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事已高是成语(发生在洛阳的成语)
年事已高是成语(发生在洛阳的成语),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年事已高是成语(发生在洛阳的成语)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作者按: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运河中心”“丝路的东方起点”四张靓丽的名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洛阳,
作者按:
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运河中心”“丝路的东方起点”四张靓丽的名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洛阳,历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动很多,因此蕴藉于河洛文化中的成语典故俯拾皆是。这里撷取100个与洛阳相关的成语典故予以介绍。今天推出之三十八:老当益壮
老当益壮“老当益壮”是个成语,其寓意是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这个故事与东汉时期的马援有关。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即现今陕西省兴平市窦马村人。先祖为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赵奢曾经多次打败秦军,被封为马服君,后子孙遂以马为姓。
关于马援的出身,说法不一,也有说他是归化的匈奴人。秦汉时期,由于北方战事频仍,人们迁徙不断,加上通婚和其他因素,导致各民族不断融合。因此,像马援这样人的身世,是不太容易弄清的。
马援年少而有大志。小时候,他的几个哥哥曾教他学《齐诗》,但马援却不愿学,他提出要到边地耕作放牧,不愿意拘守于章句之间。年轻时的马援,就流露出经国救世的远大志向。
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豪杰纷纷网罗人才。马援作为当时的知名人物,也是几经周折。先是被王莽任命做官,后投公孙述。公元25年(建武元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马援的哥哥马员到洛阳投奔刘秀。马援则被羁留在西州,受到割据陇右的军阀隗嚣的器重,被任命为绥德将军,参与隗嚣的决策定计。
一次,马援携带隗嚣的书信到洛阳面见刘秀,他一下为刘秀卓越的见识而折服,认为这才是自己所希望追随的明君。经过在刘秀与隗嚣之间长时间的选择后,马援终于归顺光武帝刘秀,帮助刘秀灭掉隗嚣。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因功封新息侯。
马援是东汉时期卓越的军事家,他不仅目光远大,且极具军事素养。在征伐隗嚣的战斗中,他使用“堆米成山”的方法,用大量的米堆积成山川、河流的地形图,做成沙盘,向刘秀介绍双方的态势。马援可能是我国,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第一个采用沙盘作业方法的人。
有一年,马援南征回来,对他的一个故友,平陵人孟冀说:“我享受朝廷的厚恩,现在匈奴、乌桓还在骚扰,我想请命带兵出征。”在场的有人认为他已经功成名就,可以享受富贵了。马援豪迈地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这就是“马革裹尸”这个成语的来历。
古战场多马,战死后以马革裹尸,是最简单的下葬方式。马援认为,大丈夫的最好归宿是战死沙场而不是老死在儿女的怀里。宁愿轰轰烈烈地死,不愿庸庸碌碌地生。孟冀深为感动:“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马援在投奔刘秀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他深知大丈夫建功立业不待时日。公元48年(建武二十四年),南方的武陵郡一带有“五溪蛮”暴动,马援时年六十二岁,请命南征。刘秀考虑他年事已高,出征在外不免亲冒矢石,不愿意让他再出征。马援就当面向刘秀请战,说:“臣还能披甲上马。”刘秀不信,让他上马试试。
马援披上铠甲,手执兵器,飞身上马。须发飘飘,神采飞扬。刘秀惊讶地赞叹道:“瞿铄哉是翁也!”就派马援率领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人率四万人远征武陵。
在洛阳众多的名人中,大多数都以诗文见长。惟有东汉时期的马援却是例外。在与马援有关的故事里,至少可以找到两个令人豪气薄云天的成语:老当益壮、马革裹尸。这位东汉时期深受光武帝刘秀器重的战将,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有着光辉的一笔。《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意思是,大丈夫要树立志向,穷困的时候意志应该坚定,年老的时候,就更应该有雄心壮志。马援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实在令后人敬佩。
更多年事已高是成语(发生在洛阳的成语)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