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旭是怎么上梁山的(梁山好汉鲍旭的绰号)
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鲍旭是怎么上梁山的(梁山好汉鲍旭的绰号),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鲍旭是怎么上梁山的(梁山好汉鲍旭的绰号)。
网友提问:梁山鲍旭之死,反映了水泊梁山内部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
优质回答:熟悉《水浒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绰号“丧门神”的鲍旭,他虽然排位不高,但和梁山第一嗜好杀生好汉李逵可谓是狐朋狗友、臭味相投,成为梁山步军中最擅长冲锋的四人组合中一员。后来在梁山被招安后征讨方腊时,在攻打杭州一役中死于方腊手下大将南离大将军石宝之手。
鲍旭的作用和最终死因李逵作为《水浒传》中一个没心没肺的粗豪大汉,在全书中也只掉泪两次,一次是因为他的失误导致他的娘亲丧生于虎口,李逵嚎啕大哭,一怒之下手刃四虎。第二次就是为鲍旭的战死,李逵伤心不已。鲍旭是宋江特意为他李逵的副手,也是四人组中重要的一员,可以说李逵能成为梁山众多好汉中最为擅长冲锋陷阵,清理小兵的好手,鲍旭和项充、李衮三人手执团牌保护侧翼、协同冲锋,形成团队优势是重要原因,毕竟李逵最喜欢的就是光着膀子冲锋。
在攻打杭州时,鲍旭等四人因为不满宋江重视马军而轻步军,于是不顾军令私自出战,不自量力想要去擒获石宝以彰显步军威风,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虽然将石宝的马砍伤,但却让石宝轻松逃脱,后来在攻入城中时,被躲在城门后的石宝一刀砍成两段。
从鲍旭的死也可以间接地看出梁山内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第一就是没有解决诸军种之间的地位公平问题,消除内部各位头领之间的矛盾。其实从梁山好汉的排名就可以看出来,除了宋江、吴用这些领导人之外,排在前列的皆是实力强大的马军将领。步军将领中实力最强,排名最高的鲁智深和武松也不过排在13和14位。
不可否认,在冷兵器时代马军的地位确实相当重要。马军一是机动性强,不管是追击还是撤退速度都远超步军。二是杀伤力大,借助马匹高速奔跑产生的冲击力,马军是对付步军的重要利器,也是以马军克马军的重要手段。但马匹难得、组建马军不易,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对地形要求极高,只适合平原地区作战,在攻城作战中作用不大等。
其他兵种存在自然有存在的道理。宋江等领导人过于重视步军,对步军存在着轻视,导致步军将领地位不高,存在感不强,人为地造成了兵种之间的矛盾。如果这种矛盾被利用好了,形成良性竞争还好,但鲍旭的死明显可以看出宋江这些梁山领导者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也没有充分解决这种矛盾。
第二就是梁山好汉军纪松弛,纪律不够严明。梁山是一群江湖草莽好汉建立起来的势力,虽然后来有了秦明、呼延灼等一批原朝廷的军官加入,但无济于事,仍然改变不了草莽本色。维系梁山的只是江湖义气和宋江的个人魅力,而不是共同利益和严明的纪律。正是因为对军纪和制度缺乏足够的尊重,不当回事,才会有屡次违纪得不到处分的事发生。这也是鲍旭等人敢违反军令私自出战的根源所在。
我想作者也有意借鲍旭之死说明梁山失败的根源所在,一群江湖草莽建立的势力,再加上没有严明的纪律来约束,没有处理好内部的矛盾,没有共同利益的引导,最终的失败也就成了必然。
其他网友观点丧门神鲍旭之死是水浒传真解出现并普遍被大众接受的设想。“水浒传”或“水泊梁山”重在“水”,“水”是道的代化,因为“水利万物”的特性与道相似,道也有利于万物,尤其有利于人造万物,所以老子总结“水”很接近道,即“水几于道”,作者为了隐藏隐瞒自己道文化的观点所以用“水”代之。那么,“鱼”和“泊”是离不开水的,“鱼”可以看作喜欢道、敬重道的人,敬真知真的“鱼”也可看作水浒传的真;“鲍”即“鱼包”,也即“包真”,也即隐藏掩盖了内真之意。“鲍旭”是言水浒传一书隐藏掩盖了真和假,“旭”字就表达了真假,“九”是鸟,靠嘴为生的鸟人,自己不劳而获,剥削的是别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因此,这“九”就是真,就是作者憎恨的假,这就是仓颉造“仇”字用立人与“九”对立的原因。那么,在鸟九背上所背的“日”就是真,就是道。鲍旭死,意味着“鲍”的隐藏掩盖作用失去,从而暴露了真假,也就意味着水浒传的真和假被暴露出来,这就是真解出现的原因。
“包”,用什么?用外皮缺少内质的外在文化;故事文化,语言文化就是人类文化的外表,真正的人类内质文化是科学技术文化、制造文化、劳动文化。儒学文化就是“皮”,就是“包”,就是“表”,就是“人衣”。这种文化是浮躁浮浅的外感文化或情感文化(宠辱若惊),浮躁浮浅即大脑不能平静深思,可以用一个“焦”字形容,这就是鲍旭与焦挺关系深厚的原因。“焦挺”就是支持力挺浮浅焦躁文化理念的意思。
其他网友观点鲍旭怎么死的,梁山在打杭州时遭遇了石宝等人的顽强抵抗,由于石宝此前已杀死诸多梁山头领,李逵表示誓杀石宝为弟兄们血祭。在混战中李逵砍翻了石宝的马,但是石宝基本功扎实,落地后迅速以马为掩护逃入城中。鲍旭见石宝逃跑就去追赶,没想到石宝以逸待劳躲在城中,没费什么力气就将鲍旭斩为两段。
虽然说是穷寇莫追,但是鲍旭的举动在逻辑文史姨看来没啥问题,因为当时确实是击杀石宝的最佳机会。但是鲍旭这种行为多少有些莽撞,战场上杀不死的敌人没必要冒着风险还来个深入敌阵的杀敌,这下好了,丢命了。而鲍旭这个人物本身设定的就很单薄,一个以杀人为乐的山贼怎么都不配和好汉这个词沾边,而鲍旭更像是一个小版的李逵,鲍旭既暴续,李逵暴力的延续,自然宋江得把他安排在李逵身边当副手。
李逵这个人虽然残暴,但也很简单,每逢冲阵不喜欢穿甲胄,所以总是受伤。等到鲍旭、项充、李逵加入后,有了几人的掩护李逵的受伤率大大降低,这四人的绞肉机组合也令无数敌人闻风丧胆。但是这个组合的成员也是“臭味相投”,在鲍旭死后组合破裂,其余人莽撞的性格却一点没变,以致于李衮和项充的阵亡经过也和鲍旭差不多。李衮和项充连路都不认识,就逞能去追郑彪,结果双双找不着北,死的很惨。
所以,梁山内部的问题无论怎么放大,也无法干预头领们的个人行为,总结鲍旭的死因,就归咎于冲动吧。
文/逻辑文史游
更多鲍旭是怎么上梁山的(梁山好汉鲍旭的绰号)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