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为什么喜欢王羲之的作品?(你为什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为什么喜欢王羲之的作品?(你为什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有两大嗜好,文则书法,武则骑射。作为政治家,太宗不仅酷爱书法,而且还对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有着较高的造诣,同时,他对整理书法遗产和提高书法艺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唐太宗对书法艺术的喜爱程度超乎想象,相传唐初有一位名叫辫师的和尚,收藏有王羲之的《兰亭序帖》真迹,但他从不示人,更不愿出让。于是秦王李世民指示部下肖翊用假《兰亭序》设计骗取了辫师和尚的《兰亭序帖》真迹。在李世民即位后,既令群臣,不惜人力、物力四处搜集求购历代书家墨迹以及天下名书,尤其是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墨迹,更加注意搜求。

对于搜集到的书法墨迹,唐太宗还令魏征、虞世南、褚遂良等人进行墨迹真伪的鉴定,并分门别类进行装订。据唐代张彦远编撰的《书法要录》记载,在唐太宗宫中所收藏的书法作品中,仅王羲之的真迹就有2600余纸。另据《太平广记》记载,太宗还搜集到张芝、张旭等名家墨迹进行整理装订后总计有一百六十卷,将 “二王” 墨迹真书装订为七十卷,草书装订为八十卷,都以 “贞观” 二字为印加以记之。可见,唐太宗在搜集、整理书法遗产时,无论是对书法作品真伪的鉴定,还是编排、装帧,都是非常认真细致的。太宗的这一做法,使得唐以前的名家墨迹得以保存与流传,对此,唐太宗功不可没。

书圣王羲之,是唐太宗在书坛树立起的一面大旗。在唐以前,中国的书法艺术有过很大发展,篆、隶、真、草、行各体都有较高的成就,涌现出了李斯、蔡邕、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但是,从晋末到唐初的二百多年时间里,由于国家长期分裂割据、社会动荡、经济衰败,书法艺术没有太大的发展。正因如此,唐太宗为了开创书法艺术新局面,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并且有过很高的评价,他说:“祥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揽之莫识其端,心慕乎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在唐太宗 “崇王之风” 的影响下,唐代的学校专门开设书法课,甚至连科举也将书法列为取士内容。这就在政治上确定了书法的重要地位,从而吸引了大批文人从事书法学习,促进了书法的繁荣与发展。当时,有许多官吏就是通过研习书法而被选拔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褚遂良,就是因为 “博涉文史,尤工隶书” 而被魏征所赏识,并向太宗推荐,最终一步一步从司书做到中书令,直到成为顾命大臣。可以说,太宗对于书法的爱好,极大地影响并开创了唐代书法艺术的新风。

唐太宗在习书过程中,触类旁通,他从用兵之道中体悟书法。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少时为公子,频遭敌阵,义旗之始,乃平寇乱。执金鼓必自指挥,观其阵既知强弱。每取我强对其强,以我弱对其弱,追奔不踰百十步;我击其弱,必突过其阵,自背而反击之,无不大溃。多用此制胜,思得其理深也。我今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然我知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太宗学书,从大处着眼,求其骨气,得其精神,所以能有所成就。太宗的书法,可谓自成一家,他所写的《晋祠铭》碑书算其代表作,笔法含有隶意,秀媚温雅,古朴雄健,饱藏骨力,具有内柔外刚的独特风格。

唐太宗对于自己的书法实践还做过认真的总结,写过《笔法论》、《指法论》和《笔意论》。对书法技巧进行了剖析,他说:“初书之时,收视反听,绝虑恬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对于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太宗认为,要先领会其书法绝妙得意之处,无论学习王羲之的真书《乐毅论》、行书《兰亭序》还是草书《十七帖》,都要先学其神采,形质为次。如果做到了形神兼备,那么王羲之的功夫也就学到手了。

除了酷爱书法、骑射之外,太宗也很喜欢诗歌的创作。在诗歌的创作方面,他勤于实践,提倡和鼓吹风雅。太宗诗歌的题材广泛,有描写山川胜景、畋猎巡幸、怀古抒情的诗歌百余首,其中《帝京篇十首》是太宗诗歌的代表作,以下选取两首:

其一: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其二: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作为一代英主、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在他的治理下,大唐帝国出现了 “贞观之治” 的繁荣景象,这与他的身世、经历和学识是分不开的。

图片来自网络。

在唐朝之前你知道有一个朝代叫“南北朝”吗?南朝北朝时期有大量的石刻文字,也叫北碑,魏碑。那个阶段的字体,隶不隶楷不楷,看上去很稚拙很不成熟,那个时候楷书还没有完全形成体系。

南北朝年代(420-589),而王羲之所在的朝代是东晋,王羲之年代(303-361),这就说明王羲之的书法还早于南北朝的魏碑100多年呢!

然后你再比较一下两者的字体,为什么一个在前的反而更成熟更流美?为什么一个在后的那么稚嫩。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书法变革蓬勃发展的时代。那个时代虽然小楷有钟繇,草书有张芝,但王羲之将前二人的书法发展到尽善尽美。王羲之擅长真,行,草三种书体,创立了新体标准。

所以说,在唐以前,还真难找到比王羲之更有影响力的人。

更多为什么喜欢王羲之的作品?(你为什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