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邓丽君的一段话(邓丽君遗稿)
怀念邓丽君的一段话(邓丽君遗稿),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怀念邓丽君的一段话(邓丽君遗稿)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记住乡愁优美散文
一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蓝天下的小村,风景清幽,爽风阵阵,溪水潺潺,满山枫叶如火,更有小村到处盛开的菊花,仿佛整个村子都被花朵渲染成一片五颜六色的图画,一条条整洁的街道,一排排崭新的砖瓦房,炊烟袅袅,这里,就是我日夜思念的故乡……
远离故乡,时常念起故乡的菊花,那些金黄色的小花朵,簇拥在老房子的窗前,每天只要推开窗,菊花的香气就会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
母亲喜欢养花,窗台上载有兰草,绿萝、四季梅,嫩绿的叶子,粉红的花朵,再加上院子里的菊花,格桑花,这些小巧的花朵,将我家小院装饰得五光十色,娇艳欲滴。
每天清晨,推开房门,满院飘香,如同居住在花的世界中,就连衣服上,发丝上都沾染了菊花的香气。喜欢花香,书页中放一朵菊花,在一次次翻阅中,总会记起花儿最初的娇美。还可以将菊花采摘下来,放在窗台上晾干,然后用小布袋装进满满的花朵,放在枕边,花香就会被带入梦乡。
记得离开家时,母亲给我几粒菊花花籽,母亲说:“把菊花花籽种在花盆里,菊花开的时候,就像家在身边。”母亲的话让我很欣慰,远离家乡,一切都是那么珍贵。如今,花盆里的菊花早已花团锦簇,香气袭人,轻轻抚摸菊花的花瓣,思绪又一次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二
母亲是一位怀旧的人,用过的物件总是舍不得丢弃,就连我小时候穿过的衣服,小学写过的作文,母亲都视为珍宝,小心翼翼的珍藏着。我知道,那是母亲的念想,那里面有岁月留下的痕迹。
在我家的客厅里,摆放着一台老式收音机,据母亲讲,这台收音机是姥姥送给母亲的礼物,所以,母亲格外珍惜这台收音机,尽管经历了岁月沧桑,这台收音机的音色依旧清亮。闲暇时,母亲就会打开收音机,听听新闻,听听歌曲,母亲的脸上就会流露出满足的微笑。
母亲喜欢积攒一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东西,一有时间,就会找出这些宝贝,一遍遍地把玩,享受里面的故事。家里有许多老式卡带,像邓丽君,高胜美、费翔的歌曲,还有东北二人转等等,这些都是母亲的最爱。记得每次回家,母亲都会找出来听一听这些歌曲。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也会拿出来播放。其中还有我的大学开学典礼录像,有我儿时的生日照片,我知道这些都是母亲的珍藏,是她对生活的一份寄托,母亲将心中对亲人的思念,全部寄托在这些美好的记忆之中。
三
村里人重男轻女现象十分严重,家里有了男孩子,开车种地是一把好手。现在世道变回来了,女孩子照样能顶起半边天,开车犁地,一点不比男孩子差。
近几年,村里总有几户人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也有少数青年去城里打工,家里的农活只能由年迈的父母管理。像一些空巢老人,自己实在无力管理土地,只能把自己的几亩地卖给了别的农户耕种,自己靠卖地的钱来维持生活。
眼下正是大田作物收割的季节,村里的青壮劳力都到地里抢收了。村子里只剩下年老体弱的村民,但是,他们尽量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为秋收出把子力气,做好后勤。
自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乡亲们用科学方法种田,土地才真正发挥出收益。乡亲们的腰包鼓了,各家各户都买了农用机器“像稻田插秧机,耙地机,小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还有装运粮食蔬菜的小四轮。”这些农用机器都是乡亲们种地的好帮手,既解除了劳力的不足,又能及时播种和收割。
四
姥姥每年秋天都会来我家住上一段时间,说是串门,还不如说是来帮助秋收。姥姥是一位闲不住的老人,每天起的特别早,抱柴火做饭,还帮助母亲拆洗被褥,还要喂猪、因为母亲去地里帮助父亲忙着收割庄稼,家里这一摊子活都交给了姥姥。
每天看见姥姥乐呵呵地忙前忙后,很辛苦。姥姥最轻快的活就是坐在炕头上纳鞋底,给我和父亲做千层布鞋。姥姥做鞋的手艺相当了得,先不说针脚细密,做出的千层底布鞋特别式样。因此,我最喜欢穿姥姥做的千层底布鞋了,穿在脚上,既美观又舒服,在人前炫耀时,都是一种骄傲。
姥姥心灵手巧,做什么都像样。姥姥不仅针线活做的地道,还特别善良,对亲人和晚辈们总是关爱有加,有句话说“母慈儿孝顺,”这话一点不假。母亲和舅舅特别孝顺姥姥,舅舅住在济南,几次劝姥姥去那里养老,姥姥就是执意不离开老家,舅舅只能顺从着姥姥,年年都回家看望姥姥,给姥姥买些喜欢的礼物。
姥姥在我家很辛苦,母亲的心里总会很不安,秋收终于忙完了,母亲让姥姥好好休息,可姥姥却嚷嚷着要回家去,母亲说破了嘴,就是留不住姥姥。我问姥姥,为什么非要急着回去?姥姥说:“想家了,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情要做呢。”送姥姥上车那天,看见姥姥高兴得像个孩子,母亲说;“真是故土难离啊。”
五
村子里有一位老中医,医术高超,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老中医都会药到病除。因此,乡亲们特别敬重这位老中医。老中医一边给村里人瞧病,一边把医术传给他的儿子。像打针,抓药都由儿子来做,渐渐地,儿子看病的医术越来越精干。
邻居婶婶得了一种怪病,全身浮肿,眼睛肿的都睁不开,叔叔急忙请来了老中医,和他的儿子,老中医先给婶婶把脉,然后爷俩商量了一下,开出了一个药方子,让叔叔到城里药店按照方子抓药。真是让人佩服,老中医的医术果然是药到病除。邻居婶婶只吃了几副药,全身的浮肿就消退了。
老中医和他的儿子强强联手,保护一方百姓平安,他们高超的医术吸引来外地的患者,一般都是疑难杂症,经过老中医的精心调理,病情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康复。被治好的患者感激不尽,一传十、十传百,老中医家的诊所每天来瞧病的患者络绎不绝。
村里人善良,都是老住户,遇事总会相互帮衬着,因此,一个村子住上几十年,都成了屯亲,应了那句老话“亲不亲故乡人。”就拿老中医来说吧,自己研制一些小药方,十里八村新出生的幼儿,都会免费送上几粒防止小孩抽风的药丸,因此,新出生的小孩身体都会很健康,乡亲们懂得那份关爱,心里装满了感激。
六
记得村里有位喜欢讲故事的杨大叔,逢年过节,他家总是挤满了来听故事的乡亲。大叔是文化人,有一肚子墨水,谈古论今,无所不知。因此,听杨大叔讲故事会学习到许多知识。春节回家,正好遇见大叔的儿媳来我家串门,儿媳人爽快,是村里文化大院的辅导员,带领村里的姐妹们扭秧歌,跳广场舞。她很能干,地里的农活也是样样精通。闲暇时候就带领村里的年轻人和大妈们唱唱歌,跳跳舞,生活过得很充实。
听她讲,婆婆去世后,公公生病瘫痪在炕上,她就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别看她身材长得瘦小,照顾瘫痪的公公却有着一把子力气,不怕脏不怕累,每天端屎端尿,把老人照顾得干干净净,还经常用轮椅推着公公在村里遛弯,看看村里的风景。这样伺候公公六个年头,说到这,她的眼圈发红,她说“公公一辈子很不容易,为拉扯这一帮孩子,省吃俭用,如今,终于过上了好日子,却又病倒了,做儿媳的伺候老人是应该的,公公就像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亲”。听她讲这些往事,心里的那份敬佩油然而生,村里人也都夸她是一位孝敬老人的好儿媳。
七
记得小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是个馋丫头,没事的时候,就会满屋转悠,那时候细粮少,家里白面更是少得可怜。趁母亲不在家,自己偷偷做了一碗疙瘩汤,刚刚端起碗就看见母亲推门进来,我当时很尴尬,就问母亲“为什么回来得这么快?”母亲笑着说:“没事你吃吧,都是妈妈不好,家里没有好吃的给宝贝丫头做。”我一听急忙解释“挺好的,有这碗疙瘩汤就是最好的美味了。”当时看见母亲眼睛里闪动着泪花,脸上流露出一份无奈。
记得有一年冬天,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天气特别寒冷,我从外面跑回家,小手冻得通红。母亲急忙给我做了一碗疙瘩汤,我用小手捧起母亲递过来冒着热气的疙瘩汤,看见里面还打了荷包蛋,我用筷子夹起荷包蛋让母亲吃,母亲说她刚刚吃过了,让我快吃,要不一会就凉了。我心里明白,母亲是舍不得吃一口的,那碗疙瘩汤,我是含着眼泪吃到肚子里的,当时就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天天都能吃上一碗疙瘩汤。日子过得飞快,村里人都过上了好日子,我也渐渐长大了,再也不是整天就知道吃的小丫头了,但是,母亲做的那一碗疙瘩汤,一直在我记忆里珍藏着,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食。
八
北国的秋天是热烈的,像北方人的性格,风风火火。那漫山遍野的枫叶,摇曳着绚烂的色彩,走在一片秋色里,被浓浓的色彩紧紧包围着,就像生活在童话世界里,随着秋色的`蔓延,心情会尽情地舒展。这时候的秋天是最妩媚动人的,不要说那大片金黄色的稻谷,就连那红红的高粱,都在这幅秋景中,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
如果你走出郊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漫山遍野的枫叶,红的热烈,黄的晶莹,绿的通透,仿佛世界一夜之间被画家描述出来的美景,让你既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欣喜这无边的秋色。
最喜欢站在树下,透过红灿灿的枫叶,阳光像调皮的少年,左顾右盼,让你捉摸不透她的行踪。更有那一行行亭亭的杨柳,一样不逊色,那满树的金黄,点缀着湛蓝色的天空。
面对如此胜景,怎能不心潮澎湃,书写这一季的炫美,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呢。抬头仰望,一行征雁飞过头顶,一声声的雁鸣,是在告别,又好像是在庆祝,庆祝雁群又一次南飞。急忙向着雁队呼喊“喂,明年见”。
置身于炫美的秋色里,浑然忘我!那一刻的思绪又将自己带入了童年时光……
在村子四周,生长着许多不知名的树木,每到秋季,满山的枫叶如火,将村子衬托得十分温馨。那时候还不懂得欣赏风景,只是觉得很好玩,一阵阵秋风舞动,树叶纷纷飘落,像群碟欢舞,索性我们这些小孩子就会躺在软绵绵的树叶上,听秋风从耳畔掠过,蓝天,白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翱翔在天地之间……
几天的秋风浩荡,林子里的树叶都已经晾干了,母亲带着麻袋,我背着花篓,手里拿着一个耙子,一起去树林里划拉树叶。树叶被秋风刮到低洼地带躲藏起来,厚厚的一层树叶,用手一抓,哗哗啦啦的响,我捧起一大把树叶抛向天空,顷刻,金色的树叶纷纷飘落,头发上、身上落满了树叶。
这些干爽的树叶,是家里烧炕取暖的好柴火。每天都会与母亲去树林里背回几袋子树叶,回家后用烧火棍将树叶送进灶坑里,用打火机点燃,只听见呼啦啦的火苗声,有时还会炸出几声脆响,像点燃的鞭炮,在灶坑里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树叶烧炕最好,一麻袋树叶燃烧后,能热到天亮。
有时候在然过的火炭子埋上几个土豆,然后躺在热炕头上看书,过半个时辰,灶坑里的土豆就烧熟了,滚烫的、略带有些糊巴皮的土豆,捧在掌心中,用鼻子先闻一下,土豆带着树叶的清香,让自己迫不及待地咬一口,嗯,好吃极了……
九
每个人都会眷恋自己的故乡,无论是偏僻的小山村,还是繁华都市,故乡,在心里永远都是最美的地方。对故乡的那份情感,只有远离故乡的人才能够深切地体会到。远在他乡的游子,离家越久,对故乡的牵念越是清晰,那些温暖的往事,经过岁月的淘洗,留下一份纯净的记忆。在匆匆走过的岁月中,对于故乡的眷恋,更加强烈,哪怕是一朵花,一片枫叶,一句乡音,都是最美的遇见。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母亲的养育之恩,记住乡愁,就是不忘初心,懂得感恩。感恩故乡给予自己一份珍贵的收藏,那片丰饶的土地,勤劳善良的乡亲,从父辈们身上,让我学到了勤奋与责任,热爱与珍惜。
辽阔的北疆,秋色正浓。此时,思绪万千,乡愁澎湃。遥望湛蓝色的天空,看征雁南飞,念起远方的家,和朴实的乡亲,更有母亲忙碌的身影,以及小院里盛开的菊花。故乡的景色在心中,永远是那么纯,那么美,胜过世界一切美景。“小时候总想着离开故乡,长大后故乡是自己最盼着回去的地方。”故乡是游子的根,只要念起故乡,就会看见母亲含泪的期盼。此时,那首在心里扎了根的儿歌,又一次被唤醒“游子离家远,梦中念伙伴,牵手小溪边,嬉戏童趣添,母亲倚门盼,乡愁几时休”。
记住乡愁简介
《记住乡愁》是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远方的家》、《流行无限》共同打造的百集大型纪录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选取100个以上的传统村落进行拍摄,是一部以传统村落为载体,以生活化的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
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将选取全国100个以上的传统村落进行拍摄,梳理传统村落的发展脉络,聚焦海内外华人记忆中的乡愁,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2015年1月1日起在中文国际频道(CCTV4)开播。采取季播方式,第一季从1月1日至3月4日播出60集。央视纪录频道(CCTV9)重播,央视综合频道(CCTV1)将精选部分节目进行展播。全国各省级卫视及地面频道也安排播出。
《记住乡愁》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宗旨,展现传统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乡土之物、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梳理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传承千百年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找寻、探索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新浪娱乐评)观众从这部片子中不仅可以看到传统村落的乡风、优美的风景和古朴的`风情,还能看到悠久的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亮的因子。(黄坤明评)从某种程度上说,100集《记住乡愁》,100个村落故事,其实是一张乡土文化列表,提出了100个围绕“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之时代价值”的传统文化清单。这种传统文化,可能就隐藏在农村家家户户的楹联上,隐藏在村民代代相传的故事中,隐藏在那些逢年过节才郑重示人的祖训家谱里。而所有的这些,与河流、大树、古井、老屋一样,都是传统村落的组成部分。看到它们,就想到乡愁;记住了乡愁,就是记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寻根之路。
记住我们的乡愁
从元旦开始,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在央视四套每晚播出,每集讲述一个传统村落的生活故事和文化传承。1月10日晚,吉安“节义立家”的故事重磅亮相,吉州区钓源古村的村落历史、文化传承、独特民俗、特色建筑在央视荧屏徐徐展开,勾起众多游子的浓浓乡愁。
1月中旬,在云南调研时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看到房子雕梁画栋,院落干净整洁,植物生机勃勃,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乡愁是眷恋的情感,是游子对故乡的独特记忆。当下的中国,正在沿着城镇化的道路大踏步前行,这是历史的必然,无可抗拒也无须抗拒。但随着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乡村的景象却日渐衰败,文化遗存越来越少,“空心村”“留守村”越来越多。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冲刷下,农村特有的乡野风光、田园牧歌已渐渐离我们远去,文化遗迹、传统习俗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而乡愁也渐行渐远渐被遗忘。有数据表明,过去10年,中国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其中有多少是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传统村落,已无从知晓。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说: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农村,文化的`根在农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今天,如何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有学者指出,古村落是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方式,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路径。吉安古村落众多,目前已有35个村庄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居全省前列。这些年,我市先后投入古村落保护维修经费近亿元,组织实施了近200处文物维修工程,其中约70%为古村落、古民居维修项目。尽管如此,古村落保护仍是任重道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古村落保护不仅涉及建筑问题,更涉及文化、民俗、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尽管我市的永新盾牌舞、吉安县鲤鱼灯、新干剪纸等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如何构建国家级庐陵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健全有庐陵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还需各级政府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则“乡愁”:那时候天还是蓝的,水也是绿的,河里是可以洗澡的;那时候逢年过节街坊邻居亲戚朋友是会互相串门的;那时候人们都在树荫下、街道旁聊天的……这样的“乡愁”虽有些夸张却引人共鸣。今天的你我,在充分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同时,也该回望一下故土,寻寻儿时的记忆,大力保护那些值得保留的传统,守住我们的根。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够记住我们的乡愁,才能够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乡愁。
乡愁优美诗歌
一次次
我登上惠山之巅
和山上的青松翠柏
悄悄地诉说着心中的隐言
一次次
我伫立于运河的桥头
面对着来来往往的`船儿
默默地倾诉着不尽的乡愁
惠山之巅
我瞭望着家园
阡陌田间
妻耕作挥汗
我在运河的桥头
妻在故乡的村口
我思念着你哟
妻泪已湿透
故乡有我挚爱的妻
故乡有我儿时的伴
故乡有我熟悉的街
故乡有我芳香的田
几回回梦里回故乡
一草一木绕心间
妈妈温暖的怀抱啊
才是我幸福的乐园
更多怀念邓丽君的一段话(邓丽君遗稿)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