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水席有什么特色(洛阳水席的由来简介)
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洛阳水席有什么特色(洛阳水席的由来简介),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洛阳水席有什么特色(洛阳水席的由来简介)。
水席为什么走不出洛阳,这个问题在10年前也有想过,那时候在北京的胡同里遛弯,突然抬头一看有一个门头已经晒褪色的“老洛阳水席”,让我这个洛阳人欣喜若狂,但紧跟其后的便是大门紧锁的“转让”二字。那是就在想为什么洛阳的水席走不出去呢?
很多人质疑什么标准才算走出去?像川菜一样?像粤菜一样?还是像兰州牛肉面?沙县小吃?只有全国各地大街小巷都有了你的存在,这才算走出去么?
一个菜系的诞生于存在并不是三两句话能说明白的。水席,又名洛阳水席,始于唐代至今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宫廷宴席之一。
洛阳水席有两个含义,其一,全部热菜均有汤水,其二洛阳水席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更新。所以取名“水席”。洛阳环山,古时不产水果 因此民间餐食多用汤类,以胡椒的酸辣以抵御严寒。
改革开放后,市政府开始扶持“洛阳水席”。算是洛阳市的餐饮招牌。悄悄也是因此水席站在了十字路口,一开始,按照传统做法,酸辣味很重的洛阳水席,并不是外地人可以接受的了的。于是开始改革迎合外地人,可老洛阳人不答应了,这哪里还是老洛阳的水席,味道变了,不正宗了。就这样一边是对外地人迎合度的不够,一边是老洛阳人对改革菜品的不认可,让洛阳水席处于了尴尬境地,久而久之,就连老洛阳人自己都很少再去认认真真的吃一席洛阳水席了。南方人的清淡,北方人的重油重盐,西南的辛辣,唯独把中原的胡椒味酸辣加在中间,被洛阳人和外地人都在诟病。
也有人说出了洛阳,就做不出老洛阳水席的味道,跟水土有关,也许有这方面原因吧,但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食材,老洛阳水席里的很多食材都是“假”的,牡丹燕菜如果不告诉你是萝卜做的,也许很多人以为他是什么名贵植物,假海参,炒扁剁,这些都是因为早年食物紧缺,物资匮乏,聪明的洛阳人,用最简单朴素的食材做成那些只有官宦人家才能吃得起的食物形状。所以,早年洛阳水席中的很多食材都极为朴素。中国人民经历过饥饿饥荒,都盼望着过上好日子,吃上更有营养的餐食,所以当改革开放后,人民的日子都好起来了,手里有照片了,也就更加愿意吃点山珍海味,却不愿回头看一看那简单朴素的洛阳水席。#吃在洛阳#
一是口味问题,很多菜胡椒味很重,好多人接受不了。二是水席中的很多菜各地都有,没有太大明显的特色。三是正宗的洛阳水席太高端,不像遍地的川菜湘菜,不亲民怎么能走出去。四是宣传不够,文化特色多存在文字,没有实在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载体,能活生生地呈现给人看。
更多洛阳水席有什么特色(洛阳水席的由来简介)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