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北京古街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北京古街南锣鼓巷),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北京古街南锣鼓巷)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南锣鼓巷(老北京风情过客街)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老北京风情过客街,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和元大都(1267年)同时期建成,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
元大都规划设计时延续了唐朝里坊制,全城分50坊,坊与坊之间是宽阔平直的街巷,犹如棋盘。同时也遵循着“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城市格局。南锣鼓巷是紧靠元皇城“后市”的组成部分。
元朝以南锣鼓巷为轴线,东西两侧分属昭回坊和靖恭坊。不同朝代的里坊有不同的划分,但南锣鼓巷地区还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胡同格局完整,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每一条胡同都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宅院里都诉说着老故事,就如同老北京在聊着老街坊。
“南锣鼓巷”其实和“锣鼓”没什么关系,是因这条南北走向的胡同中间高,两头低,犹如一个驼背的罗锅,所以叫做“锣锅巷”。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南锣鼓巷。在南锣鼓巷中段有一个“水准点”石碑,此碑为民国初立,为北京内城最高点。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南止地安门东大街,全长不足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又如同一条“蜈蚣”。因此南锣鼓巷也称为“蜈蚣巷”。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
紧依皇城根的南锣鼓巷,历来为各朝代官宦贵胄的居住地,其中不乏王爷、将军、总理、大臣,及一些社会名流,是名副其实的“高干区”。
(南锣鼓带游客并导游讲解的老北京)
现今保存下来的历史最长的故居当属明末叛将洪承畴按一品大员修建的宅院。岁月变迁,现仅存北房三间,其余已变成10多个独立四合院和平房大杂院。
(排队等待吃上一口老北京炸酱面的游客)
南锣鼓巷历史深厚,是人文荟萃之地。元、明、清,迨至民国,代有人出。
(茅盾故居)
(齐白石故居)
文革期间,南锣鼓巷遭一度改称“辉煌街”,遇了前所未有的毁坏,胡同里的门墩、牌楼、砖雕、女儿墙、石碑等均遭受到破坏,无法统计。
黑芝麻胡同小学,原为1644年清军入京后建的镶黄旗官学。
尽管浓缩着北京古都七百多年的历史,2000年它还无声无臭。2000年后,南锣鼓巷南端,围绕中央戏剧学院附近,率先出现了一些在院落中经营的小酒吧、咖啡馆,坐在安静整洁的小院中聊聊天、喝杯咖啡,确实是件很惬意的事。
中央戏剧学院位于南锣鼓巷东棉花胡同,原是段祺瑞政府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靳云鹏的旧宅,面积不大。作为中国学习舞台和影视表演的顶级学府,培养了陈道明、姜文、巩俐、章子怡、陈宝国……等影视明星。
让人没想到的是,来自世界各地富有商业头脑的人便盯上了南锣鼓巷这片“棋盘式”格局的四合院建筑群落,很多民居一夜间成了商铺。能开门开门、能开窗开窗、能打通打通,商家相中,改造后即变成了商铺。
2006年开始,北京东城区政府更是斥巨资对南锣鼓巷进行修缮,使这条百年来幽静的老巷彻底变成了人声鼎沸的商业街。
市场的自发性发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同质化。南锣鼓巷里的商品、店铺在任何一条商业街都能找到。如今胡同中的人不在了,宅院也不见了,京腔京韵更是听不到了,其特有的京味儿越来越淡。几乎所有名宅大院也被稀奇古怪、不中不洋的店铺招牌所包裹。发展到今天,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复制出来的商品—小吃一条街。
南锣因过客而起,游客网红的新地标,与浓缩着七百多年的历史的老北京文化越来越远,成了治愈系街巷。
标签:
更多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北京古街南锣鼓巷)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