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二曲镇渭旗村(周至县渭新村)
周至县二曲镇渭旗村(周至县渭新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周至县二曲镇渭旗村(周至县渭新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渭旗村地处渭河南岸,周至县城北、西宝高速引线2公里处,跨周普路东西两侧。辖边墙号、牛角号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461户,2070人,土地2450亩。以猕猴桃、苗木花卉、大棚蔬菜为主导产业。2010年人均纯收入8333元。先后被评为全国计生协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渭旗村
该村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其间既有自然灾害逼迫,隔河渡水,跨越市县,又有各个时期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变化。明永乐(1403—1425)年间西安府设立马政司,在周至沿渭河南岸官荒地饲养军马,农户代养官马,种粮自给,逐点编号,称为号田。进入清代,依然设置沿渭马厂,由八旗军驻军饲养军马。村民早年居住在渭河以北,咸阳市武功县史家疙瘩。村子分为南、北两头,建有关帝庙一座。每逢庙会必耍社火,敲锣鼓、舞狮子。
咸阳市武功县史家疙瘩
清康熙初年(1662年后),由于村庄靠近渭河北岸,渭河洪水泛滥,河道北移,崩塌北岸庄田,南岸淤出大片荒滩。为了谋生,史家疙瘩村的村民只好举村南迁,在渭河南岸河滩地搭窝棚,垦滩地,发展生产。雍正、乾隆年间,八旗军驻军放马恣意践踏、啃食河滩地庄稼。村民们奋力阻挡,八旗兵蛮横不讲理,因此兵民频频发生冲突,以至数十村民为此受伤,后村民进周至县衙告状。
雍正年间(1723—1736),路东村民的居住地因沿渭河的两道堤坝形似牛角而得名牛角号。
渭旗锣鼓
乾隆十三年(1748),邹儒调任周至知县,组织村民修筑了几十里的边界围墙,隔绝了兵马侵扰,村名遂改为边墙号。为感谢知县邹儒关注民生,每年元宵节,边墙号的村民结队上县城,在衙门口给知县拜年。敲锣打鼓,表演击鼓刺秦曲目。邹知县嘉勉他们,赏给点心果品。
该村所属的三厂区,清代、民国年间一直属武功县。1949年5月30日周至县解放后,三厂区划归周至并编为周至县第15区,共辖5个乡。其中3乡驻西南社,即辖有边墙号;4乡驻牛角号,即辖有牛角号。1950年5月区乡正式划分。边墙号、牛角号同时归入城关区大禹乡。1956年3月9日,撤区并乡,大禹乡及其他4乡并入渭滨乡。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边墙号、牛角号自然村建立渭旗社。1958年10月,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渭旗社更名为渭旗生产大队,归城关人民公社城关管区。1962年10月,将城关管区更名为城镇管区。1980年,在原城关公社4个管区的基础上,设4个公社,城镇管区改为城关公社。渭旗大队仍属城关公社。1984年6月3日,城关公社改二曲镇,渭旗生产大队改渭旗村。
城关公社
2010年,该村发挥靠近县城的区位优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农户发展以猕猴桃、苗木花卉、大棚蔬菜为主体的主导产业。发展苗木花卉950亩、大棚蔬菜20亩、优质粮1000多亩。鼓励60多户村民到县城开店和买车跑运输。开展农民工技术培训工作,先后向广东深圳等地劳务输出650人,年增加农民收入300万元。实施以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为内容的五化工程,打造经济强村。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大力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争取资金120万元,实施全村一纵五横十街共7公里长的主干道水泥路铺设工程及村北滩地1800米生产路沙石硬化工程。同时抓改水、改厕和绿地建设,绿化率达到25%。使群众用上符合标准的自来水,320多户按照无公害化标准建起卫生间。投资40多万元,建设文化体育设施齐备的群众文化体育广场和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村文化室,成立老年体协。
该村锣鼓队获得重生,是在20世纪40年代。村民史农发、陈自发对渭旗锣鼓进行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新中国成立后,锣鼓队不断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村集体拿出3万多元置办锣鼓手服装,请老艺人排练锣鼓。锣鼓队阵容由原来3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00人,演奏技术日益提高,服饰器具不断更新,成为周至众多锣鼓队的杰出代表。
渭旗锣鼓
渭旗锣鼓周至县二曲镇渭旗村的传统保留节目,源远流长,俗称威风锣鼓,古称击鼓刺秦。关于击鼓刺秦的传说,现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说法来自荆轲刺秦的典故,据说是为了纪念不畏凶险,敢于拼搏的英雄荆轲而编排的鼓谱;另一种说法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征战,秦王每每出兵时,即击鼓助威,鼓舞士气。渭旗锣鼓基本表演人员150人,另有50人为更换替补人员。表演形式在传统的鼓、钗、锣基础上,又增添了夹板舞、伞、扇舞、绸舞、长号等内容,成为周至锣鼓的代表。2007年,渭旗锣鼓顺利进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更多周至县二曲镇渭旗村(周至县渭新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