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挑石头子(梦见自己挑石头)
梦见挑石头子(梦见自己挑石头),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梦见挑石头子(梦见自己挑石头)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1991年,别迭里边防连建成一面“好汉墙”。只有那些作出突出贡献、立功受奖的官兵,经过支部推荐、全体官兵投票表决,得票率在90%以上,才有资格将名字和事迹刻在墙上。这面墙上
1991年,别迭里边防连建成一面“好汉墙”。只有那些作出突出贡献、立功受奖的官兵,经过支部推荐、全体官兵投票表决,得票率在90%以上,才有资格将名字和事迹刻在墙上。
这面墙上云集了“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赵睿、“全军优秀参谋”刘浩、“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获得者李杰、原兰州军区“学雷锋先进个人”赛登加甫等一大批“好汉”的名字,星光闪耀。
凝视这面“好汉墙”,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震撼人心的军旅故事。
多少年过去了,不知这些“好汉”如今过得如何?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的“上墙”誓言?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我和“好汉”有个约会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强
从乌鲁木齐出发,一路跋山涉水,越天山翻达坂,西行3000里,至别迭里山口。
别迭里,在维吾尔语里是“代价”的意思——过别迭里,要付出代价。低沉的轰鸣声中,越野车缓行在两山夹缝的搓板路上。放眼望去,一山连一山。两侧雪峰耸立,所谓山顶,不过是一条几十厘米宽的山脊线,犹如鲫鱼的背脊,两边都是峭壁。
这条风雪高原路,一千多年前大唐高僧玄奘到西方取经,曾经走过;两千多年前,西汉名将陈汤出兵匈奴,奇袭郅支单于曾经走过。陈汤将军“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正是从这个山口古道发出而青史留名。
古丝路在脚下蜿蜒,雪峰触手可及,雄鹰在头顶盘旋……
在这个历经千年风雪的边境关口,一个边防连临河依山而建。一路向西,一路颠簸,记者焦急盼望着能快一点赶到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别迭里边防连,参加连队一场特殊的“上墙”仪式。
这是记者第8次到别迭里边防连采访。同行的王军强干事告诉记者,连队这面墙背后的故事太多了。
这次上墙的第132名“好汉”,是入伍8年的回族小伙子、号称“边防通”的训练尖子黑海波。
参加完黑班长的“上墙”仪式,记者站在“好汉墙”前,久久不愿离去。
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扇窗户,能引导官兵走进历史、了解历史。能不能对这些“好汉”进行一次回访?把他们的传奇故事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并且传承好这份奋进的力量?
当记者冒出这个想法时,得到了全连官兵的一致赞同。接下来的时间里,记者先后辗转走访6省12市20多个区县,对30多名“好汉”进行采访。
每到一处,每见一个“好汉”,记者都激动不已。“好汉们”的故事感动着记者,也激励着记者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
探寻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别迭里边防连“好汉墙”背后的故事——
寻找“好汉”
■王升琪 向天问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强
“好汉墙”前,别迭里边防连指导员李国宽(前)同战友一同宣誓。王军强摄
在“好汉墙”前训练,别迭里边防连的官兵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王军强摄
别迭里边防连官兵翻越“好汉坡”,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别迭里山口巡逻。王军强摄
一个值得炫耀一辈子的地方
“为我们曾经在别迭里"九道弯"修路的艰苦日子,干杯!”
“为我们曾经奋斗在别迭里的青春,干杯!”
“为我们同被评为"好汉",干杯!”
在新疆伊宁,记者应约与老兵见面。餐桌上,曾在别迭里边防连任排长的向晓东端起茶杯与李辉、罗成杰两名老兵连干4杯。
记者既感动又羡慕,不停地给他们的杯子续水。别迭里边防连,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让他们如此心心念念?
刚过完41岁生日,罗成杰就骑上摩托车,从新疆伊宁市出发,一路驶向西南。1000余公里的行程,丝毫没有阻挡罗成杰前进的步伐。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再难,也要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别迭里去看一看。
近了,近了,红顶黄墙的第五代营房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如此夺目。看着“好汉墙”上那些熟悉的名字,罗成杰仿佛回到了20多年前——
1996年,上级决定修筑从别迭里边防连到别迭里山口的巡逻路。为支援边防建设,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特务连战士罗成杰前往别迭里参加道路施工。
天寒地冻,在没有工程机械保障的情况下,罗成杰、李辉和100多名战友采取人工爆破、肩挑背扛等方式,将巡逻路修到了别迭里山口。
在落差高达1000多米的达坂上,9个“之”字形回头弯连接起连队与别迭里山口。这条路,就是官兵们口中的“九道弯”。
因为表现出色,李辉留名“好汉墙”。
“好汉墙”上,排在第一位的“好汉”,名叫杨海。
“在别迭里的工作经历,值得炫耀一辈子!”再回别迭里边防连,看着自己的名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杨海感慨不已。
1991年4月,时任边防团后勤处处长的杨海,担任修建别迭里边防连第三代营房和挡山石墙的总指挥。
海拔高、条件差,不少施工人员干了几天后,竟然连工资都不要,偷偷爬上卡车下了山。
老营房已经拆除,如果不能在大雪封山前按时完工,官兵就没地方住。深夜,一份请战书被送到在羊圈里的临时连部。“人不够,我们上!苦活累活我们干!”誓师大会上,副连长王文江代表全连官兵表态。
盛夏,通往山外的唯一道路被洪水冲毁。建房所需物资和给养全部被拦在距离连队数公里外的一个地方。官兵们肩挑背扛,把水泥等物资运到连队。
战士们跑遍山野找施工用的小石子,有人甚至做梦都在忙着从沙土里筛石头。整整6个月,杨海和连队官兵一边巡逻执勤,一边与施工人员共同作业,最终完成了修筑任务。
石墙完工那天,总指挥杨海提议,将施工中表现突出的一批“连队建设男子汉”评选出来,集体留名石墙以作纪念。
那一次,处长杨海、时任连长林峰、指导员冉拥军、副连长王文江等30多名官兵的名字首次刻上石墙。
杨海告诉记者,他们上墙之前,连队曾有一面“荣誉墙”,上面刻的是别迭里边防连老一代“好汉”的名字。
在新疆阿克苏市,采访组见到了别迭里边防连老一代“好汉”陈太明。提起别迭里,这位63岁的老人眼中燃起火花——
1981年5月22日,他参加军区大比武,获得“射击能手”称号,人还没回到团里,就接到了担任别迭里边防连连长的命令。
当年冬天,边防连接到了边境勘察的任务。“那年的雪,出奇的大。”陈太明带领小分队没走多远,就被困在山上。他们白天翻雪山、蹚冰河、爬达坂,晚上住羊圈、山洞,饿了吃馕饼充饥,干粮吃完就吃野草,喝雪水,最终圆满完成边境勘察任务。
“至今我都记得,回到连队那天晚饭,我吃了56个饺子。” 回想起那一幕,陈太明咧嘴笑了。
次年,连队被评为“边防执勤工作先进单位”,荣立第一个集体三等功。1983年,陈太明和时任指导员马珊帮商议,在连队进门左侧、临河的防护墙上开辟一面“荣誉墙”,将有突出贡献的20多名官兵“名刻石墙,永垂连史”。
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记者见到维吾尔族“好汉”赛登加甫时,他正在组织乌什县党政干部培训班学员队列训练。他挺拔的身姿、雷厉风行的作风,展现出一名老兵的良好形象。
2006年4月,赛登加甫新兵下连,来到别迭里边防连。从小在山里牧马放羊的他,盼望通过当兵见“世面”,没想到却分到了人迹罕至的边防。
时任指导员张宁军把他领到“好汉墙”前,连队历史上一代代“好汉”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他。赛登加甫主动提出担任军马饲养员。白天,他将马赶到10公里外的草场放牧;晚上,他两次起夜给马添加草料。一次,为驱赶袭击马群的野狼,他小腿摔成骨折。年底,因饲养军马贡献突出,赛登加甫的名字刻上了“好汉墙”。
2010年7月,连队通往前哨排的道路被山洪冲毁,15名官兵被困,给养中断。赛登加甫和两名战友牵着驮给养的军马出发,走过险象环生的50多公里山路,艰难爬向达坂。第二天中午,看到前来迎接的前哨排战友,赛登加甫眼前一黑瘫倒在地。因不畏生死救战友,他的名字第二次刻上“好汉墙”。
别迭里村居住的维吾尔族牧民有1000多人,赛登加甫经常给牧民宣传党的富民政策,传授牲畜防病知识。村里有孤寡老人,他就定期上门照料;有少数民族学生考上大学没钱交学费,他就热心捐资助学。2012年,赛登加甫被表彰为“学雷锋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他的名字第三次登上“好汉墙”。建连50多年来,只有赛登加甫三获殊荣。
因为亲人患病需要照料,2013年赛登加甫依依不舍脱下军装,后来进入乌什县委党校后勤办公室工作。
在部队是好汉,回到地方也是一把好手。乌什县委党校校长王永伦告诉记者,赛登加甫责任心强,车辆维修、水暖电气维护等工作,他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几年来,他为学校节省开支30多万元。
赛登加甫告诉记者:“说心里话,我真舍不得别迭里,还想再次留名"好汉墙"!”
别迭里同样让陈科宇依依难舍。
2011年6月,陈科宇到别迭里边防连任指导员。不久,在江苏经营着一家工厂、年收入数百万的妻子史新颖来队探亲。看着荒凉的大山,听着呼啸的大风,妻子郑重地对陈科宇说:“咱转业回家吧!”
陈科宇笑笑没说话,第二天把妻子带到“好汉墙”前。看着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和事迹,史新颖一阵激动,轻轻地说:“家中有我,你放心!”
陈科宇一心扑在工作上,两次被新疆军区表彰为“百名优秀基层主官”,荣立二等功1次。在他的带领下,连队连续3年被新疆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
2015年6月,陈科宇提升为团组织干部股股长。年底,妻子再次动员他转业:“你已经留名"好汉墙"了,这次该跟我回家了吧?”陈科宇告诉妻子:“现在部队还需要我,我怎能临阵脱逃?”
一个催生不竭动力的地方
如今,陈科宇升任某边防营教导员已经两年。他带领官兵圆满完成边防执勤和军事训练任务,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老指导员聂军是我追赶的目标!”陈科宇特别佩服“好汉墙”上的老指导员聂军。
记者见到聂军时,他已经几天没回家。51岁的聂军,有14年的从军经历和18年的从警生涯。“最难忘的还是在别迭里担任指导员的两年多时间。”他说。
“别迭里是一种浸染进我骨子里的颜色,别迭里造就了我把本职工作当事业干的优秀品质。”这是聂军当年在好汉墙上的留言。
1997年10月的一次巡逻中,聂军得了雪盲症。那段时间,他每天坚持处理连队工作,大大小小的任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安徽籍战士吴进,从小家庭条件优越。刚到连队,吴进适应不了别迭里的艰苦,坚决要求离开连队。那段时间,聂军天天把他带在身边,同吃住同训练同劳动。吴进从指导员身上看到了别迭里“好汉”的模样。后来,吴进留了下来,越干越出色,还被评为“优秀士兵”。
“如果所有边防连队干部,都能有这种水平,所有连队都能建设成"别迭里",那我们就能放心了!”一名来连队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握着聂军的双手说。
2001年,聂军转业到地方警务系统,先后担任侦查员、中队长、指导员、教导员,参与多起大案要案的侦破工作,多次被各级评为“破案能手”“先进个人”。
“是别迭里给了我力量,是"好汉"精神支撑我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聂军说。
一次,聂军带队前往海拔4080米的琼铁列克达坂巡逻。那时,达坂还没有路,军马在及腰深的大雪中哀号着“趴了窝”。许多战友都爬不动了,只有聂军和安徽兵张树春爬到点位,完成执勤任务。
返回途中,漫天的大雪令张树春突发雪盲,脚一滑就摔了下去……再醒来时,张树春看见一位素不相识的牧民正在给自己擦野旱獭油。那时,野旱獭油是非常珍贵的药品,当地牧民平日都舍不得用。
因为性格直率、脾气不太好,张树春入伍3年曾挨过3次处分。“如果再像以前那样吊儿郎当,怎么对得起驻地老百姓的爱戴?”从那以后,张树春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脏活累活抢着干,训练次次站排头,巡逻执勤处处打头阵,后来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
“上墙”仪式那天,张树春写下了这样的话:“作为一名"好汉连"的兵,无论何时都要当祖国和人民信得过的坚强柱石。”
退伍后,张树春依然保持了“好汉”本色——
2013年6月的一天,广东佛山,一辆幼儿园校车侧翻。张树春不顾危险,用拳头打碎玻璃,钻进车里,把9名幼儿救了出来……
“我是一个兵,一个"好汉墙"上的兵,应该第一个冲上去。”退伍多年后,张树春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依然是一名响当当的“好汉”。
“对别迭里的爱,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同样留名“好汉墙”的老兵李辉这样说。
新兵下连没几天,连队组织官兵爬山训练。李辉嘴唇乌紫、脸发青,呼吸困难。当时,他一心就想下山不干了。
和李辉同年入伍的战士郭士旗天天流鼻血。李辉以为郭士旗和自己一样,坚持不下去了。没想到,郭士旗却说:“血嘛,年轻人多得很!流一阵子就不流了。男子汉,这点苦要吃得!”
看着每天照常参加执勤训练的郭士旗,李辉深受触动。第二年,李辉当上了班长。第一次下山探亲,是入伍3年后。3年没有见过一棵树的李辉,下山后竟然抱住一棵树哭了起来。
超期服役1年后,李辉退伍了。他的创业之路异常艰难:先后干过木匠、理发员、服务员,送过外卖,开过餐馆,在广州、沈阳等地打工。
后来,李辉创办了一家装饰公司,凭着诚信经营和吃苦耐劳,生意不断。“如果没有在别迭里当兵的经历,我可能真的坚持不下来!”李辉说。
那些墙上无名的“好汉们”
虽然没有留名“好汉墙”,但别迭里仍然让老兵张凯钦魂牵梦绕:“无数次,我在梦里回到别迭里,回到1998年8月6日那一天!”
那天,是别迭里边防连报务员张凯钦的19岁生日。中午休息时,他来到“好汉墙”前,自己用小刀一笔一画地把名字刻上石墙,然后又悄悄划掉了。
退伍后,张凯钦进入成都铁路局西昌车务段工作,从普通工作人员成长为车务段设备管理工程师。一次,成都铁路局一套装置出了故障,多名维修技师轮流上阵都没能彻底解决问题。张凯钦带着几名工人,一步一步查,一个线头一个线头找,终于排除故障。
汶川地震后,张凯钦冒出一个想法:在西昌市成立无线电民间组织,以便发生自然灾害时能迅速发挥作用。如今,张凯钦牵头组建的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已经有60多名会员,建起两个业余无线电台中继台,并定期组织自然灾害模拟应急演练。
走进张凯钦宿舍,一床发白的军被叠得整整齐齐,一本本“标兵”证书摆满书柜。这名别迭里老兵,用他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也是一名“好汉”。
古城西安,陕西某矿业公司会议室里,记者见到了董事长王涛。
公司员工都知道,董事长办公室里挂着一张他在别迭里边防连当兵时的照片。每当看到这张照片,王涛就回想起在别迭里的时光——
当新兵时,他胆子特别小,第一次站夜哨,被外面“鬼嚎”的风声吓得没敢出哨楼。
别迭里是个风口,一年四季狂风肆虐。“鬼嚎”还能忍受,狼嚎就很瘆人了。别迭里边防连紧靠水源,方圆百十里只有此地有水,每到夜晚常有狼群光顾。
为了帮王涛克服恐惧,时任副连长曹志科每次都会陪他一起站哨。
一次,饿极了的狼群企图袭击军马。在曹志科的指挥下,王涛果断鸣枪,用火攻和威慑等手段吓退了狼群。从那以后,王涛胆子变大了。
退伍回到地方后,王涛不怕吃苦,从一名保安干起,先后担任保安队长、项目负责人、总经理等职务。如今,他的公司资产已达数亿元。
“迷彩服虽然没有军衔,但我依然是个兵。墙上虽然没能留下名,但我一生都会像真正的"好汉"那样去拼搏奋斗。”王涛告诉记者,“好汉”精神永远是他前行的路标。
海拔3160米的别迭里边防连,132名“好汉”的名字在墙上熠熠生辉,这面墙承载的“好汉”精神也在天南海北发扬光大。
曹志科、聂军、陈科宇……一颗颗闪耀的“明星”奋战在各自岗位上;王涛、张凯钦、李辉……这些老兵依旧向往着别迭里。
岗位不同,人生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别迭里的兵”。
家乡不同,职业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图腾——“好汉墙”。
这面见证雨雪风霜的“好汉墙”,几十年来承载了一代代边防连官兵共同的信仰和荣光。
(王升琪 向天问 张强 梁晨)
更多梦见挑石头子(梦见自己挑石头)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