岁的留守儿童和6-11岁的小学适龄儿童所占比例较大。父母在孩子早期智力发展、人格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角色的缺失会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避免从“父母外出”这一单一因素去识别留守儿童,避免从“身份”的角度去简单化、片面化留守问题。留守儿童不等于问题儿童。韩佳玲等人(2020)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存在着新的类型,如返乡儿童和异地安置儿童。对农村儿童留守问题的认识不能局限于“空间留守”,而忽视其他状态的留守表现。戴(2015)认为,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许多父母没有出去工作的农村儿童处于隐性留守状态。可见,农村孩子的留守问题是多样而复杂的。

“留守”的本质是“留守农村”,农村教育受到农村制度环境的限制。为什么以前的农村孩子教育问题没有显得那么突出,没有引起很多关注?在这里,我们必须从比较和相对的角度来看问题。无论是媒体人,还是公众,还是研究者,都不能忽视我们总是以“乡村”作为与“城市”的对比来看待问题。所以,相对于城市孩子更好的入学率和教育资源,我们通过直接观察,已经“先入为主”或发现了农村孩子教育背景的薄弱问题。很多最终的举报和调查,只是证明这些问题存在的一种策略和手段。罗国芬(2018)等研究指出,农村儿童的“留守问题”是城乡二元体制和“三农”问题的衍生结果,本质上是农村相对于城市的留守问题。更多的学者认同“教育问题”应该从制度环境本身来考察,因为教育制度本身并不是在真空中运行的,家庭是社会外部环境的缩影。家庭教育问题反映的是父母言行所反映的社会导向。随着流动人口的外流,蒋丽华(2011)等研究指出,“空心化”现象已经成为农村的社会事实,其深远后果是农村文化的衰落。社会学研究一再证明,文化体系是社会中重要的合法化和合理化机制,文化衰落导致的精神空虚和行为失序是显性教育机制中容易被掩盖的“隐性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农村学校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照片由朱磊提供

新农村“留守问题”:“泛留守”现象

农村人口流动的直接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形态的变迁和困境,人口流动加剧了农村文化的“空心化”趋势。农村的整体衰落通过父母的经济行为、生活方式选择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大多数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面临着相似的中观和微观环境,缺乏有效的“教育”会导致“留守问题”,而有效的教育环境有赖于农村整体环境的改善和重建。

“泛留守”现象的出现。

目前关于“留守问题”的讨论,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基于“空间距离”这一事实,留守群体一般被称为显性留守群体。然而,除了“显性留守”,还有“隐性留守”的儿童群体,他们不是“空间性”的,而是留守的。目前,关于隐性留守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其中高敏(2015)探讨了“隐性留守”与“显性留守”的关系。孙云晓(2016)指出,隐性留守处理不当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缺乏有效的“教育”和“陪伴”。李晓静等人(2014)调查了一所综合性大学的9736名新生。在探索子女缺乏父母陪伴、忽视和身体虐待对大学生情绪问题的影响时,他们发现农村父母陪伴子女的时间比城市少,陪伴的质量也相对较低。毫无疑问,缺乏有效的父母陪伴对农村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泛留守”,顾名思义,是一种广义的留守现象,既包括基于距离分离的显性留守,也包括父母在家但缺乏有效陪伴质量的隐性留守。在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环境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不仅体现在家庭教育中,也延伸到学校教育中。许多研究表明,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农村学校面临着数量和规模减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在这样的学校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多都表现出隐性的留守特征。留守儿童的主导群体,连同课间休息

“泛留守”现象的后果,表现为不同类型的教育所产生的不同教育结果。不同类型的教育主要是指城市和农村的教育类型以及城市或乡村的不同类型的微环境教育。贾勇宏(2020)对1147名农村大学生和3349名普通大学生的发展成就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农村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发展成就具有持久的影响。农村留守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低于其他大学生,其人格发展带有明显的留守经历烙印。虽然也有少数乐观的研究成果,如曾东霞等人(2019)的研究发现,农村贫困家庭可以通过贫困背后的希望感和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的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年轻人的学业追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研究也指出,由于家庭类型的多样性和个体的独特性,并不是所有贫困家庭底层的年轻人都能突破贫困极限。总的来说,相对薄弱的农村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全面成长。

对城乡家庭教育效果差异的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农村家庭教育环境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足”的问题,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城乡学生差异。张玲(2019)发现,城市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优势。谢等(2018)对2013年以来三所“985工程”高校和一所“985平台”高校的近2000名学生进行了持续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更容易取得更高的社会成就,早期家庭文化资本投资策略可以解释城乡大学生的差异。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农村家庭早期文化资本投资对教育结果的影响。

农村“泛留守”问题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后,随着“反哺农村、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发展,与“留守”相关的问题被放到了农村生态系统重建的思路中。鉴于以上对农村新“留守问题”的部分澄清,我们从有限关注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

回归乡村文化的主导地位,与乡村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补。一定的文化体系是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城市文化的“入侵”和农村文化重建的滞后导致了农村文化教育功能的下降,同时加剧了留守儿童的“问题”,他们往往表现出否认农村文化和盲目追随城市文化认同的危机。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必须系统地平衡、调整和完善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以更强大的力量推动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宏观设计的基础上,农村需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和社区参与,重建农村文化秩序。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孟珙镇廖瑞小学的学生在学习编织。照片由朱磊提供

在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和吸引力的同时,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战略是在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但这一要求与农村教育的二元机制、跨越式发展和现代化追求的现状相矛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量农村学生流向城镇,农村教育布局不断调整,造成农村教育建筑和教师资源的流失。因此,通过推进许多地方正在试点的"县管校聘"体制改革,可以形成教师等资源在城市和周边乡村的循环,形成优质资源向优势资源流动的内在机制

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相关研究表明,尽管许多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相当完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升级缓慢,教育软实力薄弱。提高学校软实力,可以通过普及专业儿童服务模式,实行三级管理援助制度和社工(心理咨询师)与家长的定期沟通制度,减轻和分担教师的压力。具体操作如下:学校对每个班级的“留守”学生进行详细登记后,将学校的“留守”学生按照年级进行分段,由专业的社会服务人员在学校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的协助下,负责每个分段。针对社区和家庭教育水平较低的情况,要普及家庭教育意识,推广常规的、不可替代的家长学校,重点对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知识和能力的临时监护人进行定期的“育儿”知识强化培训,教给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社区可以适当邀请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开展一系列与家庭教育相关的讲座、演讲等活动,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

从“资源共享与整合”的角度,构建基于农村社区发展的专业服务体系。朱旭东等(2020)认为“五维十类”框架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持久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推动各地基于“网格化”和“资源整合”的思路建立农村儿童服务体系,社工的专业化工作可以弥补和替代部分家庭功能。首先,搭建“网格化”专业平台,推进项目建设,国家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组织推进农村社会工作者培训和工作站建设,同时鼓励和推动社会公益组织和基金会资助农村社会工作者培训或设立服务项目;其次,为了避免服务资源的浪费和碎片化,需要专业的服务人员承担“资源整合”的角色,并授权社工去做。其次,以资源整合模式为平台,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和组织大学生、毕业生参加农村社工培训,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

(作者金晓红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尹子义、曹佳丽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2年第1期)

作者:金晓红,尹子义,曹佳丽

更多关于村级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乡村振兴现存问题)的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