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贤的治学之道有哪些(古代先贤的治学之道是)
古代先贤的治学之道有哪些(古代先贤的治学之道是),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古代先贤的治学之道有哪些(古代先贤的治学之道是)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前言
学习,到底该如何学?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中国古代的先贤大家,于学习有着深刻的体悟。这些治学之道通过他们的作品与文字流传至今,给一代代的后人以启发。
“贵学·赏识”、“笃志·虚心”、“苦读·熟记”、“批评·致用”、“善问·敢疑”、“深思·彻悟”、“务实·致用”,是对先贤们治学之道的总结,一起向先贤们请教学习之法吧!
贵学·尚识
●日就朋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诗经·周颂·敬之》缉熙:积渐广大。长期不懈地坚持学习,就能达到无比光明的境界。
●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旬子·性恶》圣:指最高的道德和智慧。积:积累。致:达到。途之人:指平凡的人。禹:夏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花流水联盟的领袖。喻品德崇高的人。只要不懈的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培养成为高尚的人。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圣:道德智能极高。勤于学习才能成为德智极高的人。
●所谓圣者,须学以圣。
汉·王充《论衡·实知》学而不厌,才可达圣哲之镜。
●骐骥虽冼,不遇伯乐不致千里枣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汉·刘向《说苑·建本》骐骥:骏马。疾:快。伯乐:相传古之善相马者。骐骥虽跑得快,但如果不被子伯乐发现就不会成为千里马;人的才能虽高,但如果不研究学问就不会成圣人。
●上圣也,犹待学问,其智能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犹:还。待:需要。即使是最有道德学问的人,还需要继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更渊博。
●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想要建功立业,把美德壮举发扬光大,再没有比学习更好的了。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汉·王充《论衡·效力》有知识就有力量。
●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
汉·王充《潜夫论·赞学》聪明的人所孜孜以求的就是学问。
●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汉·荀悦《申鉴·杂言》不知道大道理,就不会有伟大的志向;不听深切中肯的言论,就不会有坚定的意志。
●学则正,否则邪。
汉·扬雄《法言·学行》读书学习就会走上正路,否则就会走入邪道。
●学则治,不学则乱。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有学识就能治理事物,无学识就会把事理搞乱。
●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
汉·扬雄《法言·学行》学习是为了使自己成为君子,学了也许未必成功,但从来没有不学习而成为君子的。
●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道:道理。不学习就不懂道理。
●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吕氏春秋·劝学》生:由于。不懂道理的人,是由于不学习。
●学以治性,虑以变情。
汉·班固《白虎通义·避雍》学习和思考,可以陶冶性格和感情。
●士必学问,然后成君子。
汉·韩婴《韩诗外传》人要有学问,才能成为有道德才能的人。
●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之有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不学习而能安定国家保护人民的,没有那种事。
●人之立身,不可以无学。
《旧唐书·褚遂良传》立身:在世上有所建树,要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不可以没有学问。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没有才,大志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清·袁枚《续诗品注·尚识》鹄gu3:箭靶子。学问就象弓弩,资质就如箭头,资质有知识的指导,就能射中目标。
●品卑由于无志,无志由于识低。
清·申居郧《西岩敖语》品格低在于无大志,无大志在于知识浅。
●才饱身自贵,巷荒门岂贫。
唐·孟郊《题韦承总吴王故城下幽居》富有才学的人本身是高贵的,即使身居陋室也不算贫贱。
●巍峨岩岫者,山岳之本也;德行文学者,君子之本也。莫或无本能而能立焉!
晋·葛沤《抱朴子·缩本》巍峨:高大雄伟。岫xiu1:山穴。岳:高山。高山以岩石为根基,有道德的人以德行学问为根基。没有根基不牢固而能自立于世的。
●文学也者,人伦之首,大教之本也。
《太平御览·叙学》文学:古时贵族教子弟的学科。人伦:处世的准则。教:政教。学习知识是人们首要的处世准则,国家施行政教的根本。
●质以忠信为美,德行以好学为极。
清·王夫之《思问录·内篇》质:本质。美:好。极:高。好学是人的最高品德。
●读书即冒进是立德。
清·王晫《今世说》记忆就是立德之道。
●书为晓者传,事为识者贵。
晋·葛沤《抱朴子·内篇》事:事理经验。书为明理者所传诵,经验为有卓识者所珍惜。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唐·韩愈《谢自然诗》处万类:处于万种物类之中。贤:高尚。人最高尚的东西是知识。
●从来圣贤之道,行先以知,而知在于学。
清·李塨《大学辨业》行动要以知识为指导,而要有知识就要学习。
●临大难,当大事,不可无学术。
清·冯班《钝吟杂录·家戒》应付艰险,担当重任,都有要靠学问。
●干国家事,读圣贤书。
明·海瑞《自勉》
●国待人而治,人待学而成。
清·张謇《变法平议》国家靠人而得治,人靠学而成器。
●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也。
明·朱之瑜《送林道荣之东武序》患:怕。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以救世也。
清·顾炎武《与人书》明道:阐明规律。
●君子慎习而贵学。
清·戴震《原善》君子:有德之人。慎:谨慎。贵:崇尚。君子崇尚学问,认真学习。
●学问人才之本也。
清·颜元《习斋余记》人才:人的才能。本:根基。学问是人才的根本。
●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基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明·洪自诚《菜根谭》量:胸襟气度。弘hong2:扩大。要有高尚品德,就要扩大胸怀,要有宽大胸怀,就要增长才识。
●书以明理,德以立名。
近代·毛书贤《白帝城武侯祠联》文章阐明妙理,美德树立威名。
●人不患无才,识进则才进;不患无量,见大则量大,皆得之于学也。
明·高攀龙《语录》不患:不用担忧。识:知识。见:见识。量:胸怀气量。学习使人增长才识,拓展胸怀。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类》名:名声和地位。读书即使不能成名,毕竟有高雅的人品。
●好学为福也,犹飞鸟之有羽翼也。
《太平御览·叙学》福fu4:同“副”,辅助。好学使人有所依凭,正如飞鸟有翅膀。
●学问之于身心,犹饥寒之于衣食也。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假年》人之需要学问,正如饥寒之需要衣食。
●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
汉·刘向《说苑·建本》愈:痊愈,引申为治愈。都知道以食物充饥,却忘了以学习避免愚劣。
●人而无学,则不能烛理;不以烛理,则固执而不通。
宋·邵雍《观物外篇》烛理:明白事理。人不学习,就不能明白事理;不明白事理,就会固执而不知变通。
●士人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三天不读书,举止言谈便可憎可厌。
●人一日无米则饥,一日无字则瞽。
清·王有光《吴下谚联》瞽:瞎。人一天不吃就要饥饿;一天下读书就要变成瞎子。
●若不学,比如无目而视,无胫而走,无翅而飞,无口而语,不可得也。
唐·马总《意林·正部》胫jìng:小腿。
●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断:判断。义:义理。练:熟练。没有知识不能判断义理,没有才华写不好文章,没有学问就不能熟练地处理事务。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荀子·儒效》隆:尊荣,高贵。不学习,无正义感受,只追求财富,这是平庸的人。
●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
汉·扬雄《法言·学行》忧:忧患。不学习,虽无大患,但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
●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谓之行尸走肉耳。
五代·前秦·王嘉《拾遗记》行尸走肉:比喻庸碌无能的活死人。
●谷未舂蒸曰粟,铀未铸铄曰积石,人未学问曰朦。
汉·王充《论衡·量知》铸铄:烧炼。积厂:矿石。朦:无知。未经加工做成食品的谷子只是粟,未经冶炼提取的铜只是矿石,未经学习的人是糊涂虫。
●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
汉·王充《论衡·量知》谷:谷苗。
●人之心不学则懵也。
宋·李觏《礼论第一》懵méng:糊涂,不明事理。
●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
宋·张载《语录》穷理:探究事理。人不学习求知,他的一生就会糊糊涂涂地过去。
●有田不耕仓库虚,有书不教子孙愚。
唐·白居易《劝学文》不种田地仓库就会空虚,不教读书,子孙就会愚蠢。
●学则知,不守则愚。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知:同“智”聪明。
●耳有所闻,不学而不如聋;目有所见,不学而不如盲。
唐·马总《意林》卷二有耳能听,有目能见,如果不学习,那么还比不上聋子和盲人。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嘉肴:美味的荤菜。弗:不。旨:美味。善:奥妙。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食就不知道它滋味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妙用。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匪:通“斐”,有文采的样子。磋cūo:磨光。有文采的君子,在进修学业上就象切断骨角制成器皿一样,要不断磨光、雕琢。(后来有“切磋琢磨”成语。比喻在学习进修上互相研究。)
●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汉·王充《论衡·量知》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牙、玉、石四种原始材料的加工工艺。做学问得下一番象切磋琢磨那样的工夫,才能有此成就。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汉书·董仲舒传》常玉:普通的玉。文章:华美的文采。普通的玉石不经雕琢,就显不出其文采;不学习就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
汉·韩婴《韩诗外传》厉:即“砺”,磨。材:天赋。剑虽然锐利,但不磨就不能砍断东西;天赋虽好,但不学习就不能提高。
●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夫学,身之砺砥也。
战国·鲁·尸佼《尸子·劝学》砺砥:磨刀石。现在人们只知道磨剑,不知修身。学习是自我修养的磨刀石。
●荆山之璞虽美,不琢不成其宝。
宋·欧阳修《赠学者》砺:磨。坚硬的刀剑要磨才锋利,玉石要雕琢方能成器物。比喻人不学习就不能成才。
●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汉·徐干《中论·治学》懿:美好。器具不修饰就不美观,人不学习就不会有美德。
●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到用。
汉·刘向《说苑》即使天赋高,但不致力于学习,就不能发挥作用。
●人臣若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岂堪大任?
唐·吴兢《贞观政要·崇儒学》堪:胜任。臣子若不学无术,不懂得前人的言行,怎能担负重任。
●击石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唐·孟效《劝学》元:同“原”。道:道理。石被击然后有火,不击便不会生烟。人不学习,不会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
●不食八珍,何以知味之奇?不为文学,何以知世之资?
《太平御览·叙学》八珍:古代八种烹调法,泛指珍贵食物。知世:认识世界。资:凭借。指世界万物变化之依据。不食八珍,怎会知道滋味的奇美?不学习,凭什么去认识世界?
●学者,心之白日也。
汉·徐干《中论·治学》学问是人心中的太阳。
●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引耳。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读书学习,根本目的在于开通心窍耳目,利于处世行事。
●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
《淮南子·修务训》知人:聪明人。无务:不学习。聪明而不学习,不如愚笨而好学。
●学果可以致明而致知,则好学者可不谡之近智乎?
宋·陆九渊《好学近乎知》致明而致知:达到明理而又有丰富知识。
●解蔽莫如学。
清·戴震《原善》卷下蔽:闭塞。消除愚谬,最好是学习。
●惟学可以增益其不足而进于智。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惟:只有。只有学习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智者。
●多财只益愚,读书可希贤。
元·王恽《元日示孙阿革建六十韵》积累钱财只能增加人的愚昧,读书则有希望成为有德有才的人。
●可以与人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
汉·刘向《说苑·建本》可以和别人谈论一天而不厌倦,恐怕只有学问吧。
●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汉·扬雄《法言·君子》道德高尚的人生存于世上,以不知不耻。
●居近识远,处今知古,惟学矣乎。
隋·王通《中说·礼乐》惟:只有。
●学之染人,甚于丹青。
《太平御览·历学》染人:指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对人的教育,比丹砂青靛染物的效果还要明显。
●所谓有知识,须知穷物理。
宋·朱熹《上蔡先生语录》穷:探究。物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宋·朱熹《性理精义》做学问工夫,首先要探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为此必须读书。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清·张维屏《读书二首》读书所追求的是什么?目的是通达事理。
●有学问者必能辨事非。
●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
清·纪昀《四部总叙》经:经曲。正:通“证”,证验。征:征引。研究经典,可以证难天下的是非,征引史实,可以明白古今成败之由。
●得知千载事,正赖古人书。
晋·陶渊明《赠羊长吏》凭古人的菱而知道千年以前的事。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要通晓世间万事,就要读古人的书。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读书人不必出门,却能了解世间万事。
●列圣诸经,千言万语,必有大体,必有要妙。
宋·胡宏《胡子知言·大学》大体:要点,体系。要妙:精妙的道理。
●未读尽天下之书,不敢轻议古人。
明·陈继儒《读书镜》没有把世间的书读完,不敢随便议论古人的得失。
●读经传则根柢厚,看书鉴则事理通。
清·金缨《格言联璧》经传:儒家的代表作和儒家的祖述典籍为经,解释经文的书为传。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宋·陆九渊《语录》游:飘浮。不读书,只能发虚泛之论。
●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鱼离开了水就会鳞甲枯死,人离开了书就会才气凋丧。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仕:做官。优:前者指有余力;后者指品德优异。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荀子·大略》如:去。读书人不一定做官,而做官的必须去学习。
●行为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做完必须做的事情之后还有剩余工夫的,就去学文。
●做到老,学到老。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人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
汉·扬雄《法言·学行》道:真理。大人:有道德的人。大从学习的目的是寻求真理,小人学习则为了求利。
●非因报应方行善,岂为功名始读书。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报应:佛教用语,指种善因得善果。功名: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清·曾国藩《家书·谕纪鸿》读书不为做官,而为明理。
●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礼记·儒行》不祈求多积财富,以知识多为富有。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积财纵然千万,不如读书为好。
●日月两轮天地眼,读书万卷圣贤心。
宋·朱熹《白鹿洞书院联》天地因日月得光,人靠读书致圣。
●圣人之说,博大而闳深,要当不遗余力以求之。
宋·王安石《答陈柅书》闳hóng:宏大。
笃志·虚心
●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
《尚书·说命下》逊:顺。厥:其,语助词,无义。修:学问修养。学习要顺着自己的志向,敏于求知,就会取得成功。
●志者,学之师也。
汉·徐干《中论·治学》志向是学习的先导。
●学者,不患难与共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
汉·徐干《中论·治学》研究学问的人,不怕知识不多,而怕不立志学习。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取得学习上的成就。
●饰治之术,莫良于学;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抱朴子·崇教》饰治之术:指修身养性的方法。修身养性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学习,要有广博的知识,在于孜孜不倦地学,而孜孜不倦地学在于要有坚定的志向。
●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太人无可成之理,况为为学之大乎?
元·虞集《尚书斋说》志向不确立,小事也办不成,何况治学这样的大事呢。
●立志不高,则其学皆常人之事。
《小学·外篇·嘉言》如果志向不高,那么学习就不会取得超群的成就。
●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
宋·朱熹《四书集注》笃:诚。志向不诚笃,涉猎虽多亦不会有成就。
●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何为?
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学习没有远大的志向,虽学得多也无用。
●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气轻则以求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宋·朱熹《近思录·集注》气轻:不扎实浮躁。作学问的人要立大志戒虚浮,否则容易自满而学无进步;虚浮往往自以为是,把未知未学作为已知已学。
●为学须先立志。
宋·朱熹《朱子语录》做学问必须先立大志。
●今人为学如登山麓,方其迤逦之时,莫不阔步大走,及到峭峻之一处便止,须是要刚决果敢以进。
宋·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迤逦yǐlǐ:连绵曲折。
●言学,便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
宋朱熹《近思录·为学》讲到治学,就应以明道为志向;讲到育人,就应以致圣为志向。
●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
宋《朱子语录》读书学习要靠自己的努力。
●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
宋·张载《经学理窟》学习到了感觉得是一件乐事,那就会自觉不停顿,因而必然进步。
●学无难易,在人自学耳,才觉退,便是进也。
明·陈献章《与湛民泽书》学习没有难易,在于每个人的自觉性罢了。当觉得有所退步时,却是一个进步。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立下志向才可学习思考,如此才能方能日日增长而更加聪明,从而变得学问渊博。
●学者之识量皆因乎其志。志不大则不深,志不深则不大。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论语》学者的见识、度量都取决于其志向。若立志不远大,则无沉潜之识见,若立志不远大,则度量不大。
●学诗须有才思,有学力,尤要有志气,方能卓然自立,与古人抗衡。
清·薛雪《一瓢诗话》学力:学问功力。卓然:超越寻常。抗衡:匹敌,喻互不相下。要超群不凡地自立于世,与古人相匹敌,不仅要有才思学力。尤其要有志气。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成。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俱成于志气:都有凭志气而有所成。
●志定而学乃益。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确定了志向,学习才有进益。
●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所以先要立志。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研究学问的人不确立坚定的志向,在困难挫折面前,就会消沉沮丧,所以一定先要立志。
●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
清·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做学问,首先就要求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其次就要有勇于进取的精神,最后则要有锲而不舍的毅力。
●为学必须先立志天下事。
清·陈宝箴《论学必先立志》学习首先要确立以天下事为已任的志向。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弈:围棋。数:技艺。小数:小技艺。下围棋这样的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去学,也是学不好的。
●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孟子·告子上》鸿鹄:天鹅。援:拉。缴:射箭用的丝绳。学习时却考虑如何射获鸿秸而不专心致志的人,虽与别人一块学习,却不如别人学得好。
●学也者,固学之一也。
《荀子·劝学》一:专一。所谓求学,就是要始终专一地学。
●心不专一,不能专诚。
《淮南子·主术训》心不专一,就不能集中精力做事。
●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
《唐书》(唐太宗语)艺业:技艺和知识。专精:精神专一。病:只怕。心力:精神。懈怠:不着力用功。
●学必激于自进,不至于成德不敢安也。
宋·扬时《二程粹言·论学》为学必须振奋精神,勇于进取,不成就美德,则不敢苟且偷安。
●读书要在存心久。
宋·苏轼《次韵张甥棠美述志》读书最重要的是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凡学之不勤,心其志之尚未笃也。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生·勤学》学习不够勤奋,必由于志向不够专诫。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专虑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宋·朱熹《学规类编》笃志:立志专诚。详玩:细致周密地体会、玩味。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宋·林逋《省心录》心不清明就不能发现真理,志不坚定就不能建功立业。
●用心专者,不闻雷霆之震惊。
宋·林逋《省心录》用心专一而进行学习的人,雷声也惊动不了。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志趣:志向兴趣。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礼记·大学》知道了所要达到的境界,志向才能坚定;志向坚定了,心意才能宁静;心意宁静了,情性才能安和;情性安和了,对事物才能详细考虑;详细考虑了,处理事物才能恰当。
苦读·熟记
●学不可以止。
《荀子·劝学》做学问要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
《论语·子罕》中道而止;中途而废。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矣。
《论语·子罕》不断了解自己所没有了解的东西并把它记住这可算好学了。
●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
汉·徐干《中论·治学》求学就要象日月运行那样,永不止息,坚持不懈。
●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唐·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开始不努力,最终必后悔。
●业精于勤,荒于嬉。
唐·韩愈《进学解》业:学业。嬉:游玩。治学要勤学苦练,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君子之为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
宋·欧阳修《杂说》读书人学习,不可一天停顿。
●为学正如撑上船,一篙不可放缓。
宋·朱熹《朱子语录》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清·顾炎武《日知录》人们学习,不日益进步便要日渐退步,二者必居其一。
●学道,乃是天下第一至大至难之事。
宋·朱熹《沧州精舍谕学者》学道:做学问。
●人之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亦易矣;不学则易亦难矣。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至》做学问的难和易没有绝对的界限,易与难决定于学不学。
●学问之道,其得之不难者,失之必易;惟艰难以得之者,斯能兢业以守之。
清·魏源《默觚·治学》斯:则,乃。兢业:谨慎,勤恳。治学要刻苦。只有艰苦学到知识,才能谨慎珍惜它。
●如彼登山,乃勤以求高;如彼临海,乃勤以求远。
唐·马总《意林·典论》治学如登山航海,勤才能登高致远。
●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
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做学问不做便罢,做则必要求得成功,因此常常要百倍用功。
●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礼记·中庸》比别人多百们千们的努力,即使天资再差,也会赶上去。
●人一已百,虽柔必强。
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比别人多百倍地下功夫,虽弱可以转化为强。
●将勤补拙。
宋·晁补之《鸡肋集》以勤奋来弥补笨拙。
●学向勤中得。
宋·汪洙《神童诗》学问是通过勤奋努力而获得。
●拙者能勉,与巧者同功也。
宋·崔敦礼《刍言》勉:努力。笨拙的人能努力,就能取得与聪明人同样的成果。
●笨鸟先飞早入林。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比喻笨拙的人先行一步,走在别人前面,就可以先达目的地。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礼记·学记》超过了学龄才去学习,虽勤苦用功也不易有所成就。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
《荀子·劝学》少年不好学,长大后就没有才能。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汉·刘向《说苑·建本》年少而喜欢学习,象初升的太阳那样光明灿烂;壮年而喜欢学习,象中午的太阳那样旺盛;老年而喜欢学习,象点着蜡烛那样光亮。
●嘉谷不夏熟,大器当晚成。
唐·欧阳詹《徐十八晦落第》嘉:美好。大器晚成:指大才的人往往成名较晚。好谷子是晚熟的,人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到了晚年便可成大才。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少年时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学,到老年时就悔恨读书迟了。
●少不勤苦,老必艰辛。
宋·林逋《省心录》少年不勤苦奋斗,老年便要艰苦酸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青壮时期不加努力,衰老时候作悲伤。
●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宋·朱熹《劝学文》不要说今天不学还有明天;今年不学还有明年。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
唐·吕岩《绝句》大道:高深的学问。不要说高深学问不易学,只是你没有下苦功夫罢了。
●人生要当学,安宴不彻警。
宋·黄庭坚《送李德素归舒城》安宴:睡觉和吃饭。不彻警:不放松警惕,“彻”通“撤”。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刻苦学习,即使在睡觉和吃饭的时候也不能放松警惕。
●士之于学,犹农于田,耕而又耘,其业乃专,…...始之不耘,终何以获。
元·戴良《耕业斋铭》读书人求学,好象,农民种田,要反复除草,其事业才有专长,枣如果开始不除草,最后怎能会有收获呢。
●至于用力之入,而一旦豁然贯通矣。
宋·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豁然:通达。坚持不懈地用功读书,时间久了,总有一天会通晓领悟书中的道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度:次。蓦然:忽然。阑珊:稀落。在人群中千百次的寻找他,总也找不到。猛然回头,却见他在灯火零落的地方。比喻治学,肯下苦功,终能有所成就。
●功夫未至难寻奥。
唐·贾耽《赋虞书歌》功夫未到家,就很难找到书中的奥妙。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杵:棒。铁杵:铁棒。
●常勤精进,譬如水长流,则能穿石。
清·翟灏《通俗编·地理》常勤精进:不懈地努力,精益求精。
●皇天不负苦心人。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9回上天不会辜负苦心学习的人。
●功到自然成。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6回功夫到家自然有成。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说:同“悦”。愉快。学了又时时去温习之,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了也忘记了;有了体会高兴得忘了忧愁,不知道将到老年了。
●足不辍行,手不释卷。
晋·潘岳《杨荆州诔》辍chuò:停止。脚不能停止行动;手不能把书放下,即要经常读书。
●好学,手不释卷。
《南史·逸文》释:放下。卷:书。
●夜学晓未休,苦吟鬼神愁。
唐·孟郊《劝学》晚上学习到天亮都不停止,苦苦吟诵之情令鬼神也发愁。
●书之在侧,以为我师。
唐朝·李翱《行已箴》书籍是自己的老师。
●朝骋鹜乎书林兮,夕翱翔乎艺苑。
唐·韩愈《复志赋》骋鹜:马纵横驰骋。翱翔:鸟回旋飞翔。艺苑:典籍集中之处。日夜不停地专心致志于书籍之中。
●横戈支戟,犹能手不释卷。
明·李贽《焚书·读书乐》在战场上还坚持读书。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宋·陆游《联句》永日:长时间。流年:形容光阴过得很快。长年累月在穷究古今妙理的书本中消磨日子,早晚都在窗下(读书)度过了光阴。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宋·晁冲之《晓行》将要天明时孤村中还有灯火,是有人在夜间读书。
●老生读书百绝编,日晏忘食夜废眼。
宋·陆游《寓叹》绝:断。编:即韦编,古代用竹简书写,用熟牛皮把竹简联起来,叫做韦编。百绝编:形容读书刻苦,使熟牛皮断了百次。
●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
宋·陆游《示儿》已:停止。书癖:好书成癖。
●饱以五车读,劳以万里行。
宋·陆游《感兴》五车:可装满五车的书籍,极言书多。要多读书多走路(实践)。
●十载寒窗积雪余,读得人间万卷书。
元·石子章《竹坞所琴》十年寒窗的艰辛苦读,才读得了世间万卷诗书。
●苦苦苦,不苦如何通今古?
清·曹端《书户》只有刻苦研读,才能通晓古今。
●恪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
清·康有为《联句》恪ke4:谨慎,恭敬。观古今:指读书。
●斗酒纵观廿一史,炉香静对十三经。
明·史可法《联句》廿一史:《史记》、《汉书》等二下多部史籍。十三经:《诗》、《书》、《易》、《礼》等十三部儒家经典。
●学海无边,书囊无底,世间书怎读得尽。
明·张岱《 廉书 小序》比喻书籍浩繁,读之不尽。
●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一毛耳。
清·曾国藩《记问录》古人今人的著作如烟海浩渺,人们一生所能够看到的,不过是很少的一部分。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元·刘祁《归潜志》在读书时,苦读十年也不为人所知;一旦高中而成名,便为天下人所知道。鼓励人苦读以求得成果。
●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投至得:等到。云路鹏程:比喻仕途高远。雪窗萤火:古代有晚上借雪光萤火读书的传说,比喻读书的艰苦。
●圣人发愤便忘食,乐便忘忧。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圣人发愤读书,便忘了饮食;有所会意而乐于心,便忘了忧愁。
●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晋·陶渊明《诫子书》打开书本读书,有所领悟,便会高兴得连饭也忘记吃。
●乃知读书勤,其乐固无限。
宋·欧阳修《读书》由此可知勤于读书的乐趣的确是无限的。
●惟有吟哦殊不倦,始知文字乐无穷。
宋·欧阳修《戏答圣俞持烛句》殊:极。只有吟读到完全忘记疲倦的程度,才体会到读书的无穷乐趣。
●惟有书味甘,行行堪没齿。
清·袁枚《陶渊明有饮酒二十首,余天性不饮,故作不饮酒二十首》没齿:一辈子。惟有书的味道最甘美,每一行都值得终生记取。
●学道至于乐,方能真有所得。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读书能体味书中有无穷乐趣,才算真正有收获。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宋·朱熹《四时读书乐》读书的乐趣就在那冰天雪地里绽开的几朵梅花上面。比喻读书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操。
●万卷常暗颂,神妙独难忘。
唐·杜甫《送许十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神妙:精妙。
●读书唯在记牢,则日见进益。
宋·陈善《扪虱新话〉读书只有牢记,才能日见效果。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见:显现。强调熟读对于理解文章思想十分重要。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宋·朱熹《训学斋规》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是说书读得熟了,便不必等待说明,自然懂得它的意义了。
●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扒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
宋·朱熹《朱子语录》卷十鏖ao2战:苦战。读书要象猛将打仗。苦战一番;又象严吏判案,追查到底,决不马虎才行。
●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
宋·朱熹《学规类编》学习便要熟读,读了又想,想了又读,自然会深得其中意味。
●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
宋·朱熹《朱子语录》卷十读书的方法,要首先熟读。要下面背面、左面右面都全看过,就是认为对了,也不可就说它对,而要通过反复推断玩味来确定。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
宋·朱熹《又谕学者》熟读可以记住,细心思考可以领会书中的精华。
●须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间,自然见个道理,四停八当。
宋·朱熹《朱子语类》读书经过熟看细思之后,自然看出道理,领会妥帖。
●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理自见得。
宋·朱熹《读书法》读到精熟,才能领会书中的道理。
●熟而生巧,乃尽其妙。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辑》尽:完全理解。妙:精义。
●书不可不成通。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成诵:背诵。
●人读书不至千遍,终于已无益。
《元史·侯均传》读书要反复地读,才有收获。
●每读一书,必至百遍。
清·郑燮《板桥自序》每读一本书必要多次反复进行。
●读书以熟为贵,作文亦然。
清·梁章钜《退庵论文》读书以熟为好,作文也是同样道理。
●非读书不能作文,非熟读不能作文。
明·朱之瑜《答东安约问》不读书固不能作文,不熟读也不能作文。
●学问之始,未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趋记诵;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辨似》背诵要学问工夫得到进一步深入才能达到,故背诵是学问的基本功。
●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四时时温习就会觉得其味无穷,自然会有新的收获。
批判·继承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善学》固:本来。亦然:也是这样。假:借。人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长处和短处。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借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若能修此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六艺之术:礼、乐、射、御、书、数。九家:儒、墨、道、名、法、阴阳、纵横、农、杂。能学习这六艺之术和看这九家之书,取长去短,就可以通各方面的谋略了。
●洽闻之士,宜撮纲要;览华而食实,弃邪而采正。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洽闻:见识广博。览华:吸取精华。食实:享受成果。见闻广博的人,应该掌握书中的纲要,吸取其精华享受其果实,抛弃错误的,采用正确的。
●山木为良匠所度,经书为文士所择。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度:计量。木材的长短为木匠所度量,书籍的优劣为学者所选择。言对文化遗产需要经过选取择用。
●各去所短,合其所长。
《隋书·文学传序》把短处分别排除,而把长处集聚一起。
●取诸人之所长,去诸人之所短。
宋·张炎《词源》取纳众人的长处,舍弃众人的短处。
●大抵学问文章,善取不如善弃。枣成已欲其精专,取人贵于兼揽。
《刘刻遗书·与周次列举人论刻先集》成已:自成一家。取人:借鉴他人。兼揽:兼取各家之长。做学问最重要的是善于剔除糟粕,要自成一家之言,就要专精;要借鉴他人,则贵于兼取众家之长。
●有所取必有所舍。
宋·苏轼《策别》第十要取纳别人精华,必要舍弃别人糟粕。
●学者不可只管守以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如去了浊水,然后清者出焉。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一做学问的人,要去掉成见,才能接受新鲜的东西。
●凡事好中有不好,不好中又有好,河中有金,玉中有石,要自家辨得始得。
宋·朱熹《朱子语类》别人的东西,有好有坏,要靠自己善于去分辨出来,去共糟粕,取其精华。
●既多又须择,储精弃其糠。
宋·曾巩《诗书诗》博览而善择,储存其精粹,抛弃其糟糠。
●聚天下众人之善者,圣人也。
宋·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能够集中众人的长处的人,就是圣人。
●不深于古,无以见后;不监于后,无以明前。
宋·叶适《习学记言》监:通鉴,借鉴。不深入了解古代历史,就无法了解后来情况;不看后来实际,就无法得知过去状况。
●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开独造之域。
清·刘开《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不把各家的长处学到手,就不能成就自己的特色;不借鉴别人已达到的最高成就,就不能开创自己独特的领域。
●学者能集众长合而为一,若易牙以五味调和,则为全味矣。
明·谢榛《四溟诗话》易牙:春秋齐恒公宠臣,善调味。五味:指甜、酸、苦、辣、咸,泛指各种味道。善学的人能博采各家所长来创造自己的体系,正如易牙善于调合五味做出好菜肴一样。
●善学者取长舍短。
清·郑绩《梦幻居学画简明》善于学习的人,取人之长,弃人之短。
●集众长归于我,斯为大为。
清·邵梅臣《画耕偶录》把众人之长都归我,这才称得上集其大成。
●学博则聚古今之理于心,问审则择善而辨所宜从。
清·王夫之《周易内传》学博:学识广博。问审:审问。
●继往圣,开来学。
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清·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推陈出新:剔除旧的,创造新的。铙:非常。别致:别具一格。在前人的基础上剔除旧的,创造新的,使之富于别具一格的新风貌。
●学者当自树其帜。
清郑燮《与江宾谷·江禹九书》学者应自成一家之言。
●学古不泥古。
《唐书·孙思邈传》学习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
●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
清·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不借鉴古人,则无所遵循;如果照搬古人一套,那么就没有自己的创见。
●圣贤之言,因时而变,所以救其失也;不模古而行,所以致其真。
明·唐甄《辨儒》圣贤的言论,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能够改正原来的失误。因此,不生搬硬套古人的东西,才能掌握其精髓。
●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后汉书·班彪列传》学步邯郸:学步,学习走路。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庄子·秋水》里说:燕国有个青年人至邯郸去,看见赵国人走路的姿势很好看,就跟着人家学。结果不但没学好,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仿佛:大致模样。匍匐:爬行。比喻不善于学习的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东西,甚至连自己的也会忘掉。
●读古人词,贵取其精华,遗其糟粕。
清·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读古人诗词,重在取纳其精华而抛弃它的糟粕。
●诵六经得其研深,阅百代得其精华。
唐·许孟容《穆公集序》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儒家经典。
●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王广公文集·扬扇》要保留精华,摈弃糟粕。
●何妨粟有秕,惟箕簸之精;何妨苗有莠,镈赵耕者明。
清·郑世元《感怀杂诗》秕:空粒或粒不饱满。箕簸:用簸箕来扬弃糠秕。莠yòu:恶草。镈bó:除草的农具。赵tiǎo:除草。比喻学习,有糟粕并不可怕,善学者能把它去掉。
●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也。
清·魏源《默觚·治篇》道:方法。箨tuò:笋壳。
●人能取诸家之精华而吐其糟粕。
清·袁枚《随园诗话》
●不从糟粕,安得精英。
清·袁枚《博习》不在糟粕里吸取有用的东西,怎能得到精华。
●惟有识,则是非明;是非明,则取舍定;不但不随世人脚跟,并亦不随古人脚跟。
清·叶燮《原诗·内篇下》只有自己有独立的见解,在学习中才能分清是非,决定取舍,而不会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跑。
●善学邯郸,莫失故步。
清·袁枚《续诗品注·尚识》学习别人的东西,不要丢掉自己的特点。
●学古人者只可与之梦中神合,不可使其白昼现形。
清·袁枚《随园诗话》学古人只能学其精神,不能依样画葫芦。
●近日学者风气,征实太多,发挥太少。有如桑蚕食叶,而不能抽丝。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与汪龙庄书》近日学者的学风,验证前人的太多,发挥自己创造性的太少,就象蚕食桑叶而不能抽丝一样。
●善学者得鱼忘筌,不善学者刻舟求剑。
清·袁枚《随园诗话》得鱼忘筌:捕得了鱼就忘记了筌。这里比喻学习古人而不拘泥古人。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化。
●善学古人之长,毋袭古人之病。
清·松年《颐园论画》袭:沿袭。病:毛病,短处。要善于学习古人的长处,不要沿袭古人的短处。
●苟有不晓解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乎理?
汉·王充《论衡·问孔》苟:如果。诚:的确。伐:批判。敢于向孔子的学说提出责难和批判,不是有悖情理的事。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书》:《尚书》的简称,可泛指书本。机械地全部相信书里的东西,倒不如没有书。
●勿为古人之奴隶也。
清·梁启超《新民议》不囿于古人见。
●如有可取,虽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诗以为圣贤之言,不须更加审择。
宋·朱熹《学规类编》有可取的理论,虽出自平凡之辈,也不应放弃;值得怀疑的言论,尽管传为圣贤说的,也要加以精审选择。
●善学者读其书,惟理之求。有合吾心者,则樵牧之言犹不废;言而无理,周、孔所不敢从。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六理:义理。樵牧:砍柴人和放牧人。周、孔:周公、孙子。古代的圣人。
●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汉书·司马迁传》天人:自然和社会,立志要探究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通晓古今变化的道理,创立一家学说。
善问·敢疑
●每事问。
《论语·八佾》见到每件事都发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论语·泰伯》向知识、才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敏感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就:接近。正:纠正。做事敏捷而说话谨慎,就教于有道德的人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这就叫做好学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治长》才思敏捷而又喜爱学习,不以向低于自己的人学习为羞耻。
●广仁益智,莫善于问。
隋·王通《中说·问易》推广仁的精神,增强智力,最好是多问。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促虺之诰》好haò问:多问。裕:充足。自用:自以为是。好问必多知,自以为是则学不到东西。
深思·彻悟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多问自己关切的问题,反省思考当前的事情,这就体现仁了。
●凡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心这个器官的功用是思考,思考就有所得,不思考就无所谓。
●有不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礼记·中庸》有:除非。弗:不。措;停止,放下。除非不思考,思考仍未领会,就不在罢休。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
《荀子·大略》切、磋、琢、磨:把骨加工成器叫“切”。把象牙加工成器叫“磋”,把玉加工成器叫“琢”把石头加工成器叫磨。这里指反复思考、玩味。做学问犹如雕刻玉石,要下切、磋、琢、磨的工夫。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荀子·大略》善于学习的人能透彻了解事理,善于实践的人能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荀子·大略》善于学习的人能透彻了解事理,善于实践的人能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罔:无,没有。殆:危险。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什么也学不到;只思考而不学习,则会陷于空想。
●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只喜欢思考而不学习,其知识必不广。
务实·致用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周易·系辞》深刻领会,学以致用。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读了《诗经》三百篇,委给他政事却办不了;叫他出使四方,又不能独立的应付;纵使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呢?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
汉·王充《论衡·超奇》鹦鹉能言:象鹦鹉一样只能重复别人说过的话。
●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讲求实际功效而不徒托空论。
●救蔽之道,在实学,不在空言。
清·颜元《存学编》卷三救蔽:指纠正静坐空谈,脱离实际的学习方法。要纠正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的读书方法,在于务实,不尚空谈。
●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花也;修身行事,秋实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玩:欣赏。华:花。登:收成。治学好比种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初学阶段讲文章,就象欣赏春花,学成后修身行事,就象秋天收获果实。
●强学力行。
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努力学习,努力实践。
●学者当务实。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务:努力从事。实:实际。治学者应在实际功效上下功夫。
●讲真理,育实材而求实用。
宋·吕祖谦《大学策问》要讲切合实际的道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以达到有用于社会之目的。
●学贵乎成,既成矣,将行之也;学而不能成其业,用而不能成其学,则非学矣。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有了学问就要去用,学而不能用,或用非所学,都不能算真学。
●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读书是为了探究事物的道理,是着眼于应用的。
●积学于已,以待用也。
宋·程颐《为家君作试汉州学策问》努力学习,积累知识,等待时机发挥作用。
●多闻识者,犹广储药物也,知所用为贵。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积累知识有如大量地积储药物,懂得怎样应用才可贵。
●今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书》士:旧指读书人。当今读书人应当学习的是对国家有用的东西。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书》教和学都要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为天下国家之用。
●善弓者师弓不师羿;善舟者师舟不师奡。
《牧令五箴》羿yì:传说尧时善射者。奡ào:传说夏时善荡舟者。善学者在实践中学习,而不必去效法古人。
●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治乱之迹,这道理方见得固。
宋·朱熹《朱子语类》学习要从接触人事、观察山川研究治乱等来联系实际,这样学到的道理才扎实。
●学者不可不通世务。
清·魏裔介《琼琚佩语·政事》通:了解。世务:时务。
●经术正所以经世务。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经术:经学,儒术。经:治理。读书做学问正是为了治理世务的。
●学问不贵空谈,而贵实行也。
明·高攀龙《今语》学问不重空谈,而重实践以发挥它的作用。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明·林鸿《饮酒》一句话也不能实践做到,即使读上万卷书也是没有意义的。
●道不虚谈,学贵实效。
明·李顒《休用全学》事理不空谈,学习重实效。
●学不贵谈说而贵躬行,不尚知解而尚体验。
明·许孚远《原学》躬行:亲身实行。体验:亲身经历。做学问的人,最可贵的不在于能够解释、谈论某个道理,而在于用学到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在于亲自去实践。
●心地要宽平,识见要超卓,规模要阔远,践履要笃实;能是四者,可以言学矣。
明·陈献章《与贺黄门书》心地:心胸。超卓:高超,超远。规模:规制,格局。践履:做事。笃实:诚笃,忠实。心胸要宽坦,见识要高超,格局要宏大,做事要诚笃;能做到这四点的,就可以谈论学问了。
●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
明·王守仁《诗习录》中觚gū:木简,古人用以写字的工具。翰:毛笔,古人以羽毛为笔,故称。学射箭,就必须拿起弓挟着箭来射靶子;学写字,就必须亲手张开纸拿着笔写下,才能真正学到。
●一切实学,如水师必出海操练,矿学必入山察勘。
清梁启超《变法通议》实学:实际的学问。
●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
明·洪自诚《菜根谭》比喻要在实践中学习。
●譬之学琴然,诗书犹琴谱也,烂熟琴谱,讲解分明,可谓学琴夫?
清·颜元《存学编》好象学琴,书只是琴谱,只懂琴谱,会讲不会弹,能算是学懂了么。
●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
明·鹿善继《四书说约》要用书本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问以用而见其得失,口笔之得者不足恃。
清·颜元《颜习斋先生年谱》得失:利弊。恃:凭靠。
●读得书来口会说,笔会作,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方算学问。
清·颜元《习斋记余》不济事:无济于事,不中用。
●圣贤为学,虽不废书,实不专在读书。
清·王懋竑《穆堂别稿·古训考》做学问,书不可不谈,但不能只埋头于书本。
●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
清·彭兆荪《读书》切勿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学为圣贤,不专在读书。
清·李塨《恕谷年谱》学习做圣贤,光靠读书还不行。
●无字书者,天地万物是也。古人尝取之不尽,而尚留于天地间,日在目前,而人不知读。
清·廖燕《答谢小谢书》客观世界是取之不尽的无字书,它是知识的来源,天天摆在我们面前,但人们却不知道去读它。
●欲知乐,任读乐谱几百遍,讲问思辨几十层,总不能知;直须搏拊击吹,口歌身舞,亲下手一番,方知乐是如此,知乐者斯至矣。
清·颜元《四书正误·大学》拊fǔ:拍。想学音乐,任怎样阅读研究乐谱也不能知,直至亲身下手吹打歌舞才知,言读书要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以书为道,相隔万里也。
清·颜元《存学编》只从书本上去认识事物的道理,和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相隔万里。
●但凡从静坐、读书中讨来见识议论,便如望梅、画饼,靠之饥食渴饮不得。
清·颜元《存学编》脱离实践仅从书本中得来的知识,就有如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是没有实用的。
●吾儒起手便与禅异者,正在彻始彻终总是体用一致耳。
清·颜元《存学编》禅:佛教用语,坐禅。儒家一开始便与尚空谈的佛家不同,这正由于它始终坚持把学与用结合起来。
●身实学之,身实习之。
清·颜元《存学编》卷一要亲身在实践中学习。
●所学即学其所用,所用即用其所学。
清·李塨《平书订》卷六学是为了用,用是用所学的东西。
●学其所用,用其所学。
清·梁启超《上南皮张尚书论改书院课程书》按实际需要而学习,学到的知识要用到实践中去。
●学者读书穷理,须有实见。然后验于身心,体而行之。
清·张伯行《薛敬轩先生传》学者读书探究事物的道理,要有真知灼见,然后用学到的知识来检查自己,亲自实践。
●学问之道,贵在实行。
明·朱之瑜《答安东宋约书》
●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问》实功:实际功效。做学问应当有实际效用。
●以实用为贵,以涉虚为戒。
宋·张栻《跋孙忠愍贴》涉虚:空谈,不实际。做学问贵在实用,要力戒空谈。
●君子之学也,忧不得乎实,不忧名之不得也。
《薛方山纪述》做学问怕的是不切实际,不怕得不到名声。
●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
清·王豫《蕉窗日记》做学问应从实际处下功夫,才不致于落空。
●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
清·归庄《读书》格:感动。读书的目的是去建立惊天动地的事业,而不只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名姓。
●君子之为学也,将以成身而备天下国家之用也。
清·宋纁《药言剩稿》君子努力学习成材,准备为社会服务。
●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学习广博,行为检点,从自己直至国家都必须学而后治。
●于实践处用功,人事上体验。
明·王延相《与薛君采二》实践:指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人事:人世间的事情。
●读书不向自家身心做工夫,虽读尽天下书无益也。
清·魏裔介《琼琚佩语·为学》读书不联系自己的实际,读得再多也无益。
●书生之智,知议论之正当,而不知事功之为何物。
宋·陈亮《戊申并上孝宗书》书生气十足的人,只知空发议论,而不知什么是实际功效。
●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宋·苏轼《诸葛亮论》书生的议论,头头是道,却不实用。
●既无事功,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言尔。
宋·叶适《学习记言》如果不在事业上见功效,那么所学到的道理便是无用的空话。
●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
宋·苏轼《答王庠书》读书人有夸夸其谈脱离实际的毛病。
●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率为天下造实绩。
清·颜元《存学编》卷一造实绩:建立功业。求学的方法重在务实,要重视实践的效果。
●读书无他道,只要在行字著力。
清·颜元《言行录·第二》无他道:没有别的途径。行:去实践学到的理论。著力:下功夫。
●学不足以修已治人,则为无用之学。
清·方苞《年谱序》修已治人:改造自己和别人。
●学所以治已,教所以治人。
唐·马总《意林·任子》学是用来培育自己;教是用来培育别人。
●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
清·魏裔介《琼琚佩语·修已》学习的最大好处在于自我改造,使坏气质得到改变。
●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
清·江荌《示儿》读书而能陶冶情性气质,这就是善于读书了。
●学者先当理会身心,此是万事之根本。
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做学问的人应当自我修养,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学者学所以为人。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学者学习是为社会服务。
●多识而力行之,皆可据之以为德。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卷四知识渊博而又努力实行,堪称为好的品德。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唐·李白《嘲鲁儒》五经:五部儒家经典。死章句:死啃书本。经济:经世济用。那些一辈子死记硬背的人,一谈实际问题,却一窍不通。
●赵括徒能读父书,文斌殒命又何愚。
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第88回赵括:战国赵将,读其父赵奢的兵书,却不会作战。被秦将白起打败,自己被射死,所带四十万赵军被活埋。文斌殒命:文质彬彬地死去。文斌:文质彬彬。说明教条式的读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明理非尽由读书也。
清·李塨《论学》卷二读书并不是明白道理的唯一方法。
●宋儒内外精粗皆与圣道相反,……为学必为无用之学,闭门诵经。不去其痼,尽不能入道也。
清·李《李恕谷年谱》宋儒: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宋代唯心主义理学派。
●读黄、农之书,用以杀人,谓之庸医;读周、孔之书,用以误天下,得不谓之庸儒夫?
清·魏源《默觚·治篇》只会死读黄帝、神农的医书而不会治病的称之为庸医;只会死读周公、孔子的书而不会治理天下的称之为庸儒。
●纸上之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则经济之精神少。
清·李塨《恕谷先生年谱》阅历:经历。经济:治理国家。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读书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读书学习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过多,那么对社会实践会有所忽视。
●学问有诸已与否,须临事方信。
清·颜元《习斋记余·言卜》诸:之于。是否真学到了知识,要在处理事情、解决问题时才知道。
●古人书不可不多读,但靠书不得,靠书不得,靠书不得。
明·曹于汴《共发编》古人的书不可以不多看,但还要结合实际考虑问题,万万不能以它为靠山。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其所以入,终当求其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宋·陈善《扪虱新话》见得亲切:指有所体会。用得透脱:指运用得透彻、灵活。读书的方法,首先是消化领会,然后是自如地运用。前者叫入书法,后者叫出书法。
●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
宋·陈善《扪虱新话》死在言下:谓拘泥于书本。如果不懂得入书法,就不能领会古人的用意;如果不懂得出书法,就受书本教条的束缚。
●善读书者,阅古人之世;阅世者,即读今人之书。
清·严复《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阅世:经历世事,实践。善于读书的人,能了解古人的实践经验;从事实践的人,从今人的书中学到知识。
循序渐进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以安诗。
《礼记·学记》操缦:调好弦音。安弦:学好弹奏弦乐器。博依:广泛地打比喻,指比兴手法。不先学习调弦杂弄,就指头不活,弹不好琴;不先学习广泛地打比喻,就学不好诗。这说明,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
博学·专精
●多闻以为富。
《孔子家语·儒行》见闻广博可以丰富自己的学识。
●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博识:学识丰富。弘:光大。海因汇集百川而浩阔,君子因博取诸家而有所发扬。
●学者,贵能博闻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学习崇尚广听博闻。
●明六经之旨,涉百家之书。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六经:六部儒家经典(诗、书、易、礼、乐、春秋)。求学者要明白六经的要旨,历览百家的典籍。
●能多种谷,谓之上农;能博学问,谓之上儒。
汉·王充《论衡·别通》儒:学者。好的农民多产粮食,好的学者学问渊博。
●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后汉书·王充传》学术上要博通各流派之所长。
●人言百家之言,犹海怀百川之流也。
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含:包容。要注意吸取各家之长。
●腹中贮书一万卷。
唐·李颀《送陈章甫》形容博览群书。
●时无远近,事无世巨细,以成博识。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中》时间不分远近,事情不分大小,都要通晓,以便成为学识渊博有人。
●兼总众说,巨细不遗。
宋·朱熹《朱子全书·诗·纲领》包括各家各派的学说,大小无漏。
●坐集千古之智。
明·方以智《通雅·考古通论》要广为收集久远古代的智慧(指著作)。
●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
宋·欧阳修《赐翰林学士吴奎乞知青州不允诏》强学:努力学习。博览:广泛阅读。努力学习,博览群书,就能够通晓古今事理。
●多识由博学。
宋·欧阳修《和圣俞唐书局后丛莽中得芸香一本之作用其韵》见识多是因为学得多。
●不局于一家,必并收并览。
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学习应不限于一家,而必须各家典籍都读,以便兼取众长。
●习医者当博览群书,不得拘守一家之言。
清·陆以湉《冷庐医话》学医的要各类典籍都读,不能局限于一家的学说。
●上下精粗,皆尽力求全,是谓圣学之极。
清·颜元《存学编》所有东西都要求个明白,这是所谓圣学的最高目标。
●博见为馈贫之粮。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广博的见闻是赠给知识贫乏的人的精神食粮。
●学贵博,非博无以集众美。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众美:各家的精华。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第81章有真知者不自诩其博,自诩其博者不是有真知。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宋·苏轼《又答王庠书》书籍很多,内容也很丰富。因此读书要有有目的,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去精读。
●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
汉·扬雄《法言·吾子》守:掌握,保持。约:扼要。卓:卓绝。博闻广识要掌握要领,有高明的见解才好。
●综学在博,取事贵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事:指引用成语和故事。综合学问在于广博,选取事例重在简约。
●学不博不能守约。
宋·扬时《二程粹言·论学》学不广博则无法掌握其要领。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约之。
《孟子·离娄下》广泛学习,详细地解说,在融会贯通以后,再加以简约。
●学者博览而就善。
汉·桓宽《盐铁论·申韩》治学者要广泛地阅读,但要吸取其中正确,有用的内容。
●多闻善择焉,所以明智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见闻广博而善于选择,由此增长智慧。
●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做学问要见闻广博,但要体会它的要点,善于有选择地吸收正确有用的内容。
●闻见欲众,而采择欲谨。
唐·魏征《群书治要·新语》见闻要广博,而选择吸收则要谨慎。
●博观而约取。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书要多看,但要善于摄取精华。
●博收而约取。
清·林纾《论文十六忌·忌肤博》在广泛收集材料的基础上提炼精华。
●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清·汪琬《传是楼记》约:简约,引申为精练概括。善于读书的人,首先是博览群书,最后加以提炼浓缩。
●多闻,择其善才而从之。
《论语·述而》多听,然后选择其中好的加以师法。
●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吕氏春秋·异宝》个人懂得的知识越精细,他所取也越精细;反之,懂得的知识越粗浅,他所取也很粗浅。说明一个人的取舍标准是与他的知识水平分不开的。
●书多阅而好忘者,只为理未精矣。理精,则须记了无去处也。
宋·张功《经学理窟·学大原上》读书多了而容易忘记,是因为没有精通书中的道理,精通了,就会记住。
●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出,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
宋·朱熹《学规类编》精:精思。熟:熟读。
●观书贵要,观要贵博,博而知要,万流可一。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读书贵在掌握其要领,而掌握要领须以博览为基础,既博览又能抓住要领,即使材料纷繁也可以被集中掌握。
●学博而后可约,事历而后知要。
明·王延相《慎言·见闻》学得广博才能约取,对事情有所见闻才能知其要领。
●惟先博而后约,然后能不流于杂。
宋·朱熹《答汪大初》只有在多闻博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学到知识才不流于驳杂。
●不求于博,何以考验其约?
宋·朱熹《朱子语录》卷十一不使学问广博,怎么能考查他的学识是否精约呢?
●学博而不精,则流于驳杂。
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如果只多闻博识而不专精,那么一定会流于庞杂。
●彼徒博而不知反约者,望其入道,诚亦难矣。
明·罗钦顺《答欧阳少司成崇一》入道:指治学有所建树。诚:真,确。那些在学问上只求多而不知求精的人,很难有所建树的。
●万事之理,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下至微:细微。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者必钩其玄。
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记载事物。提要:提出纲要。纂zuǎn言:编纂言论。钩玄:探索精微。记载事物要提出它的纲要,编纂言论要探索它的精微。
●学者必品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
宋·朱熹《四书集注》守约:掌握要领。做学问必须在博览有基础上力求提纲挈领,这样才能掌握要领。只要掌握了要领土完整,而其他则无所不晓了。
●学欲博,不欲杂;守欲约,不欲陋。
宋·胡宏《胡子知言·仲尼》研究学问,要博而不杂,精而不薄。
●不广求,故得;不杂学,故明。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做学问不以能贪多求杂,而要注重专精,才有长进。
●至博而约于精,深思而敏于行。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书签》治学的方法,应是博见多闻,掌握要领完整,深入思考,敏捷行文。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
《荀子·大略》知识多而不知择善而从,诸多涉猎而无一定的方法、趣味广泛而无一定的目标,这些都是君子所不取的。
●读之者专而不贵博。盖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而无所得。
宋·朱熹《学规类编》读书重在专而不重在博。专能深知其意而懂得应用;只博不专,就反为杂乱所困惑而无所得。
●古人之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
宋·程颐《文集》卷八专:专一。贤:高明。
●读书贵精炼,不贵贪多。
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读书要博览,但最重要的是求精炼,不能贪多。
●君子之学,博于外而尤贵精于内,论诸理而尤贵达于事。
明·王延相《慎言·潜心》读书一方面在博,但更重要的是求精。一方面要研究书中的道理。但更重要的是运用这些道理去了解实际事物。
●善读书者曰攻,曰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
清·郑燮《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跋》攻:比喻专精。扫:比喻博收。
●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清·郑燮《赠国子学正侯嘉璠弟》读书很多,但不知其要领,便如暴发户因钱多不会用而苦恼一样。
●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
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不集中攻习一种艺术就难以有专长,没有专长就难尽其才能。
●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
宋·扬时《二程粹言·论学》一:专一。学习贵在专一,专一就能理解从而取得成果。
●善学者穷于一物,不善学者穷于物物。
明·庄元臣《叔苴子·内篇》物物:杂多的事物。善于学习的人重视穷究一个事物的道理,不善学的人则贪求穷究一切事物的道理。
●圣人之所以圣,却不在博学多识,而在一以贯之。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一以贯之:用一个基本原理去贯通一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主要不在于他博学多识,而在于能用一个基本原理去贯通一切。
●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
宋·程颐《为家君作试汉州学策问》专:纯一。贤:好。学习贵在专一,不以驳杂为好。
●学必求其心得,业专无以见自得。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博约》专精:专一精通。
●学贵专,非专无以见自得。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做学问重在专一而不追求驳杂,不专一就无法实现自有所得。
●学贵精不贵博。枣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东原先生谱》到地:领会,精通。做学问:精深比广博更为重要。多而不精不如少而精。
●贪多嚼不烂。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回贪婪多吃却不能消化。比喻贪求多得而不能运用。
●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
清·梁启超《读书分月课程》读书不专心精读一门就不能成就,不博览群书就不能旁通。
●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
《喻昌医门法》读书非精读不能领会其道理,非多读不能融会贯通掌握其要旨。
●一事精,百事精;一无成,百无成。
元·王实甫《西厢记》精:精通,精熟。
●学问尚精专,研摩贵纯一。
清·曾世霖《论学问》研摩:研究切磋。研究学问最重要的是做到专一和精通。
●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
《淮南子·精神训》过于多求,所得反少;所见广阔无边,所知反之。
●识书之法,须识得大义,得他滋味,没要紧处,纵理会得也无益。
宋·朱熹《朱子类语》卷一零四大义:要义,要旨。
●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毁:失败。
●人之于学,不专则不能,虽百工其业至微,犹不可相兼而善,况君子之道也。
宋·沈括《长兴集》百工:古代各种手工业工人的总称。学而不专一就不能进步,即使象手工技艺这样极小的事也很难熟练地兼做几项,更何况是做学问呢。
●人之学力有限,术业贵乎专攻。
元·黄溍《唐子华诗集序》学力:学问的功夫造诣。术业:学业,学术技艺。
●千虑之计,有劣于一虑之得;百艺之能,有粗于一技之习。
宋·崔敦礼《刍言》考虑千般,有时比专精考虑一事效果还差;百般技艺都会,不如专攻一技那么娴熟。
●大道貌岸然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列子·符说》歧路亡羊:丢失了羊,因多歧路而找不到。歧:岔路。亡:丢失。多方:纷杂,不专一。丧生:喻失败。
●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则两不成。
《韩非子·功名》比喻做事必须专心致志,方有成就。
●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
《荀子·解蔽》及:到。两:兼。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心思两用而能专精技艺的。
●多能者鲜精,多虑者鲜解。
明·刘基《郁离子·省故》鲜xiǎn:理解。
●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贤者不可能也。
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一个人而担负两重任务,纵是圣贤也难胜任愉快。
●一矢不能中两的,一车不能赴两途。
明·庄元臣《叔苴子·内篇》矢:箭。的:箭靶。妙音推荐
学习传统文化从学习文字开始,文字学习必须包括书写。清旧书院提倡学习传统文化首先从使用正确的工具开始,写字首要选择正确的毛笔。购买传统毛笔,请扫描下列二维码。
长
按
关
注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清旧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更多古代先贤的治学之道有哪些(古代先贤的治学之道是)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